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7年在一片混沌中到来,雾失楼台,霾迷京沪。</h1> <h1>看着一张张雾霾横行的照片,尤其是有小孩子的,除了难过,还有心疼。雾霾和死亡,并不是危言耸听。</h1><h1></h1> <h1>当我们把近八十年<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美国肺癌死亡率的变迁与美国净化空气法案的里程碑</span>放在同一坐标,你看到了什么?</h1><h1><br /></h1><h1>一张图片的启示:</h1> <h1>1、工业化进程跟肺癌死亡率的飙升齐头并进。</h1><h1><br /></h1><h3></h3><h1>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伴随着美国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的是肺癌死亡率的一路崛起。</h1><h1><br /></h1><h1>美国肺脏协会(ALA)指出:<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空气污染可以缩短人的寿命1-3年。</span>它不仅会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引起心梗,中风等疾病乃至死亡。</h1><h3></h3><h3></h3> <h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户外空气污染划为致癌物,<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不仅可以引起肺癌,很可能还会增加膀胱癌发病率。</span></h1> <h1>即便以当今英国的空气质量,英国人依然发现<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近8%的肺癌由PM2.5空气污染引起。强调一下,不是相关关系,是因果关系!</span></h1><h3></h3> <h1>所以,如果有人说PM2.5未必会致癌,此君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智商堪忧。</h1> <h1>2、从1955年第一部法案开始,研究,制定标准和对策,到真正意义上的1970年的净化空气法案实施,用了15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应该是美国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同期,肺癌死亡率一路走高。</h1> <h1>净化空气法案施行后,1977年和1990年两次修订和完善。在1970-1990年期间,虽然已经在大力治理空气污染,肺癌死亡率仍然是一路上升。认真治理20年后,也就是1990年左右,肺癌死亡率达到最高峰,然后才开始下降。</h1> <h1>3、1990年至今,美国已经恢复蓝天白云,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然远远高于其它癌症死亡率。这其中又有多少是雾霾的余孽?</h1> <h1>雾霾的危害,首当其中的是防御保护机制薄弱的人群:老人和孩子。 老人患病,固然令人惋惜。孩子呢?看着那一张张被口罩捂住的小脸,那一双双挂着吊瓶的小手,<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想想今后十年二十年,他们将迎来数年数十年的肺癌死亡高峰,你,可有勇气直视他们清澈的双眸?</span></h1><h1></h1> <h1>一些思考</h1> <h1>- 从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到真正依法治理,需要很长时间。以美国的效率(往往并不高),寻找依据,制定测量标准,完成治理条例,用了至少15年。看看美英德日的除霾史,早期无一不是民众推动,而政府行动缓慢。我们的效率又会如何?<br /></h1><h3></h3> <h1>- 英美德日都经历过雾霾,我们就理当经历雾霾吗?不能边发展边治理吗?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路上有坑,先行者掉进去了,你也要睁着眼睛跳进去吗?可以绕过吗?可以尽量跌得轻一点吗?别人掉进去又爬出来了,你一定爬得出来吗?</h1><h3></h3> <h1>- 是人们的欲望和消费导致了雾霾吗?控制消费注重环保当然值得提倡,但是可以把雾霾归咎于国人的消费吗?没有人类的欲望就没有社会的发展,难道因为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就否定发展的推动力吗?亿万老百姓不是受害者而是造孽主吗?</h1> <h1>- 从依法治理到看到成效,以美国的还算可以的执法治理力度,用了20年。我们的执法力度如何?如果说法律是治理雾霾的刀剑,那么,我们的法律,是入匣的宝刀还是出鞘的利剑?</h1> <h1>- 癌症的发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从接触致癌物,到基因突变,到癌细胞产生,到癌细胞生长再到扩散,会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接触过的致癌物质,就像一个潜伏的恶魔,伺机而动。而我们对癌症的认识和治疗,缓慢而艰难,这几十年对大部分癌症的治疗并没有革命性的飞跃。</h1><h1>防癌依然远比治癌重要。</h1> <h1>愿你,有自省的能力,更有问责的勇气。不为别人,甚至不为自己,为我们的孩子!<br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