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乡 的 老 街

笔趣文学社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江苏/刘德明</b></p> <p class="ql-block"> 射阳,我的家乡,地处黄海之滨,是个景色怡人的小县城。相传因精卫填海而成陆,由后羿射日而得名。历史不太悠久,但却是一块与世无争,平静、安宁的宝地。滩涂湿地,白鹭仙鹤。什么飓风、地震、海啸、瘟疫,仿佛与她无缘,她更像一片被自然垂青的鱼米之乡,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五.六十年代,整个小县城,仅有几条青砖铺设的路面,好的人家是琉璃瓦盖顶,但大多数人家的房屋盖的是小瓦,整个老街显得的古朴悠久,远看像天上的星星,点缀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县城小洋河两岸。</p><p class="ql-block">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有一条古老的小街,却时常浮现在我的梦中,不时勾起我儿时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这是七十年代老街的街景)</b></p> <p>&nbsp; &nbsp; &nbsp; &nbsp; 她就是横穿半个老县城的桥南老街,这条街宽约3米多,街面铺着青砖,古色古香,有点像昆山的周庄,上海的朱家角老街。</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这是1959年朝阳西桥上的大牌楼)</b></p> <h3>&nbsp; &nbsp; &nbsp; &nbsp;小街南北很长,越往北走门店越多,越热闹。</h3>&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先看看朝阳西桥,那时的西桥还是个古老的桥中有个大牌楼的雕栏木桥,横跨美丽的小洋河。富丽堂皇,很有气派。&nbsp; &nbsp; &nbsp;&nbsp;<h3> &nbsp;桥的两岸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方,桥北往西是中共射阳县委员会,往东是射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县政府东边是人民大会堂。周边有射阳百货商店、射阳饭店、射阳土产公司,土产公司面前是个大广场。西桥直对面是向阳饭店。</h3> <p>&nbsp; &nbsp; &nbsp; &nbsp;桥南有老银行、糖业烟酒商店、桥南饭店、合德供销社门市部,还有著名书法家唐熙先生坐店的合德文化商店。记得有一年春节前,我父亲请唐熙先生写了一付春联,我记得上面写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隶体字写的真好。要是放到现在,价钱一定不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小街不大,但风味小吃却很多,都是老字号,很有名气。像老银行旁边,姚大连子的薰烧猪头肉,薰烧野兔腿,薰肉呈酱红色,色泽油亮诱人,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未到摊前,就先闻到卤味飘香;我母亲的手打米饭饼,焦黄香甜。蒸的大蒸糕,松软可口;桥南饭店的手擀阳春面,黄黄的面很有筋道。一碗阳春面,配上杂骨熬制的高汤,再挖一小块猪油,浇上一小勺卤汁,撒上一把蒜花、香菜。真是味道鲜美极了。我美女同学邱小玲曾在此店上过班。她说:“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再往南走不了多远,我们就能看到一家挺红火的缝纫社。进去做衣服的人川流不息。里面有二十多人坐在缝纫机旁正全神贯注地赶制衣服。站在案板旁的裁缝师傅(相当于现在的服装设计师)就是我同学范春华的父亲,你看,他忙的连喝口茶的工夫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母亲带我来过缝纫社,那是我上射阳县小学读书前,母亲特地请范师傅为我量身定做了一件式样很好看的学生装。当我穿上新衣服时,对着镜子一照,真的是焕然一新,好不得意。</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我们姐妹兄弟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起来的,特别是冬天穿的棉袄棉裤,虽不好看,但却结实、耐穿、暖和。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要感恩我的母亲,她当年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白天不怕劳累和辛苦,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为儿女缝补衣服。每当这时我就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做儿女的永远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这间缝纫社为社会培养了很多技术能手和经营人才,他们有幸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兴办了很多家私营服装厂。