2016~惊艳到我的瑞士

大一

<h3><i><b><u>2016 我在瑞士的足迹👣👣👣👣👣👣</u></b></i></h3> <h3></h3><h3>龙疆湖 有人说:上帝把调色板🎨打翻在瑞士,那~一抹绿一定是撒在了Lungernsee!</h3><h3>这张照片是2016在瑞士的第一次快门</h3> <h3>Olten的魔鬼峡谷与万圣山的Belchenflue</h3> <h3></h3><h3>Gotthardpass,阿尔卑斯山南下的重要通道,从马拉人挑翻山越岭,到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到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见证了瑞士人民的勇气与智慧并举!徒步路线最高点海拔2528米</h3> <h3>Sarnensee环湖徒步20km</h3> <h3>米伦(Mürren)</h3><h3>&quot;邦德,詹姆斯·邦德&quot;。这个无人能敌的特工让雪朗峰一夜之间名声大噪。这座拥有震撼人心的壮丽全景图的山峰如今是少女峰地区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座落在雪朗峰山脚的米伦是一个令人如此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小山村。</h3><h3>20世纪60年代末,邦德系列电影中的《女王陛下的密令》摄制组将雪朗峰上的旋转餐厅作为其拍摄地,包括虚构的&quot;Piz Gloria&quot;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这部电影十分成功,与此同时雪朗峰空中索道和旋转餐厅也红极一时。从雪朗峰顶俯瞰,那雄伟壮观的360°全景图尽收眼底,从世界著名的艾格峰、僧侣峰和少女峰形成的三足鼎立奇景,到比奇峰和黑森林,真是令人叹为观止。</h3><h3></h3><h3></h3><h3>米伦——最早来这里定居的人们来自瓦莱州的勒琴河谷,如今,这依然能从房屋的设计和人们的米伦方言中看出来。米伦是伯尔尼州地势最高的有居民定居的村子,它座落在海拔1650米的梯田上,远远高于劳特布龙嫩河谷。一条从劳特布龙嫩出发的双轨吊索能够直通米伦高地,从施特歇尔贝格出发的空中索道也能将您送往禁止机动车通行的米伦小镇,中途您将能欣赏到飞泻的瀑布和嶙峋的山岩,最后还能登上2970米高的雪朗峰。</h3> <h3>滑翔伞似一弯明月挂在天际</h3> <h3>Rochers-de-Naye从蒙特勒乘坐齿轨列车大约1小时到达海拔2000m的山顶</h3> <h3>从Rochers-de-Naye看莱蒙湖全景</h3> <h3>Rochers-de-Naye的奇花异草</h3> <h3>刚刚成功攀登百米悬崖的勇士</h3> <h3></h3><h3>瑞士「藍湖」(Blausee)被封為伯爾尼阿爾卑斯山(Bernese Alps)一顆「閃耀的明珠」,湖水既清澈又沈靜,透出天然湛藍色,還有鱒魚在水中悠游,讓人不禁發出讚嘆。若順著步道仔細遊覽,還可以看見湖底某處有一尊女體石雕像,而背後竟隱藏著淒美愛情故事。傳言一名藍眼少女在數百年前等待情人,因過度思念而流下藍色淚水,才累積形成這座如水晶般的絕美湖泊。</h3> <h3>被称为瑞士的&quot;九寨沟&quot;</h3> <h3>Blausee飞舞的彩蝶</h3> <h3>阿莱奇 你是如此的美丽!阿尔卑斯山脉上最大和最长的冰川,位于瑞士中南部伯尔尼兹山(Bernese Alps)中。面积171平方公里(66平方哩),分为大阿莱奇(Great Aletsch)冰川(主体部分)和中阿莱奇(Middle Aletsch)冰川、上阿莱奇(Upper Aletsch)冰川(分支部分)。主体部分长24公里(15哩),宽1.6公里(1哩)。马萨(Massa)河发源于大阿莱奇冰川。阿莱奇自然保护中心(Aletsch Conservation Centre,1976)位于冰川附近。滑雪、登山和游览冰川等运动在这个地区很盛行。</h3><h3>中文名</h3><h3>阿莱奇冰川</h3><h3>外文名</h3><h3>Aletsch Glacier</h3><h3>位置</h3><h3>阿尔卑斯山脉</h3><h3>面积</h3><h3>171平方公里(66平方哩)</h3><h3>主体冰川</h3><h3>阿莱奇(Great Aletsch)冰川</h3><h3>冰川变化</h3><h3>2005至2006年间冰川消融了100米</h3> <h3>Männlichen的UFO☁️</h3> <h3>山脊上行走~瑞意边界山峦叠嶂的Monte Tamaro-Monte Lema</h3> <h3>瑞意边界上风格迥异的教堂⛪️</h3> <h3>踏着列宁、歌德、毕加索的足迹</h3><h3>攀登鬼斧神工的Leukerbad~Gemmipass</h3> <h3>在Gemmipass上远眺matthorn</h3> <h3>Gemmipass的山体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金属光芒</h3> <h3>Daubensee上冰川融水留下的孔雀开屏</h3> <h3>攀登Gemmipass的英雄</h3> <h3>登顶🐂</h3> <h3></h3><h3>乘坐🚠飞跃山口,在崎岖坎坷的山路蜿蜒起伏近2个小时~终于拜访了瑞士🇨🇭著名的悬索桥之一!