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新年伊始,受朋友之邀,约丽华同上柬埔寨之吳哥一遊。拉开了2017年之旅的序幕。</b></h1><h1><b><br></b></h1><h1><b> 吴哥是过去的柬国王朝所在地,1431年,泰国入侵,占领了吳哥,国王逃到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交汇处一一金边。于是柬国定都金边至今。</b></h1><h1><b><br></b></h1><h1><b> 1434年,柬国收回领土,则改吳哥名“暹粒”,柬语为“打败泰国”之意。</b></h1><h1><b> </b></h1> <h1><b> 柬埔寨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广东省差不多大小,但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奉信佛教。男孩子到十来岁都要进寺院当和尚,至少一年。也就是进行培养教化,成材者则成为得道高僧。</b></h1><h1><b> </b></h1><h1><b> 泰国是个农业国,种水稻,割树胶。加上多年的战乱,才过上十九年的平静生活,显得贫穷落后。</b></h1><h1><b><br></b></h1><h1><b> 柬国地处东南亚,一年分为旱季与雨季,无四季之分,天气炎热。他们只有百分之五的家庭装有空调,没有高速路,汽车也少,不过遍地的摩托车,交通靠“打摩的”。</b></h1> <h1><b> 昔日皇家公园繁华不在,但林荫大道犹存。公园很袖珍,格局不错,但不是那么的干净,更谈不上人工美化,确实有点穷酸。</b></h1><h1><b><br></b></h1><h1><b> 公园周边有不少建筑,行宫,宾馆,庙宇等。不远处的三层楼是历史遗留下的五星级宾馆,现已装修。</b></h1><h1><b> </b></h1> <h1><b> 公园里,晚上有成千上万的蝙蝠在硕大的桐油树上栖息。</b></h1> <h1><b> 装饰一新的西哈努克老国王行宫。</b></h1> <h1> <b>姐妹庙,是暹粒市最灵验香火最旺的庙宇。它为纪念国王的俩女儿而建,国王共有三女,此二女堪称“花木兰”。</b></h1><h1><b><br></b></h1><h1><b> 柬国是女娶男嫁。男方也有陪嫁,据说,在农村,最穷的人家也要陪嫁一万元(折合成人民币)。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婚礼也发请帖,收红包,但收取的礼金用于婚礼婚宴,剩余部分作为新婚夫妇的生活费,如果礼金不够开支,则男女双方家长各付一半。一句话,不让新人有负债。</b></h1><h1><b><br></b></h1><h1><b> 他们的葬礼很特别。亲人去世不发讣告,哀乐一放,村里人都知道了,于是一人送一块劈柴,用来为火化添柴。骨灰撒到原野,所以,柬国没有墓地,也没有清明节。</b></h1> <h1><b> 在公园里自玩自吃的小孩,见过“世面”,见我们拍照,还主动摆姿势,一点也不怯场。</b></h1> <h1><b> 全景博物馆。此博物馆是由朝鲜帮助建成的,里面的实物与动漫结合十分融和,以360度油画的方式,展现了吳哥王朝的兴衰。不比北京卢沟桥抗日纪念馆的全景展览逊色,可见朝鲜的科技也够发达,不可小觑。</b></h1><h1><b><br></b></h1><h1><b> </b></h1> <h1><b> 全景展室一角。</b></h1> <h1><b> 下榻的宾馆名称为“高棉的微笑”,带泳池,是四星宾馆。条件还不错,房间宽敝明亮带wiFi,服务到位。早餐也很丰富。</b></h1> <h1><b> 开放的泳池水质不错,干净,卫生。</b></h1> <h1><b> 吳哥古迹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遗址。主要有小吳哥(吳哥窟)和大吳哥(吳哥王城)。</b></h1><h1><b><br></b></h1><h1><b> 小吳哥奉信印度教。国王传位给小他六岁的弟弟后,二世帝国占领大量的领土,柬国走向发展壮大。</b></h1><h1><b><br></b></h1><h1><b> 三世(二世之子)时,另选址修建了吳哥王城(大吳哥)。大吳哥改信大乘佛教。大吳哥王城呈三公里的正方形,在九平方公里的王城里,当时人口已达十万之多,可谓繁荣昌盛。</b></h1><h1><b> </b></h1><h1><b> 全部用石头建构以及精美的浮雕是吳哥古迹的两大特点。