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 桥 战 役</h3><h3><br></h3><h3> 作者:吴华夺</h3><h3><br></h3><h3> 1941年初冬,日军、伪军和桂军四面围攻我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当时二师五旅在淮北受四师指挥,担任阻止汤恩伯反共军东犯的任务,四旅十团由陈毅代军长直接指挥,配合三师作战,十一团在路东地区受二师首长直接指挥,保卫根据地。在路西地区仅有六旅和四旅十二团、五旅十三团及一些地方武装。当时的敌情非常严重。这压力主要来自桂顽,他们先由一七一师附第八与第十游击纵队,趁我路西地区的部队分头迎击日、伪军,南翼兵力单薄的时候,对我下手了。以往桂顽进攻都是长驱直入,皆为我军击败,这次他们接受了‘’教训‘’,采取稳打稳扎的‘’滚筒战术‘’,一步一步向北‘’拱‘’,‘’拱‘’下一个地抢筑工事,第二批部队再依托已设阵地朝前"拱"。截至10月中旬,我路西地区南部竟被他们蚕食去100余座村镇。同时,桂顽一七二师已集结于巢县附近,四十八军两个师隐伏于寿县以西,如果一七一师“拱"进我路西地区腹地,后面3个师就会分路压来,把我军挤出路西。如果他们的企图得逞,下一步势必进逼我路东根据地,配合汤恩伯第三十一集团军东进苏北,李仙洲部将北犯山东。谁都知道,桂顽比汤、李等国民党嫡系军战斗力要强得多,他一下子对我淮南津浦路西地区动用这么大兵力,搞得全淮南局势立刻严重起来。路西的部分机关、学校、医院纷纷东撤,路东西半部分已在抢构工事,准备迎击桂军东进犯。</h3><h3> 当时华中敌后分路进犯新四军的顽军总兵力有20万人,从战斗力与态势看,最难对付的是桂顽。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方向击破桂顽,他们那20万大军都会闻风丧胆,华中与山东形势将会转危为安。那么,怎样才能击破桂顽呢?他们一线部队队形密集,又都有深沟高垒的坚固工事,后援兵力雄厚,没有下手地方。我们兵力不敷,没有速战速决机会,仗就无法打,这就难怪气氛陡然变得这么紧张。以往罗炳辉副师长指挥淮南部队,也曾与桂顽有过多次大的交锋,那都是打野战,先扫掉土顽,然后利用桂顽怕丧失元气的心理,集中兵力冲垮他队形一角,造成他全线崩溃的。但是,现在作战诸方面条件都变了,这仗怎么打?不打败桂顽,路西难保,淮南以及整个华中险情怎么消除?</h3><h3> 我们四旅十一团这时还驻在路东中心的古城镇,情况都是从师部‘’通报‘’中知道的。我那时任团长,蔡炳臣同志任政委,副团长张宜爱,参谋长文盛森,政治处主任李清泉。我们几个人也常在一起议论,都认为上级会集中强大力量击败桂顽的,我们也都想参加这一光荣之战。在师机关派人下来检查工作时,我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h3><h3> 由于当时日军准备三战长沙,敌后兵力单薄,路西出扰之日,伪军已被我路西地区部队打回原防,无力再战。而桂顽却极为骄横。我们一再警告他们,不要再作‘’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迅速从我根据地撤回原防,我们共同进击日军,减轻长沙正面战场压力。桂顽竟然把我们为国家前途而发出的忠告,当成示弱表现,不仅不退,反而更前进了一步。他们的一七二师先头团已越过淮南铁路,最多再有1个星期,他们就会依托现阵地再向北‘’拱‘’。</h3><h3> 不久,师里来了通知,要我团立刻去路西参战,准备打大桥……</h3><h3> 随后,师部情报科又一次书面通报说,窜据大桥之桂顽五一一团第一营,约600人上下</h3> <h3>营长韦刚;土顽定远县长兰荣甫带武装和行政官吏100余人,1个县警卫中队加县常备大队共400人,连同韦营总兵力约1100多人,他们已在大桥驻守月余,工事做得相当坚固。十一团</h3> <h3>邓子恢</h3> <h3>务于战前详细查明情况,严密组织战斗,扬长避短,方能取胜。</h3> <h3> 时间紧迫,我们团于11月13日出发,边行军边动员。大桥这地方,我们都熟悉,它是定远县南境的一个中等乡镇,紧挨着池河东岸,从池河岔出一条支流沿街而过,两边环水,支流上有两座老式石桥,这就是大桥镇子得名的由来。