横跨两座海拔2000多米的高峰,桥长170m,距离地面约120m,由于气候变暖 1948年满目的冰川现如今所剩无几,因地势险峻 这个悬索桥只在夏季短暂开放~它的名字叫做Trift</h3> <h3>莱蒙湖上的全拱🌈彩虹</h3> <h3>从洛桑乘船半小时即可到达以矿泉水闻名于世的法国小镇依云</h3> <h3>时隔两周之后再上Leukerbad,惊现穿上婚纱的冰花</h3> <h3>再上Gemmipass只为触摸冰川(Wildstrubelgletscher&amp;Lämmerengletscher),同行11人,2人走到冰川脚下。</h3> <h3>Grindewald世界最美小镇。是瑞士著名的冬季旅游目的地。对于滑雪初学者,老手和滑雪专家都是一个很好的地方。</h3><h3></h3><h3>在夏季,格林德瓦也是一个远足健行好地方。超过100公里的夏季行山径和120公里的冬季散步路径,全景式的远眺近观阿尔卑斯山,从容易的路径(一些适合轮椅),通过花卉草甸,到穿过的高山领域的蓝莓草丛,均适合不同远足者。</h3><h3></h3><h3>由于其地理环境上特有的高低落差以及绝佳的气流,所以格林德瓦非常适合进行滑翔机等活动。即使您是个完全没有经验的初学者,也可以与非常有经验的专业飞行员一起享受这既刺激又美好的飞行经验。</h3><h3></h3><h3>镇人口约4000人,由于是滑雪、登出、远足等旅客的基地,所以有很多不同规模的旅店,餐厅等。对外交通主要是火车往来因特拉肯。</h3> <h3>格林德尔瓦尔德是看冰川的好地方,这里的冰河一直深深植根于峡谷之中。这里的最佳观景点是First(海拔2167米),搭乘缆车即可到达。</h3><h3>在这里,不仅格林德尔瓦尔德一览无余,那些海拔4000米的雄峰,如Finsteraar、 Schreckhorn、 Lauteraar 和 Fiescherhorn也可以尽收眼底。</h3> <h3>如梦如幻</h3> <h3>云雾缭绕的雪山</h3> <h3>First上完美的雪山倒影</h3> <h3>First上的Fox在镜头下完全是个模特,虽然它的时速可达80km/小时</h3> <h3>仙云缥缈</h3> <h3></h3><h3>葡萄园和城堡是谢尔和锡永的地标。Tourbouillon 城堡遗址的高塔和Valeria 要塞高高耸立,使得锡永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辨认出来。在瓦莱坎顿这个双语并行的大都会,过去和将来被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瑞士最古老的城镇如今成了瓦莱州的经济中心!</h3> <h3>Sion城堡</h3> <h3>在Sion城堡上拍到的高山流云流速极快,从万里无云到阴云密布只用了20分钟!</h3> <h3>最美葡萄🍇园</h3><h3>初来瑞士时首先便被莱蒙湖的美丽惊呆,几年来记不清来到这湖边有多少次了,依然心动!拉沃葡萄园梯田坐落于莱蒙湖北岸,每年深秋葡萄叶黄了拉沃也妖娆起来。拉沃葡萄园梯田(Corniche Lavaux Vineyards)是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大片的葡萄园重重叠叠、漫山遍野,是莱蒙湖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秋色染遍拉沃梯田</h3> <h3>有一种土豪叫葡萄园庄主!原来拉沃的货运是用直升机🚁的</h3> <h3>神奇的万只鸟群show</h3> <h3>谁能解读这种奇妙?!</h3> <h3>探访位于意大利语区始建于中世纪的小村Lavertezzo,整个村落从教堂⛪️、村屋、双拱古桥到台阶、屋顶的瓦片还有村间小路,无一不是石头建成!石头在这里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就连河床也是遍布五颜六色的巨石,风格迥异、令人惊叹[强][强][强]</h3> <h3>石头村的彩色河床</h3> <h3>石头村乡间小路遍布板栗🌰我曾经说过:这是最不适合徒步的路线~太硌脚了</h3> <h3>古朴厚重的石头style</h3> <h3></h3><h3>深秋的Les Gorges de I'Areuse ,我想瑞士最美的秋天就在这里!</h3> <h3>一线天地貌 终年难见阳光☀️</h3> <h3>流水潺潺似美妙音乐篇章</h3> <h3>Le Pont 位于瑞士的西南法语区,靠近法国,海拔1012米.</h3> <h3>Luganosee也可以如此美丽!</h3> <h3>意区的秋色倒影</h3> <h3>Lugano湖畔美丽的小镇Caslano</h3> <h3>在Luganosee远远看到一只肥硕的天鹅(目测超过30斤),刚刚把镜头对准,她便很配合的起飞,这需要多么有力的翅膀啊!</h3> <h3>从Biel的山上远远望去,少女峰、僧侣峰、艾格峰一字排开 巍然屹立,近处比尔湖、纳沙泰尔湖和整个比尔城笼罩在薄雾中,如临仙境;沿峡谷顺流而下 小溪水潺潺,瀑布叠荐,美景兼陈,可谓桃花园也!(徒步里程20km+,近30000步,海拔落差1000m+,)<br /></h3> <h3>鸽子洞峡谷的小溪</h3> <h3>圣莫里茨(德语:Sankt Moritz; 意大利语:San Maurizio; 罗曼什语:San Murezzan )是在瑞士恩加丁山谷的一个度假小镇。