这也缘于奉信佛教的高棉人认为:人是住木头房子,而神是住石头房子。若干年后,木头房子荡然无存,留下一大堆石头让后人浮想连篇,参观者络绎不绝。</b></h1><h1><b> </b></h1><h1><b> </b></h1> <h1><b> 巴戎寺位于吳哥通王城的正中央,寺里有许多四面佛,这尊是最负盛名的“高棉的微笑”。</b></h1><h1><b><br></b></h1><h1><b> 这些微笑的面容据说是贾亚瓦曼七世与佛陀尊容的融合体。</b></h1> <h1><b> 奉信大乖佛教的大吳哥古迹上,除雕刻有大量的四面佛外,连门头上都刻有佛头。</b></h1> <h1><b> 与佛来个碰鼻礼。</b></h1> <h1><b> 吳哥古迹始建于公元802年,前后用了400余年建成。王城建筑雄伟,是柬埔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王朝辉煌鼎盛于11世纪,15世纪衰败后,古迹群也在不知不觉中淹没于茫茫丛林,直到400多年后的1860年被法国博物学家发现,并向欧洲和世界广为宣传介绍,才重现光辉。</b></h1><h1><b> </b></h1><h1><b> 多年的战乱,使这古迹无人敢问津。解放十多年后,柬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渐渐兴起的旅游业,让平常之人也能一睹世界闻名的古迹的尊容。</b></h1> <h1><b> 吳哥窟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玛哈陵,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东方四大建筑奇观。</b></h1><h1><b> </b></h1><h1><b> 吳哥古建筑,石块硕大,没用任何沙浆粘合剂,全是开槽与榫头。更没有任何机械,全是人力堆砌。古人之伟业,令人叫绝。</b></h1> <h1><b> 在参观的路上,有一支由缺胳膊少腿或眼失明的残疾人组成的小乐队。是地雷炸弹带给他们的灾难,令人同情,人们忍不住都施舍一番。</b></h1> <h1><b> 古迹群 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后,进行了抢救维修。</b></h1><h1><b><br></b></h1><h1><b> </b><b>这里不少古迹是由世界上其它国家援助修复的。如中国,印度,朝鲜,法国,德国等。这也是世界文化组织的一项任务,挽救世遗。</b></h1> <h1><b> 由中国资助参与维修的“周萨神庙”。它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贾亚瓦曼二世统治时期。</b></h1> <h1><b> 他们也有12生肖一说,与中国的相同。但古高棉人修造的十二生肖石头建筑群,用途却大大不同。他们把犯错(罪)的人,根据其生肖分别关在其中,让其反省思过。</b></h1><h1><b> 如今这十二生肖在绿树中静静呆着,笑看人间的美善与丑恶。</b></h1> <h1><b> 王城的东北门,又称凯旋门。</b></h1><h1><b> 王城共有风格一样的大小五个门,东西南北加东北门。各有其用途。</b></h1><h1><b> 门外通往城里的大道两边各有54尊石佛(108罗汉),左文官(修罗),右武将(恶神)。</b></h1> <h1><b> 人工开挖的护城河,正正方方,宽80米。当时养鳄鱼,以防外人偷袭。如今,河边绿树成荫,河水满满,人们从不食用河里的鱼类。且是信男信女的放生之处。</b></h1> <h1><b> 吳哥古迹群不是毁于地震与台风,而是“大树根”。粗大的树根把一座座石头建筑从地下掀动,掀倒。</b></h1> <h1><b> 电影古墓丽影的拍摄基地一一“塔普伦寺”。始建于12世纪末,是贾亚瓦曼第七位国王为纪念她母亲而建造。不过,现在的塔普伦寺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树抱石的奇观。</b></h1> <h1><b> 在护城河边,遥望吳哥窟(小吴哥)。</b></h1> <h1><b> 进入小吳哥窟的道路。在修缮过程中不做假,后补的就让其保持新貌,不再雕琢作旧,这是柬国作风。</b></h1> <h1><b> 小吳哥奉信印度教,精美的浮雕中各式飞天,守护神等。</b></h1> <h1><b> 经过考证,大小吳哥古迹群的建筑,全是先垒砌石块,后进行雕刻。