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国,一个几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在大自然启迪下天地人的协调发展促使她成为人类史上唯一文化传统绵延不绝的国家。<br></h3><div><br></div><div>一、天文:</div><div> 地球东方,当西方还沉睡时,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红日已经光顾地平线,弹出的火球霎时将中国融入到一片红色光晕中。这里早于西方一万秒之前看见和感受到太阳芒射与温暖。</div><div> 我们依恋太阳,它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我们以太阳运行规律纪年,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六时,共二十四节气来规定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耕时序已有数千年之久。其自然时间和生命节律高度一致的农事安排保障了我们生存需求。这是人类通过太阳精准掌控自然与人文时间同步的经典范本,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遗产。由于中国地理维度存在太阳与地球轨迹夹角,我们喜欢居住四合院,因为太阳可以亮亮地洒满和插进四合院的内外墙,特别在冬日,即便没有人为的热能,我们也能感受的阳光温暖。于今,在中国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里,人们买房时也一定会选择面对太阳的敞亮南房居住。</div><div> 这是日的阳刚。</div><div> 我们眷恋月亮,它是人类孕育的象征。我们将周而复始的月盈月亏和潮起潮落与女性经潮现象对应起来,称女性经期是“月经”、把女性生育叫“坐月”、喻女性美丽为“闭月”,赋女性生育之壮美,并以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千里婵娟传说来表达对月亮的敬仰之意。我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亮阴晴圆缺规律来盘算与亲人团聚时间,慰藉生计旅途中的苦恋。于此,中国文化里静谧缠绵的月亮始终在爱情和繁育、亲情和思念的柔美主题中萦绕不去。至今,举凡中国男女青年结婚重要时刻会深情地唱起十五的月亮歌,请老者扮成“月下老人”见证和祝福他们如月亮般圆满和完满的未来。</div><div> 这是月的阴柔。</div><div> 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规律是“天道”,也是中国自然主义哲学里至高的行事原则。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深刻体验着这一生命节奏和时间顺序。</div><div>今天,我们仰望星空的历史传统已经化为航空航天领域成功的科技实践。我们将“夸父”奔向太阳的路程叫“长征”,我们将“嫦娥”飞向月亮的器物称为“嫦娥”,每次长征火箭和嫦娥天器带着一团火球与天的对话,均是中国人践行敬畏自然,尊重天道,造福生灵的自觉行动。</div><div><br></div><div>二、地理:</div><div> 冬季中国,乘高铁从南向北行进,一日之余可以看到10°-50°纬度间,长度4000千余公里广袤土地由绿色、黄色、褐色、白色渐变的自然景象。这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土。</div><div> 我们依赖土地,它是厚德载物的基础。我们地处地球中央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由西向东形成三千、二千、一千米的三级地理台阶,中央像海洋般绵延起伏的世界罕见黄色土地集群是我们的祖源。这里土地平均厚度50-200米,主要是土质疏松、吸水保墒、便于耕种的优质栗钙和草甸土,数千年间我们祖先在此创造了伟大的旱地和水田两种先进农耕技术系统。黄土地,以生产方式提供粮油菜蔬等的丰厚人工作物,解决了我们生存的衣食住行问题,黄土地,以医学方式奉献根茎叶干等的特别的天然生物,解决了我们生活的生老病死难题。我们的历史现实一直对中国东北草场、西南高原、东南海域的中华各民族产生着深刻地吸引和影响。迄今,以袁隆平高产水稻,屠呦呦青蒿素为代表的现代中国农业和医学依然是此领域的世界技术高峰,不仅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还使中国生机勃勃的面对未来。</div><div> 这是土的静穆。</div><div> 我们依靠水流,它是滋养哺育的根本。世界的最高处青藏高原是中国主要河流发祥的水源地,欢快流水给这片深厚的土地注入了灵秀与生动。