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6年12月31日,我同几个朋友到北川很偏远的白什乡参加朋友家女儿冬梅的婚礼,在崎岖的山路上开了约5个小时的车才到达冬梅的家,这时的山区一片黢黑,冬梅家没有一点嫁女儿的气氛,房子都没有粉刷整理。晚上我们睡在冬梅的四姑家,四姑全家在外打工,房前屋后长满了荒草,我们过去后烧了两个火盆,换上新被褥,加上我们自己带的睡袋,也就安顿下来了。晚上我们几个人在烧柴的火塘边守岁,渡过了一个难忘的辞旧迎新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在一片耀眼的星斗中醒来,弯弯的月亮诗意的挂在林梢,昨天因来时的路程太远的懊恼顿时全无。拨开火盆上面的白灰,红红的碳露了出来,利用树叶很快升起了火,2017年的元旦在温暖中启航!</p> <p class="ql-block"> 今天再到冬梅家时,已有了人气,昨晚吃晚饭的两桌人变成了6桌,好多亲戚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了。问了问才知道,他们这里娶媳妇、嫁女儿红白喜事都是亲戚间相互帮忙,不用花钱请任何人,包括厨师。早饭后冬梅上街买东西,一些人在厨房忙,男人们开始杀猪、在院子里搭棚。冬梅家养了两头大肥猪和一头羊,杀猪的过程轻松简单,甚至不血腥,驾轻就熟的充满韵律感,整个过程甚至很少用力的用刀砍,约300斤重的肥猪在我们的惊叹中很快变成几片猪肉。</p> <p class="ql-block"> 1月2号是女方的正酒时间,全部婚礼所有过程由新娘的四姨夫总负责,楼廊上有人负责远眺,来了客人就通报,然后唢呐声响起,此起彼伏“主人家接客了”的接客声喧嚣着平日寂静的山岭。中午放鞭炮后开席,酒席齐整,菜肴非常丰富。羌家的嫁娶酒席一般要举行三天,男方是接亲一天、正酒一天、送新一天,女方是正酒一天、送亲一天、回门一天,加上前二天的准备和后面一天的答谢,前后六七天时间,真的是人仰马翻!不过整个过程忙而不乱、井然有序、训练有素!让人感叹功夫的确不是一天炼成的!</p> <p class="ql-block"> 吃了中午饭 ,冬日暖阳下我们为他们拍全家福,新娘穿上了羌族嫁娘服,头戴花冠、身穿绣花长袍、脚蹬绣花鞋非常漂亮,好多参加婚礼的客人穿上了羌族服装,幸福快乐的气氛感染了我们。现在年轻一代基本都离开山村在外面打工,很难有这样齐聚的时光,从绵阳来时开我的车的新娘大表哥说,为了妹妹的婚礼他要请7天假,公司不同意,请不了就辞了职,工作可以再找,婚礼定的他是知客师,是很重要的角色不能缺席!参加这场婚礼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他们的亲情,堂亲、姨亲、远亲近邻几十个人帮忙各尽其者,不忙乱、有组织、始终其乐融融,这样的亲情对于城里人来说感觉有点奢侈!</p> <p class="ql-block"> 拍完全家福,在喜房里准备晚上摆礼的礼品,满床的羌绣光彩夺目,按羌族的礼仪,羌女出嫁时要自己准备一系列的羌绣嫁妆,包括新娘新郎的礼服,尽可能多的绣花鞋和鞋垫 ,这些礼品全部是手工羌绣,越多代表越能干。冬梅的羌绣礼品全是老一辈准备的,她们说现在的女孩已很少自己准备这种手工绣品了。坐在铺了红毯子的床上的新娘笑着说,我在房间挂满了气球和串花,是不是像新房了?我们都说像像像!我认真的拍了新娘在新床上的照片,好美,快乐的新娘真美!</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过新娘的二姨给新娘开脸,也就是绞面,这是比较传统的仪式,很隆重的用细线绞去脸上的汗毛,拔掉多余的眉毛,然后用剥了壳的煮熟的鸡蛋滚脸,冬梅说有些痛!</p> <p class="ql-block"> 晚上6点过接亲的车队来了,此时山区已经黑透,车队宛如一队火龙蜿蜒而来,先是女方的鞭炮接客、后是男方的鞭炮接亲。新郎是汉族,很帅气,到家后马上换上了新娘家准备的羌绣礼服,一对壁人,让喜房充满活力和希望。吃完晚饭开始摆礼,先摆男家的礼,然后摆女方的礼,堂屋里挤满了观礼的人,时不时的发出赞誉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摆完礼,开始挂红,四条红由德高望重的老辈摆在堂屋的桌子上,由选出的四个人给新郎挂红,并说好此红要挂到第二天换装才能取下。</p> <p class="ql-block"> 挂红后开始在大棚里跳锅庄,羌族能歌善舞的才艺到这个时候完全展露出来,原生态的歌声和舞蹈征服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请了专业团队助兴!歌舞到半夜1点过才结束。然后又坐歌堂,男女对唱到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 元月3号4点过在鞭炮声中我们出发了,要赶在11点前到绵阳经开区新郎家准备的婚宴,女方50个人组织的送亲队伍共15辆车浩浩荡荡的送亲去了!据说新娘家还要继续摆席,4号新娘新郎回门还要宴请,5号摆席酬谢所有帮忙的人,至此婚礼才算办完。</p> <p class="ql-block"> 别开生面的羌女出嫁让人开了眼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