它是位于瑞士格劳宾登州的马洛亚区的一个市镇。2009年人口为5,175人。圣莫里茨位于阿尔卑斯山脉,是著名的滑雪胜地,东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皮兹伯连纳峰就位于该镇南面几公里处。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圣莫里茨一年里有300天以上都是阳光普照的好天气。每年的冬天这个高山村庄都会在冰冻的圣莫里茨湖上举办&quot;白草地&quot;赛马比赛,参与比赛的都是国际性上流社会的人士。</h3> <h3>3年前在St.Moritz失之交臂的照片今次终于定格在我的镜头</h3> <h3>最美的倒影只能在恩嘎丁!</h3> <h3>瑞士东区最佳采风地!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的香槟气息</h3> <h3>美丽冻人的Arosa</h3><h3></h3><h3>阿罗萨Arosa是瑞士东部格劳宾登州的山村,疗养胜地。海拔1734米。人口约2782(1982)。以冬季运动中心而闻名,特别是冰雪赛马。冰上溜石、滑冰和冰球很流行。有温特和奥伯两个小湖,夏季可钓鱼、游泳及划船。有缆车通附近的魏斯峰(2653米),铁路货车通赫恩利山(2499米).</h3> <h3>迷人的琉璃冰瀑</h3> <h3>似玉似翠</h3> <h3>晶莹剔透</h3> <h3>Matterhorn~永远是我的最爱(德语:Matterhorn,意大利语:Monte Cervino,法语:Mont Cervin)也称切尔维诺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马特峰的位置在瑞士、意大利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采尔马特和意大利亚奥斯他谷的小镇布勒伊-切尔维尼亚(Breuil-Cervinia)。马特峰的名称是由德语&quot;Matt&quot;(意为山谷、草地)和&quot;horn&quot;(意为山峰呈锥状像一只角)[1]。</h3><h3></h3><h3>马特峰是一个有四个面的锥体,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每一个面都非常陡峭,因此只有少量的雪黏在表面,间中发生的雪崩把过多积雪推到峰下的冰川里。登峰者惯常从东北角的Hörnli山脊上山。</h3> <h3>Matthorn春夏秋冬不止一次的来到这里。时隔两年再次登上欧洲最高的观景平台Matthorn glacier paradise(海拔3883m)心情是复杂的:山脉依然雄伟壮丽、气势恢宏;但积雪明显比两年前少了很多 !希望全球的气候变暖慢一些,希望雪山和冰川融化的慢一些、再慢一些......</h3> <h3>另一个角度的馒头峰,积雪超过百米,与Matterhorn遥遥相望,再次登上3883脑海中浮现出八个字:面对高山,只有敬畏!</h3> <h3>滑雪从娃娃抓起</h3> <h3>Zermatt的圣诞气息</h3> <h3>瑞吉山是阿尔卑斯山的最前沿,被称为山峦皇后,是瑞士中部最有名的瞭望台。自古以来,它就是一个很有名的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方。在山顶的瞭望台上可以欣赏到阿尔卑斯山脉的全景观和延伸到德国的黑森林和法国的平原。在瑞吉山的顶峰,可以俯瞰整个阿尔卑斯山脉,从德国到法国的瑞士中部。</h3> <h3>在Riji Klum远眺Pilatus云海</h3> <h3>夕阳无限好</h3> <h3>苏黎世(德语:Zürich [ˈt͡syːrɪç];瑞士德语:Züri [ˈt͡syɾi])是瑞士联邦的最大城市(2012年城市人口约38万,市区人口近110万,包括郊区在内的苏黎世都会区人口达190万。),苏黎世州的首府。苏黎世是瑞士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瑞士的政治中心和首都在伯尔尼)。苏黎世是瑞士银行业的代表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许多私人银行都将总部设在苏黎世。苏黎世国际机场是瑞士全国最大的机场。国际足球联合会总部也设在苏黎世。根据2006年[1]和2007年[2]的部分调查显示,苏黎世在这两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高居全球首位。</h3> <h3>夜幕下的Zürich</h3> <h3>Merry Christmas Zürich</h3><h3>2016最后一次快门于12.25晚定格于苏黎世</h3> <h3>镜头后面:2016年 瑞士</h3><h3> 徒步里程:1000km+</h3><h3> 火车🚄轮船🚢缆车🚠汽车🚌总里程:</h3><h3> 10000km+</h3><h3> 快门次数:15000+</h3><h3> 友情提示:徒步不会减轻体重***</h3><h3> 徒步可以增加食欲***</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