桥北叫大街,约有300户人家,桥南叫小街,约20户。1939年下半年至1940年4月间,这里曾是我江北指挥部驻地,1941年10月被国民党顽军占领。这里群众基础好。虽然顽军筑有深沟高垒,我们只要能充分发挥夜战近战特长,把训练成果应用于实战,打下大桥是完全可能的。</h3> <h3> 我们长途行军近200里,于11月15日中午进到大桥镇东北20华里的水宁集,泗州庙一带宿营,当地模范队(区、乡武装)为我们担任警戒,严密封锁消息。吃罢饭,我就带领连长潜至大桥附近看地形,现场区分任务。我们看到桂顽工事的确做得坚固,大小两街都筑成了独立土城,高2米,厚达1.7米,墙上有数不清的射孔,还有许多明碉暗堡;墙外有护城壕,深约3米,宽达5米,壕外还有一圈结扎得严实的鹿砦加一圈铁丝网。我们了解到韦营驻大街,土顽驻小街,街里还布置了许多火力点,交通壕纵横交织,他们可以在阵地内机动自如;韦营纯是广西兵,非常野蛮。兰荣甫那一股土顽多为地痞流氓,政治上反动也促使他们具有相当战斗力。</h3><h3> 面对这样的强硬对手怎样摧毁它?</h3><h3> 当晚8时我和蔡政委到旅部驻地太平集参加作战会议。到会的有六旅旅长譚希林,路西联防司令郑抱真、政委兼地委书记黄岩,四旅旅长梁从学、政委王集成,二团团长譚知耕、政委余明,十三团团长林英坚、政委祝世凤;十六团团长张翼翔、政委肖学林,加上我和蔡炳臣同志。会议由王集成同志主持,譚旅长传达张云逸、罗炳辉两首长指示,还有军政治部主任兼四师政委邓子恢发来的电报。张、罗、邓3首长指示归纳起来,除了讲明全局斗争简况外,就是要求我们务必守好路西这座‘’华中西大门‘’。为了统一指挥大桥战役,张、罗首长决定以譚希林、王集成、黄岩、梁从学与郑抱真5位同志组成野战司令部,譚希林为司令,梁从学与郑抱真为副司令,王集成为政委,黄岩为副政委。任务区分:十一团攻坚,十六团打援,十三团位赫郎庙一带防守并相机参战,十二团为战役预备队,十七团和定远独立团于战场北翼监视定远城等地日、伪军,十八团为战场西南侧保障部队。至此,我们才最后弄明白这次战役就是我们十一团一‘’家‘’攻坚,另4个团主力团和5个县总队都是战役保障部队,在当时的路西,又非有这种全面保障不可。</h3> <h3>梁从学</h3> <h3>郑抱真</h3> <h3>张、罗首长的战役指挥,我们一向是信赖的,能打掉韦刚这只‘’出头鸟‘’,确实可以起到惊走余顽的威慑作用。我们团连续走了两天半,只有1夜休息时间,1天准备时间,刚才谭旅长己经说了,16日夜一定要打响。</h3> <h3>张翼翔</h3> <h3>肖学林</h3> <h3>譚知耕</h3> <h3>余 明</h3> <h3> 梁旅长也解释说,这是为了出其不意,打它个措手不及。桂顽精得很,我们能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他们也会侦查我们的情况,路西这几个主力团,人家有暗探盯着,所以,我们叫各团离大桥远一些。你们从路东来,隔一天就干它,韦刚不会想到。当然,准备工作紧张一些,总比提前惊动顽军好。相信你们团能砸碎韦营这个‘’乌龟壳‘’。</h3><h3> ‘’ 师首长‘’是经过慎重考虑,才确定由你们团执行攻坚任务。‘’譚旅长接上说‘’但是,桂顽也长于夜战,你们一定要行动坚决,力争17号白天解决战斗。要是拖到天黑,整个战役计划就有流产的危险。这一点,你们一定要对大家讲清楚。‘’</h3> <h3>林英坚</h3> <h3>祝世凤</h3> <h3> 各团都当场表示保证完成任务,我和蔡炳臣政委也郑重表示,我们保证打下大桥,请首长放心!张翼翔团长还特地说明,他们保证不让一个援兵进到大桥,十一团同志放胆打好了。……散会后,我和蔡政委既感到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回到驻地就连夜召开营以上干部会,传达任务,研究方案,一直忙到鸡叫两遍才散会。</h3> <h3> 第2天早晨,四旅王集成政委来我们团做动员。他提出,用你们这把‘’铁锤子‘’,砸烂韦营‘’乌龟壳‘’。以后我们就当好华中西大门的‘’顶门杠‘’。要打好这一仗,必须做到智勇双全,刚韧相间,代价小而战果大……王集成同志讲话最富有鼓动性,大家本来求战情绪就高,被他说得异常兴奋,一起举臂高呼:保证完成任务!