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季经上级领导部门牵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实验中学和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民族中学结对为联点帮扶互助单位。开始业务交流和人员往来轮训,在此期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实验中学教师王宁和曹倩倩夫妇表示要资助青海祁连贫困学生,要将这种结对帮扶从个人层面进行加深巩固。
经过认真甄选和仔细审核,七年级(3)班叶西卓玛和七年级(6)班马英同学进入班主任的视线。后来经过沟通,王老师夫妇表示愿意每年从两个人微薄的工资里拿出1000元来资助这两个孩子,除了政府减免的学费,每生每年1000元,给了这两个家庭不小的帮助。 听说有山东老师要资助她们读书,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叶西卓玛,女,藏族,生于2001年2月22日,祁连县默勒镇瓦日尕村人,单亲,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小由奶奶抚养,奶奶多病,家庭贫困,成绩良好。 马英,女,回族,生于2005年1月,祁连县八宝镇卡力岗村人,自小父母双亡,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异。 马英年近八旬的爷爷和她家的土坯房。 爷爷已经没有经济来源来修盖新屋了,冬天寒风刺骨,屋里墙上到处都是裂缝,老人只能进行简单地修缮。 叶西卓玛的奶奶依墙而立,由于体弱多病,常年卧床,她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学校看望寄宿的小叶西了。 在青海的广大牧区,有很多像她俩这样的孩子,她们因贫困而无法走进校门,或因贫困而面临中断学业的境遇,不得不走出心爱的校园,只能用羡慕和渴望的目光看着能入学的伙伴。牧区生活贫困,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成为家里的劳动力,为自己家庭放牧或受雇为他人家庭放牧,承担、从事着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称的劳作和生活压力。幸运的是她们遇到了王宁老师夫妇,可以受资助继续学业。 听说有山东老师给孩子们寄来了书,马英爷爷突然兴奋地说:“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我这没娘老子的娃娃念不成书了……”一番话听的在场的每个人心里五味杂陈。 到了十二月素昧平生的王老师夫妇又给她们寄来了羽绒服,穿上新衣服的那一刻两个娃娃激动不已。 马英说棉衣很暖和,还宽大,够穿两年到中学毕业了。 叶西卓玛不善言辞,她只是笑,一味地幸福地笑。 这个冬天有老师夫妇寄来的棉衣,心里顿时觉得暖暖哒! 叶西卓玛和马英同学表示要铭记关怀,学会感恩,以此为动力,刻苦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不断提高素质,争做优秀人才,以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回报山东博兴实验中学王宁老师和曹倩倩老师的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