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岁月随想(十一 )作者 赵玉成

老兵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红色故土难忘怀,最忆先烈打天下。</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后人乘凉不知福,难怪奸贼祸国家。</b></h1> <h1><b> 二十年前本人生活照</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b><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十)我有一颗感恩的心</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这个人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一颗特别知道感恩的心。</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细细想来大致有多种原因,一是因为我出身于一个非常平凡而又别样的农民家庭。平凡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农民身上富有的勤劳朴实善良的的品质我都有。别样是我的红色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家鄉在山西省左權縣麻田村。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總部就駐紮在我們村。八路軍總部許多首長的姓名和故事耳熟能詳,什麼彭德懷副總司令一邊抽煙一邊走路,不顧警衛員阻攔,給從莊稼地裡出來的農民點煙,八路軍黃岩洞兵工廠製造武器彈藥,汪精衛特務下毒謀害總部首長,震惊中外的百團大戰,日本鬼集中精銳力量分九路進攻八路軍总部,敌人在特务组织的配合下利用电话线窃取我军军事行动情报,致使左权将军光荣牺牲等等,让人洗耳恭听的真人真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b></h1> <h1> 八路军总部旧址</h1> <h1><b>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1942年5月25日,只有37岁的 左权将军牺牲在太行山上。左权将军不幸遇难在八路军总部和老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区人民无不为失去这么高级的将领震惊和惋惜。由县政府提出,左权人王耀灵填词,皇甫束玉谱曲的《左权将军之歌》集中反映了老区人民对将军的怀念之情。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这首歌也耳熟能祥。但是其中有一句词最原始的说这样的:"狼吃日本五月扫荡咱路东,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b></h1> <h1><b> 我父亲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奖品</b></h1>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时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奖励给他的笔记本,六十年前,这个笔记本还是很珍贵的。</p> <h1><b>这就是我的父亲,70多年前的老共产党员、村长、八路军卷烟厂厂长赵庆华。</b></h1> <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农民家庭是因为我父亲这位老共产党员当时任村长,同时又兼任八路军卷烟厂厂长,自然是八路军总部高度信任的核心人物。部队南下时,总部曾经动员他随部队去参加南方解放后的地方政权建设 。可我奶奶知道后舍不得,一再阻拦没能成行。有人估计,如果南下,起码也得闹个地委书记当当。出于对革命的贡献,上级在家乡给他分配了个正式工作。</b></h1><p class="ql-block"><br></p> <h3>抗日战争时期,我母亲范籽籽奶的滕代远的三子腾久明</h3><h3>(他曾经退休前任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化教育局局长)</h3> <h1>本人(右一)去看望滕代远妻子林一(左二)时与其二子(左)腾久光(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三子腾久明(左三)的合影。</h1> <h1>  &nbsp;</h1><h1><br /></h1><h1> <b>八路军总部首长滕代远在左权将军牺牲后代理总参谋长(因叶剑英总参谋长在重庆谈判),他的三儿子滕久明就交给我母亲喂养。我转业以后好多年才与这位奶哥有了联系。蹊跷的是,他当时是总参谋部电化教育局局长,我在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工作,干的都是同行。</b></h1><h3> </h3>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我还抽到北京开会的时候去看望过这位奶哥。我去的地方是他母亲住的铁路宿舍,就是人民大会堂西面的新文化街,现在拆了建成国家大戏院。老人家还特意让儿媳去超市买了速冻饺子招待我。</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听嫂子说,这是来客人了比较讲究的了,平时老太太就是粗茶淡饭,特别简单。</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特别注意到这位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的夫人林一阿姨的打扮,她身穿早就过了时的洗的发了白的学生蓝一字领咔叽上衣,花白头发,看上去就是一位慈祥大气朴实而有资历的老者。那天知道我要来,特意把她的二儿子久光哥也叫回来了,我和母子三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在我临走时,久明哥还给我的大儿子买了一双运动鞋。</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久光哥当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他老红军老革命的母亲林一曾经是八路军总部情报科科长,解放后在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的位置上离休。</b></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有一次,久明哥给我说,改革开放以来,有权有势的前辈们都为自己大兴土木修建纪念馆,出书,拍电影电视剧,而像我父亲和陈毅这样的都不闻不问没人管了。于是他们两家子女商量好了,把两位老人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中取出来一部分送往革命圣地井冈山(他们都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他们通知井冈山地区有关部门后,骨灰安放工作受到了当地党政军民隆重热烈的欢迎,在当地媒体在新闻栏目中报道后,中央才发现。