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党小成</h3><h3>手机:13991043209</h3><h3>微信:Dangcheng3209</h3> <h1> 本文作者简介:张俊杰先生,陕西省著名作家,特级教师,武功历史和民俗文化专家。著有《后稷》、《第一才女》、《苏武忠烈传》、长篇小说《追梦》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b04fbb">武功八景的第四景是“苏武节碑”</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作者 张俊杰</b></h3><h1> “苏武节碑”,指的是竖立在苏武墓前很多赞颂苏武持节忠烈爱国精神的石碑。有一首诗描写出了苏武墓的位置与墓前林立颂碑的盛景:“古城北郊外,苏武墓前碑。节烈千秋颂,爱国万古习。”那么,苏武是如何节烈爱国的?这还得从头道来。</h1> <h3> 民国十七年,1928年,武功县长石翊先生拍摄的苏武墓和牌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位于武功县城东大门处的巨幅苏武雕像</h1> <h1> 话说西汉以前,当时的中国北境经常遭受匈奴的侵略。西汉初年刘邦率大军四十万去征伐匈奴,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平成(今山西大同)七日,刘邦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匈奴屈服,签订了年年给匈奴进贡财物和美女的耻辱协定。尽管如此,匈奴根本不守信用,动辄说大汉国送去的公主不够漂亮,财物不精美,并以此为借口,侵略,屠杀,抢掠大汉国。到汉武帝初年时更是变本加厉,汉武帝刘彻忍无可忍,下决心惩罚匈奴。他了解到匈奴与西域的大月氏国有深仇大恨,于是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准备与大月氏国联合反击匈奴。谁知张骞半道被匈奴抓去羁留了整整十年,张骞虽然想方设法逃走并到了大月氏,但此时大月氏国王已经占有了大夏国肥美的土地,无心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张骞只得回大汉,半途又被匈奴抓去,张骞找机会逃回了大汉。张骞出使大月氏前后历时十三年,在匈奴整整被困十二年,他熟知匈奴的地形和富有水草的地方。匈奴当时其所以敢横行天下,靠的就是马背上的优势,一夜之间,他们可以调集几十万精骑侵入大汉国内,屠杀尽全城的人,抢掠尽所有的财物。等大汉国派大军去反击,他们早已飞马而去。当时的匈奴东西南北广袤万里,地形复杂,大多都是沙漠没有水草的地方,大汉兵将就是追到匈奴,找不到有水草的地方,也会被饥渴困死。有了张骞这个活地图,于是,汉武帝命张骞协助大将军卫青帅大军征伐匈奴。这一仗,正因为有张骞做向导,打得匈奴落花流水。之后,又有冠军侯霍去病几次深入匈奴几千里捣毁了匈奴的老巢,匈奴元气大伤,再不敢肆无忌惮地对大汉侵略了。</h1> <h1>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匈奴呴犁湖单于死了,且鞮侯初登单于位,国内很不安定,怕大汉国趁机收拾他们,派遣使者带着礼物,把多次羁留大汉国的使者送回大汉,并修书说:大汉是老子,他们匈奴是儿子,不敢侵略大汉国,要与大汉国修好。汉武帝向匈奴开战了几十年,几乎耗尽了文景两帝积攒的财富,人民也疲惫不堪,必须修养国力民力,也想与匈奴修好。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正使身份,带着使团一百多人和贵重的礼物持节出使匈奴,与之谈判修好合约。苏武率团到了匈奴,谁知匈奴且鞮侯单于只是看重大汉国送去的贵重礼物,丝毫没有商谈修好合约之诚意。苏武无奈,正准备率团回大汉时,匈奴国内发生了一次暴乱,副使张胜暗自参与了其中,事情败露之后张胜才向苏武说明了情况。苏武知道,匈奴根本无心与大汉修好,且鞮侯单于向大汉修书服软只是缓兵之计而已,一定会以这件事为借口破坏修好和谈并羞辱大汉国。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保护使团所有人众,他立即拔剑自刎,想以他一个人之死承担所有责任,但被众人拦住。结果,正如苏武所料,匈奴且鞮侯单于果然以此事破坏了和谈修好。在匈奴丁灵王卫律羞辱大汉国时,苏武一边斥责卫律数典忘祖,卖国求荣,一边拔剑自刺。卫律虽然被苏武骂得火起,但他对苏武节烈爱国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他一边立即扑上去抱住了正在自刺的苏武,一边及时抢救。且鞮侯单于知道苏武是大汉国忠烈才子,想方设法诱降苏武,在苏武养伤期间,且鞮侯单于一边派名医给苏武治疗,一边送给苏武最好吃的食品,劝苏武投降,遭到苏武拒绝。苏武越是拒绝,且鞮侯越是逼他投降。且鞮侯单于设计了刀逼物诱、置于死地、放逐北海的连环毒计。在卫律特设的杀场上,当着苏武之面惨杀了动乱主谋者缑王,吓得张胜跪地投了降,但苏武视死如归,丝毫无惧色。刀逼无果,卫律又以要与苏武同结金兰和且鞮侯要封苏武为王可以立即牛羊弥山美女如云富贵无比诱降苏武,但苏武节烈爱国,毫不动心。