口号声罢,团部司号员顾得胜,警卫员易子德又站出来,他们问道:</h3><h3> ‘’王政委,我们保证打下大桥,你能保证给我们‘铁锤子’集体荣誉么?‘’ </h3><h3> ‘’是呀!‘’又站出来个红脸大汉,他是突击队长——一连副连长程照明,‘’王政委,打不烂它‘乌龟壳’,我们不回来见你,可你要向师里反映,给我们全团记大功!‘’</h3><h3> ‘’我保证!‘’王集成政委郑重地说,‘’师首长有考虑,哪个团攻下大桥,就给他‘铁锤子团’光荣称号!‘’</h3> <h3>全体参战无名英雄!</h3> <h3>吴华夺</h3> <h3>蔡炳臣</h3> <h3>张宜爱</h3> <h3> 又是掌声和口号声。</h3><h3> 我们紧紧张张地忙了一天。战斗准备就绪,全团800多名参战人员和数百名模范队员,悄悄出发了。晚上11时前包围了大桥,一营和团部突击队在南,二营在北,三营七、八连在西,同时进入战斗位置。11时30分,我三面同时发起攻击,团突击队率先攻入南小街,一营主力跟进,战至半夜,即全部肃清了土顽,活捉了兰荣甫。与此同时,二营也扫除了大街北侧小据点多处,歼韦营1个多排,三营进到大街西侧未能打下顽军地堡群,前进受阻。</h3> <h3>文盛森</h3> <h3>李清泉</h3> <h3> 直到这时,韦刚才省悟到新四军来头不小,当即北守南攻,实施反击。他这个反击却显出桂顽夜战的非凡战斗力,他们以火力掩护,放出许多小群,多箭头多层次地指向我一营,意在夺回小街。我们知道桂顽战术灵敏,敢于孤胆作战,动作勇猛得近乎野人;我们乃依托小街北城墙,就地抗击,以火力和近战拼搏,大量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就这样,在大小两街之间,往返冲杀,小的冲杀数不清,较大规模的逆袭与反逆袭就打了3个‘’回合‘’。拂晓时桂顽第3次大型反扑被击退,团突击队与一连冒着敌火跟踪追击,从顽军反扑出口突进大街,占据一角,一营相继跟进,继续进攻。</h3> <h3>李长如</h3> <h3>耿 青</h3> <h3>周其云</h3> <h3> 二营在北面多次攻击,只进到城壕,未能攻入土城,与顽军形成对峙。他们只好以积极的动作攻城,尽力将敌火力兵力吸引过去,减轻一营方向的压力。一营主力与团突击队依托突破口,攻击前进,真是步步受阻,每前进一步都相当吃力。桂顽利用战壕和各类火力点,大小群相结合,迂回反击,正面顽抗,就是一个人也敢白刃格斗,直至被打死。我一营指战员明显地感觉到,攻打有严密防守体系的桂顽,要比攻打同等条件下的日军还要困难。</h3> <h3>黄更生(与敌白刃格斗中壮烈牺牲)</h3> <h3>黄道钧(与10个顽敌同归于尽)</h3><h3><br></h3> <h3>傅绍忠</h3> <h3>王德山</h3> <h3> 战斗一直打到午前11点,南、西、北三面均无突破性进展。我们有些伤亡,桂顽气焰没压下去,战斗呈胶着之势。我们乃令3个营都停止攻击,召开战场‘’献计会‘’,调整组织,再进行动员。这时野战司令部也电询战况,问我们需否支援?我们早已下定决心,在午后全歼韦营,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能使用上级机动部队,防止战场情况突变;我当即向譚、梁旅长表了决心,也报告了自己新的布置。随后,团指挥所移至南小街,以利于现场指挥。</h3> <h3> 午后1时30分,我们再次发起猛攻,仍以南面为主要突击方向。团突击队和一、三连,以原态势攻击前进,诱使顽军全力应付他们;二营展开正面进攻,牵制和分散顽军力量;三营主力调整了战斗组织,以火力掩护,连长王德山与胡排长用排子手榴弹炸开顽军中心炮楼,消灭了地堡群,进逼土城;同时八连在西,二连在东南角都开始冲击。激战约半小时,我已多处攻入土城。</h3><h3> 至此,韦营已是四面受攻了,但他们自恃弹药充足、能打,还用大量小群动作,分头反扑。我们把缴获的武器都用上了,火力已占压倒优势,韦营已有相当伤亡,还在困兽般地顽抗。战斗虽有所进展,但却极为残酷激烈,还是在逐屋争夺,你死我活地拼杀着。</h3><h3> 下午2点,刮起了西南风,三营趁机纵火焚烧。大火迅速蔓延于全镇,桂顽锐气顿挫,狂奔乱跑。我们各营、连大胆穿插,将韦营分割成许多块,全以大刀砍杀,杀得残顽纷纷朝营部退缩。韦刚慌了手脚,紧急召集连长开会,准备突围。刚开会,会址即被我掷弹筒连中两发,连排长非死即伤。