我们一直有“逐水草而居”传统,城镇建设均河渠环绕,依水系形成的无数个地理和行政单元是数千年农业社会的历史遗产。我们除了有自西向东灌溉千畴万亩良田的黄河和长江两大横向自然水系外,我们还从南至北将互不相关的钱塘、长江、淮河、黄河连接起来,以大运河为主的竖向人工水系。国家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协同促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内在独特的集体意识和行动,以及“上善若水”包容博爱的社会理念和原则,保证了民族生计的需要,保障了国家稳定的需求。中国自然河道和人工运河已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新的举世瞩目“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箭齐发将整个国家水资源再次进行整体调配是我们传统的延续,它历史性地述说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div><div>这是水的灵动。</div><div> 我们每每念及这片热土和流水不禁潸然泪下,黄土地上秧歌舞踩出的烟尘,遮蔽不了我们讲究长幼有序、上下有别、行动统一的集体主义历史惯性。</div><div>今天,当面对大一统的互联互通科学技术进步时,我们历史基因先于他人敏锐地感受到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性和引领性作用。三十余年间,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最快的高速铁路,最长的高速公路,将十三亿人立体的相向而行连接起来形成朝着一个方向奔跑的势头锐不可当。目前,我们实施一带一路工程还力图将世界联通起来使中国的成就溢出国门,惠及人类。</div><div><br></div><div>三、人事:</div><div> 行走中国,随处可见黄皮肤和黑眼睛的中国人绝大多数属蒙古人种东亚支系,一般有着凹凸不显的五官、圆浑平实的脸庞、柔滑细腻的肌肤,中等个头下结实的身躯透着一种东方人的热情和宽厚,以及中国人的谦逊和智慧。</div><div> 我们热爱家庭,它是自强不息的原点。我们喜欢以宗亲和血缘集居一地,几平方公里内的村庄大多以家族姓氏命名。中国人特别强调“百善孝为先”主张,我们尊重老人,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可予青年以人生指南,我们痛爱儿童,他们是家族人丁兴旺繁衍和发展的期望。我们喜好将食物集合在一个盘中,共用筷子享受“一个锅里吃饭”的热络。每逢春节,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异乡万里,中国人均会义无反顾,历尽艰辛的回到家人身边吃一顿可心的年夜饭。一年一度中国人的回家之路成为世界版图上最为壮观的大迁徙图像,因为,家是我们的根。今天,在现代城市水泥盒里生活,社会习惯依然鼓励一家人一个小区的买房和定居,求的是与家人“一碗汤的距离”的热乎。</div><div> 这是家的微小。</div><div> 我们挚爱中国,它是仁爱厚道的指南。中国是一个以儒家为主兼容其他宗教的古典国家。数千余年来,中国家庭与国家的重要联系是道德教育和科举考试,讲究家运和国运息息相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有着别样的中国特色,为此,中国每个家庭自觉自愿地付出全部资源和精力,来接受国家“品学兼优,德艺双馨”的正统教化和严格选拔。为国家奉献是每个家庭成员至高无上的选择,一旦成为服务国家之精英,不仅是个人的骄傲,更是家族的荣光。“家国”和“国家”的中文语义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今日,中国家庭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闻名世界,也是我们古老民族与时俱进、高歌猛进、延绵不绝的唯一文化理由。</div><div> 这是国的博大。</div><div> 我们文化上不喜欢分崩离析,冲突矛盾,干好自己事情。坚持仁爱主义传统和和而不同原则。 </div><div>今天,历经十九世纪的短暂歇息,当二十世纪“宽容”成为新世纪历史主题时,中国抓住机遇,再次出发,呈现出罕见的“凤凰涅槃新生”式的复兴热情和活力,并造就了大国泱泱成就斐然的中国气象和格局。如今,中国和平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独步世界之典范,这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现实光大和升华。</div><div> </div><h3> 新世纪,中国还将与天地人的和谐同行,以一个簇新的现代姿态和崭新的当代面貌去迎接未来!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