可见当时的工匠们劳作的艰辛与技艺的高超。</b></h1> <h1><b> 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用来洗浴的池塘(分男女用)。如今池水清清,睡莲朵朵,倒影连连,成了人们到此一游的留影佳地。</b></h1> <p class="ql-block">姐妹花。</p> <h1><b> 护城河畔的猴子一点也不怕人。悠哉乐哉!</b></h1> <h1><b> 柬国的“龙”有头无尾,其实是蛇。且他们是以七头蛇为尊,代表皇权,而五头以下就是其他皇亲权贵的标志。这与中国皇家以龙爪的多少区分贵贱有同工之曲。</b></h1> <h1><b> 崩密列(意思是“荷花池”)是一座小吳哥窟式的寺庙,距吳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不属于常规的吳哥景区范围内。</b></h1><h1><b><br></b></h1><h1><b> 它的所在地叫“打铁村”,是古王朝冶炼制作兵器之地。如今被洪森政府奖励给一位因解放战功卓越的将军。因此崩密列属于私营景点。</b></h1><h1><b><br></b></h1><h1><b> 这是寺前道路旁的五头蛇。以标志此寺庙等级不及小吳国窟高。</b></h1> <h1><b> 因太荒僻,前期缺乏管理,很多浮雕和塑像己被掠夺。后期未加修缮,没被恢复原貌的它,仍保持着被发现时的模样。</b></h1><h1><b><br></b></h1><h1><b> </b></h1> <h1><b> 绿苔层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别有一番韵味。</b></h1> <h1><b> 大榕树民俗文化村。这个村庄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优美的地方。其佛教文化和手工文化,较之我国的西藏村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大大地落后于斯。还是自己的祖国繁荣昌盛好。</b></h1> <h1><b>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内陆湖。一群逐水而居的高棉人,几世纪以来家就浮在湖水上,不管水位多高多低,湖面多大多小,这个湖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b></h1><h1><b><br></b></h1><h1><b> 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相连通。雨季,湄公河河水流入湖里,湖水面积大,水深达十米之余。而旱季,湖水倒流入湄公河,湖水面积缩小到五分之一大,且只有两三米深。</b></h1> <h1><b> 水上人家有村有店有学校。一切生活如陆地一般,只是全部设施在船上。</b></h1> <h1><b> 洞里萨湖上还生活着一大批越南人。是当年越南入侵时,迁移过来的。后来越南拒绝收留这批人,这批人也就在此一代又一代的生衍,成了特殊的“侨民”村落。</b></h1> <h1><b> 湖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红树林。</b></h1> <h1><b> 水上商店,日常用品齐全,风味小吃不少。完全能满足生活需要同时,还能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b></h1> <h1><b> 游船上,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小孩娴熟地帮客人“按摩”,客人们也乐呵呵地掏4元小费,一趟下来,小孩子“收入不菲”。</b></h1><h1><b> 当然,还有坐着老人与小孩的小船划到船旁来,伸手乞讨。唉!一派贫穷与落后。</b></h1><h1><b> 正义爱国的导游也说:希望游客下次来时,可带些孩子旧衣服,学习用品赠予他们……</b></h1> <h1><b> 湖面宽阔,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b></h1><h1><b><br></b></h1><h1><b> 老同学能在一起旅行,欢无边,乐无涯。</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