于是残顽阵脚大乱,猥集一团,用四挺机枪开路,仅余的200余人向北突围。他们突出街外,即为我七连与众多模范队切断围歼。但是,韦营确实顽固,已到绝望时刻,仍能人自为战,死拼不降,直到打光了为止。</h3> <h3>大桥之战是十一团战史上一次残酷激烈的胜利的攻坚战。共毙顽军300余人,俘800余人,拿下了大桥这个坚固据点。我们虽然也付出一些代价,但全团始终斗志高昂,以我们的英雄气概,压倒了对方。一营教导员李长如和副营长周其云,团突击队长程照明,都能身先士卒,从小街打到大街,一直打到最后胜利,始终在第一线,率队冲搏。二营教导员黄更生是知识分子,挥刀杀敌,在白刃格斗中壮烈牺牲。三营教导员耿青也是知识分子,带八连突破,他冲在最前头,带领七连打突围之顽军,他也冲在最前头,顽强拼杀,最后获胜。三连长黄道钧在突入大街后,夜暗中他被10多个顽军抱住了,他立即拉响了身上3个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四连长傅绍忠扫除大街北门桥头堡时,身负重伤,仍在指挥战斗,并且爬过去用手榴弹炸死顽军机枪手,才顺利拿下桥头堡。突破小街时,特务连战士张保珍爬上房顶扔下10多颗手榴弹,将顽军打乱,对全歼土顽立了大功。在追击突围之顽军时,一营通信班副班长用大刀接连砍死7个顽军。类似的英雄事迹举不胜举。</h3><h3> 大桥攻坚战,对我们团夜战近战和攻坚的能量与耐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淮南与桂顽作战,我以800多人歼他1000多人,算是创记录的了。</h3><h3> 这一战役,我们和六旅十六团共打掉桂顽两个营,使桂顽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与恐慌。于是,桂顽一线阵地遂成动摇之势,桂顽被迫全线收缩,我们路西地区基本上恢复了原态势。战后上级首长在总结会上说,大桥战役起到了稳定淮南形势,巩固路西根据地的作用,挫败了桂顽疯狂气焰,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反摩擦的信心。</h3><h3> 几天后,罗炳辉师长来路西召开‘’大桥战役祝捷大会‘’。他代表师领导,宣布给我们团以‘’铁锤子‘’团荣誉称号,授锦旗一面。这面旗是十一团历史性的荣誉,它将引导全团走向更大的胜利!</h3><h3><br></h3><h3> (原载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新四军回忆史料》)</h3> <h3>决心图来源于二00二年一月一日"铁锤子"团团史。</h3> <h3>攻坚战斗图来源于二00二年一月一日"铁锤子"团团史</h3> <h3>182团甘肃陇西</h3> <h3>2017.5.14摄于182团甘肃陇西</h3> <h3> </h3><h3><br></h3><h3><br></h3><h3><br></h3><h3> 后 记<br></h3><h3><br></h3><h3> 2017年是我们的父亲吴华夺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奋斗终生的伟大胸怀和坚强意志,他是子孙后代的英雄楷模!他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我们将陆续发表他生前写的文章、子女的纪念文章,多种形式以示缅怀!</h3><h3><br></h3><h3><br></h3><h3>感谢罗鲁安、谢晓京、王苏兵、张廉、傅冬和《红色种子》编著宛石如同志提供照片资料。由于一些照片我们没有收集到,也没有与其子女联系上,故而没有发表,以表遗憾和歉意。我们的微信联系方式:hjm13919911991</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子 女:吴 策</h3><h3><br></h3><h3> 胡 靜 敏</h3><h3><br></h3><h3> 孙 子:吴 启 光</h3><h3><br></h3><h3><br></h3><h3><br></h3><h3> 二零一七年元月六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