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山考察记

王晓明

<h3><font color="#ed2308">前记:此文原本纯属个人游记,因为曾经在靖石工作的缘故,对邻近的盘古山也多了一些个人情感,无意间引发各位亲朋好友的诸多思绪。由于文中前半部分较多私人照片,后半部分引用较多老盘矿人的珍贵照片,考虑到同事的个人感受以及未经允许可能涉及侵权,谢绝转发到公众平台!!!确与盘矿有工作生活交集的朋友出于情感共鸣的个人转载引用,不在此限,谢谢抬爱!</font></h3> <h3>盘古山,一座因钨矿开采而闻名遐迩,也因钨矿枯竭而时间停滞的小镇。走在小镇里,破败不堪的公园,大门紧闭的文化宫,低矮排列的职工宿舍,野草疯长的体育中心,一望无际的尾砂坝,依山而建的选矿厂房,她的每一处黯淡无光的风景,都仿佛在诉说曾经的辉煌。</h3> <h3>钨业公司大门的招牌仍然熠熠生辉,但其影响力却大不如从前。</h3> <h3>盘古山公园公园面积宽广,为赣南之最,比当年的赣州公园还大,里面绿树苍翠,曲径风荷,亭台楼廓掩隐其中,动物园、儿童乐园、水上舞厅颇具特色,即使是现在疏于管理的园里,仍是休闲的绝佳去处。</h3> <h3>当年只对钨矿职工内部开放,对外出售门票,如今大门敞开欢迎我们光临。</h3> <h3>一九八二年建!两位姑娘,是不是比你们年龄还大啊?</h3> <h3>珍兽苑是再也看不到珍兽啦,叫兽倒是来了好几个!😂</h3> <h3>公园里植物繁盛,大树、灌木、竹子、野草将公园变成了一个天然氧吧。别看植物多,却井然有序,这一切都规划很好,因为这个公园是当年职工义务劳动建起来的。</h3> <h3>曲径通幽处,林间小道还是蛮干净的</h3> <h3>公园里有的不仅是树,还有人工湖、各种游乐设施。人工湖上那个漂亮的船形建筑是整个公园的标志建筑之一。</h3> <h3>这座船型建筑现在是一个对外营业的宾馆</h3> <h3>公园的滑梯、摇篮、跷跷板等等依然是那么让人回味。这些游乐设施比不上现在城里游乐场的电气化游乐设施,但它们荡漾着每个人的童年情结。这些游乐设施大多是矿里职工自己设计制造的,不仅造型美观还很实用,如今依然是孩子们常常玩耍的地方。</h3> <h3>大孩子们,开心转转乐!</h3> <h3>过去的东西,都是良心产品,扎实耐用!</h3> <h3>来一段视频,感受一下我们的欢乐!</h3> <h3>老顽童,溜滑梯</h3> <h3>跷跷板+转转乐</h3> <h3>我们好像知道了什么😂</h3> <h3>好吧,你又完胜对手</h3> <h3>我是大男人怕什么</h3> <h3>慢点子,我来当裁判!</h3> <h3>转起来好快呀,受不了😱</h3> <h3>我们是当飞行员的料,不怕不怕!</h3> <h3>公园其实并不大,但亭台楼阁不少,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风格迥异,绝无重样!</h3> <h3>古色古香的亭子</h3> <h3>飞碟内部有玄机</h3> <h3>灰机已经锈迹斑斑,却仍然还在服役,幼龄儿童的最爱!</h3> <h3>这个造型好前卫!</h3> <h3>公园里各种风格迥异的桥</h3> <h3>假山是公园的标配呃</h3> <h3>这两个字是啥字呀?我说是“洗尘”,对吗?</h3> <h3>一块石头也好有文化气息</h3> <h3>历史考古学家</h3> <h3>一群老孩子、大孩子,竟然在公园里戏耍玩乐好几个小时。</h3> <h3>大家都以为该肥家啦,还有下一站!</h3> <h3>就在公园的后面,这个看起来像布达拉宫的就是选矿厂。</h3> <h3>这里是沙漠吗?</h3> <h3>几乎每一座矿区都有一个这样的尾砂坝。</h3> <h3>这里适合各种自由派和摆拍!</h3> <h3>领导视察水土保持情况😄</h3> <h3>离开尾砂坝,下一站:体育中心!</h3> <h3>盘古山体育中心,矿区文化体育活动繁荣的象征。今昔对比,令人唏嘘感叹。</h3> <h3>先看几张老照片,没错,这就是当年的体育中心游泳池。</h3> <h3>盘古山的记忆--正在体育中心进行中的游泳比赛 肖石贵拍摄于1986年</h3> <h3>盘古山的记忆:体育中心游泳区风景</h3><div>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br></div> <h3>如今,这里是杂草丛生的样子,游泳池已经踪迹全无。</h3> <h3>里面成了一个驾校练车场,运动场上晒着筷子半成品。</h3> <h3>最后来一张:到此一游!</h3> <h3>2017年元月4日,宁安高速公路通车啦,让偏居一隅的盘古山交通便利起来,必然会吸引更多人前往参观。如果你是老盘矿人,是不是也该回去看看了呢?</h3> <h3>从靖石高速出口到盘古山只有十分钟车程,只是到炸药库那段路已经好烂了。</h3> <h3>盘古山特产:盘古龙珠茶叶、倒蒸番薯干、青皮香瓜……</h3> <h3>后记:我们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无法为你讲述关于这里的全部故事。盘矿分为山上和山下,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盘矿人,曾经在这里挥洒汗水,激扬青春。现如今,他们或娶妻生子扎根在这里,或各奔东西离开了这里。他们,才是这里永远的主人翁!记得很偶然的机会,曾经进入过一个盘矿人(文工团团长邱介生同志)忆盘矿的天涯社区,看到许多关于盘矿的老照片和近照,以及他们回忆分享的人物与故事,逐渐丰满了我对盘矿的认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外公欧阳柏同志(已仙逝)是盘古山镇政府的退休老干部,我在外公带领下曾经有幸在90年代初去往过盘古山,领略到她曾经的辉煌光环,虽然那时也已不是最鼎盛时期,但仍然给我造成了心灵震撼。