而后中央专门出了一个文件规定,今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骨灰存放,不经过中共中央批准,不能分两地安放。</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事的原委上层心知肚明,我觉得应该对这些已故的老革命家一视同仁,对他们的光辉业绩和革命足迹进行必要的建设,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建国初期,我家的中央文件很多。小时候我经常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许多用麻头纸印刷的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像《中央人民政府土地法大纲》和硕大的 中央人民政府红色方印印象太深刻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连环画也被我翻得缺边少角的。清楚记得里面还有毛主席在作《论联合政府》报告的画面。</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八路军总政治部保卫部特派员张芝轩和我爸是好朋友,他是与原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最高法院院长刘复芝是资历相当的好朋友,他当时是八路军政治部保卫部门的福尔摩斯,保卫部让他以特派员身份专门负责八路军总部和首长的安全,可见其责任之重大。他真的对保卫工作经验特别丰富,破案能力极强。张叔叔给我讲,他给八路军总部食堂定了个铁律,就是每顿饭做好后必须将将饭菜拌匀均匀后,舀出几勺先喂狗,一刻钟后,待狗无异常反应后再开饭。</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事实证明,这一条非常非常之重要。有一次深夜,彭总他们深夜研究完作战计划准备吃夜宵时,按规定事先让狗吃了,没想到不到10分钟狗就死了,好凶险啊!这事在总部引起了轩然大波。经仔细侦查反复调查,结果是汪精卫派特务用银子买通了总部食堂所在农户的老婆,乘炊事人员没注意,下了毒。</b></h1> <h3>右为原八路军总政治部保卫部特派员、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张芝轩。</h3>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张叔叔二十多年前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的职务上离休。离休后他十分留恋革命老区,钟情山水画和书法,大量内容是反映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的山水风光的,我看了很受教育。在我的要求下,他给我写了一幅字,内容是"竹可以折,节不能毁"。可见老人家的铮铮铁骨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他还对我讲过若干年前中央最高层的对话。他说,刘复之(最高法院院长)曾经亲口对他说,当他(刘复之)给江泽民回报时说到:现在将全国县级以上管人管物管钱的领导干部全部立案侦查,有相当一部分都不冤枉。当时江泽民竟瞪大眼睛惊讶地说,有这么严重吗?刘回复确实如此 。后来才有了个水过地皮都不湿的走过场式的"三讲"教育活动。</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之所以深得民心,其中之一就是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整肃贪官污吏,让人民又看到了希望。</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从大量揭露出来的触目惊心的贪污腐败案件证明,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身居高位贪赃枉法的高官们的徒子徒孙早已经创造性地挖国企、掏国库,廉价出卖国家资源,想方设法从老百姓兜里掏钱,把共产党的形象糟蹋得面目全非了,生生的把"老百姓"改造成了"老不信"。</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老人深有感慨地对我说:"我们这代人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真是忧心忡忡啊!"我听了顿时觉得老一辈革命家们开创的社会主义大厦已经千疮百孔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联想到去年我到华北烈士陵园锻炼时,正赶上河北武警部队国旗队练习升旗仪式,有一位陵园老职工在一边观看,我突然想起了问问他,这些长眠在地下的烈士们的家庭生活状况。老者摇摇头说,许多烈士的亲属和后代生活非常困难,下岗的,子女没工作的有好多,解放这么多年了,竟然搞到这个局面,烈士们要是早知道是现在的局势,还舍生忘死闹什么革命呢!最后一句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真的为烈士们感到悲哀。</b></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我从小就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特别感恩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而牺牲了的先烈们。</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因为我是革命老区人民的后代,与太行山有种不解之缘,所以特别喜欢大型革命纪录片《太行丰碑》中的主题歌《太行颂》,那雄浑悠扬的旋律和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歌词让人产生难以名状的浩然正气。其中几句歌词是:"太行山,高耸入云天,千里丰碑望不断,无情风雨任吹洒,英雄业绩万古传。"</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军营岁月随想》之十一完——</p> <h1><b>   作者简介</b></h1><h1><b> 赵玉成 男 1948年出生,山西省左权县人,大学本科学历。68年入伍,79年转业到河北省教育厅。作为业余爱好,主要作品有:独立为电视专题片《河北教育四十年》撰稿、并创作主题歌词曲;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系列专题片《历史不会忘记》等多部教育专题片创作主题歌词曲。这些作品有在中央电视台教育栏目播出,有的在省电视台播出,有的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有的为联合国儿基会制作发行,有的在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播放。退休后尝试写作记叙文《军营岁月随想》(共15篇)和诗词,并为同学聚会专题片创作主题歌。其中美篇文章《军营岁月随想》等读者达六万人次,受到了军内外读者特别是部队战友们的好评。</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