一计不成,且鞮侯单于又把苏武投入地牢,绝以食水。开始,苏武本想一死了之,但他又想,你们匈奴想要我死,我偏不死,我要以不死证明我和我们大汉的清白。</h1> <h1> 当时,正值隆冬下大雪,苏武在地牢里吞毡咽雪,十日未死,且鞮侯以为苏武有神力相助,虽然没杀苏武,但还要置苏武于死地,他把苏武流放到匈奴的北海,既不给食物,又不准任何人接近苏武,只是给苏武了五只公羊,并说明,什么时候公羊产子生奶,才放苏武回大汉,这分明是要把苏武置北海于死地。但令且鞮侯单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苏武在北海这个大炼狱中,不但坚持了十九年,而且创建了一方乐土。北海这个地方,冬天奇寒怪冷,苏武用石头垒了个小窝棚,与羊挤睡在一起御寒;无有食物,他掘鼠采草籽树叶充饥。且鞮侯单于不准任何人接近苏武,苏武想方设法去接近北海的民众。终于,在一次大瘟疫中苏武用自己所懂得的一点医药知识尽力为北海的民众治病,救活了很多人,取得了北海民众的信任。当时,北海既有匈奴的土著人,又有各地逃亡于此的人,还有被历届匈奴单于如同苏武一样流放于此的一些国家的使者。苏武以德以善以信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把这些人团结起来,在匈奴的北海创建了不是中国而无异于中国文化文明的乐土。同时,苏武也在这些复杂的民众中了解到他们渴望和平安居乐业的心声。这为苏武之后回到了大汉成为杰出的外交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1> <h1> 匈奴单于且鞮侯虽然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但迫使苏武投降并未死心。在苏武初到北海时,就密令流放到北海的单于宗亲呼衍大山监视苏武,之后,又派他的儿子狐鹿姑去北海再次劝降苏武投降,但苏武依然对祖国大汉忠烈不二。再之后,狐鹿姑做了大单于后,又命他的妹夫早年投降了匈奴的李陵去劝降苏武。李陵先是以当年与苏武的友情劝苏武投降,遭到苏武严厉拒绝与斥责,李陵又以苏武的大哥苏嘉弟弟苏贤因失职自杀、老母悲痛而死、苏武的妻子已改嫁他人之事谴责大汉薄待功臣,以此激怒苏武仇恨大汉,也能像他当年一样投降匈奴。谁知苏武虽然对家人的不幸而难受,但他忠于祖国大汉忠烈之心岿然不动。他不仅严厉拒绝了李陵的劝降,对李陵当年为了他自己的小家失之爱国民族大义而更加鄙视。如果说苏武出使匈奴事与不测,之前的自刎、自刺,匈奴单于且鞮侯刀逼物诱、置于死地、流放北海十多年而节烈爱国不降,是因为在大汉祖国还有个名门望族幸福的家,家有母亲兄弟娇妻儿女,而之后当得知大汉祖国的家破败不堪时,依然不顾小家节烈爱国之大义岿然不动,这种节烈爱国伟大至极!感天动地!</h1> <h1> 后元二年(公元前81),苏武被营救回到大汉祖国,被昭帝封为典属国。一年之后,他在国内惟一的儿子苏元被上官杰谋反案牵连问了斩,苏武也被罢了官,但他爱国之心丝毫未减。之后他辅佐宣帝,给宣帝出谋划策,联合西域乌孙国,几次对匈奴好战者狠狠征伐,终于使匈奴再也无力侵略大汉,根除了几百年北境受匈奴侵略之大患。再之后,他帮助宣帝平定了羌乱,在西域建立了都护府,开拓了丝绸之路。宣帝为了表彰苏武的功勋,将苏武像画麒麟阁宣帝中兴十一大功臣之中。</h1> <h1> 位于武功镇以北龙门村的苏武纪念碑(包括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典属国苏公墓》、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及民国时期的《重修苏武墓门碑》)</h1> <h1> 两千多年来,每当国家民族危难时,许许多多爱国人士就想起了这位节烈爱国的苏武,并以他的爱国精神为榜样,自我激励,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宋代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戚继光就是如此。抗日战争时,我们武功的仁人志士齐集在苏武墓前,立石宣誓:决心和全国千千万万的抗日英雄精诚团结,抛头颅洒热血,把日寇赶出中国去!解放初,像钱学森、邓稼先一大批爱国者,与苏武当年一样,为了使祖国强大,抛弃异国优厚待遇,想方设法,毅然回到祖国,甘愿喝凉水,啃馒头,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更有许许多多爱国学者和科学家,像当年苏武一样,毅然回到祖国来,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复兴梦而努力。苏武节烈爱国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节烈爱国的伟大魂魄!正如一首诗所写:“一堆黄土埋忠骨,千载青石照后人。鸿雁传书天地敬,爱国苏武中华魂!”</h1> <h1> 如果喜欢我的美篇作品,请扫码添加微信,手机号同微信〔13991043209〕,一起记录生活的精彩和感悟。感谢一路有您!</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