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晚在灯光球场看篮球比赛,江西女篮对阵盘矿男队,据说那时不少省级甚至国家级体育队选择在盘矿集训。</h3> <h3>选择一组邱团长社区里的一组盘矿珍贵老照片,感觉那个年代的人精气神完全不一样!那位摄影肖石贵同志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h3> <h3>盘古山珍贵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盘古山钨矿的职工、家属和学生齐上阵,修建盘山公园、盘古西湖。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1982年</h3> <h3>盘古山的记忆</h3><div>盘山公园西区风景<br></div><div>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br></div> <h3>盘古山珍贵记忆:老外来盘古山钨矿参观考察。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上世纪80年</h3> <h3>盘古山的记忆:盘山公园西区《希望号》儿童列车通车典礼</h3><div>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br></div> <h3>盘古山的记忆</h3><div>盘山公园落成剪彩仪式<br></div><div>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1982年<br></div> <h3>盘古山的记忆:风景如画的盘山公园</h3><div>肖石贵摄影 拍摄于1985年<br></div> <h3>盘古山钨矿井下有五大工种,它们分别是风钻工、准备工、运矿工、爆破工、支柱工。这五大工种是矿山最艰苦的工作。正是由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辛勤劳动,才能开采出埋藏在地层深处的宝藏。我们盘古山的辉煌与他们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为矿山建设做出的牺牲。图为盘矿风钻工在井下辛勤劳动。 肖世贵拍摄于1983年</h3> <h3>盘古山钨矿的主要产品之一黑钨精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评为国家级优质产品,成为国际、国内市场的抢手货。肖石贵拍摄于1984年</h3> <h3>盘古山老照片:矿业余文工团在公园蝴蝶亭排练节目 摄于1985年</h3> <h3>盘古山老照片:矿“小百灵”艺术团在盘山公园演出舞蹈《小草帽》 摄于1983年</h3> <h3>盘古山的记忆:盘山公园一角</h3><div>肖石贵 摄影 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br></div> <h3>图为部分矿领导和外来参观的客人在盘山公园合影,前排左四为关兆初。此照片摄于1986年</h3> <h3>摘录一段他们的话——</h3><h3>这里有对根的思念,有对青春的追忆。</h3><div>也许有人在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br></div><div>也许有人在这里什么也没有留下,<br></div><div>但共同的是,<br></div><div>盘古山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恒。<br></div><div>那个年代的盘古山,<br></div><div>最令我怀念的不是她的美,<br></div><div>而是她的精神,<br></div><div>是一种战天斗地、敢为人先、蓬勃向上、开创未来的精神,<br></div><div>是一种以苦为乐、积极乐观、勇于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br></div><div>这就是创业者的精神。<br></div><div>作为盘矿的子弟,<br></div><div>我感恩着这片土地,<br></div><div>感恩着那代人。<br></div><div>是他们给我们幸福的童年,<br></div><div>是他们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br></div><div>是他们给我们搏击的勇气。<br></div><div>一个资源型的企业,<br></div><div>总有一天会有渐渐枯竭。<br></div><div>一个美丽的矿山城,<br></div><div>也许不可避免的会衰败。<br></div><div>我们盘矿人也会象秋日的种子那样,<br></div><div>随着社会的信风、人潮的涌动,<br></div><div>撒落在东南西北,<br></div><div>撒落到天涯海角。<br></div><div>但是我知道,<br></div><div>只要我们守护着这方净土,<br></div><div>守护着这精神的家园,</div><div>我们就永远在您身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