不过,这已是后话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到街中,可以看到有个面朝西的二层小楼,名曰“红旗楼”。楼下南大半边是糖烟酒日杂门市部,北边有间木匠铺,是我同学戴遐生父亲经营的,祖传的木匠手艺,远近闻名。他的弟弟戴遐德,后来还成为了我的知青战友。那时我经常到他家住的小楼上玩。推开窗户往西看,就是老剧场。到了晚上,剧场两边街上,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小店一家挨一家,店面不大,生意却很红火。另外各种卖花生、葵花籽、薄荷糖的小贩以及烤红薯的农村大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旁不停地呟喝着。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人们看完戏,三五成群地来到工农兵小吃部,吃一碗鲜肉小馄饨,或者上一盘老街锅贴。在那时,就相当于现在逛一趟饭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小街有两家有名的铁匠铺,一家姓董,一家姓陈。一家街南,一家街北。铁匠铺不大,生意红红火火。我小时候滚的铁环就是董记铁匠铺打的。附近农村,种田用的铁锹、镰刀、锄头等农具都出自这两家铁匠铺。陈记铁匠铺打的菜刀锋利无比。俗话说得好:“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菜刀不但要有好钢,还要会“淬火”。但那时好钢较少。要想打一把好菜刀,不能着急,要等到好钢,这样打出来的菜刀,不但锋利,还经久耐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再往南,就是大同医院。老百姓看病就愿意去这家平民医院,记得小时候,有次半夜发高烧,母亲把我背到大同医院,医生只开了几毛钱的药,就把烧退了。那像现在去医院,看个感冒之类的小病,动不动就要几百、上千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这条老街上,说起有名气的弹花店,年纪大一点的老街人都知道。大同医院叙对门的周氏兄弟弹花店,还有住在老街南边的陆家弹花店,门口同时挂着《兴南街棉花加工组》的牌子。这个棉花加工组也是我同学陆建雄父亲负责的。周家兄弟弹花店,听说但不熟悉。这里我着重叙述一下我同学家的弹花店。建雄父亲的弹花手艺,在当年整个合德以及附近十里八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我有时放学走到他家门口,远远地就看到他父亲戴着口罩,左手拿弓,右手用木榔头敲击着3毫米粗的弦子,把紧压的棉绒弹开,使其变成蓬松柔软的棉被和棉袄绒子。每次听到“笃笃铛铛!”的弹拨声响,就像听到苏州评弹那样扣人心弦。声音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听起来悦耳悠长。建雄告诉我:“在这个弹拨声里,小街和周边乡村的人们(包括我的许多同学),得到了温暖。也是这个弹拨声,在温暖乡里的同时,我吃饱了,穿暖了。读书了,长大了。而我的父亲,付出的是滴滴汗水,渐渐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多么熟悉的声音,伴我多少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美妙的歌声随风渐渐地远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大同医院往南不远处,有一家老字号茶食店,店铺不大,但生意却异常火爆。小时候放学,每当走到店门口,总被里面飘出来的香味所吸引。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转过头来,朝着店里望去。只见店里的面食师傅们在不停的忙碌。有的在油锅里炸馓子;有的在案板上切大糕;还有的将做好的京果子、脆饼、麻花、金刚脐、月饼,分别用纸包装好。无论小街上的居民,还是农村上来的农民,只要家里长辈做寿、小孩过生日、还有儿女订婚、结婚办喜事,都会在茶食店里买上十几包甚至几十包茶食用来作为生日的贺礼;以及用于订婚、结婚的礼品送到丈人家去。这些都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和地方上的传统礼节。我记得在我小时候,父母给我订了一门亲事,双方父母商议要举行一个订婚仪式,那天我家备好了彩礼,我记得彩礼中就有32包茶食。当时,茶食还是我姐夫崔中华通过他在茶食店工作的父亲帮忙购买的。然后由我和朋友一道将彩礼送到丈人家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至于过大年,像糖果、大糕、果子、自家做的花生糖、芝麻糖、炒的花生、葵花籽等食品,那更是家家户户必备。以便在过年期间,晚辈及亲朋好友,来家磕头拜年时好拿出来款待他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年初一是我们小孩最开心快乐的日子,这一天,无论到哪家磕头拜年,我们不但能得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还能吃到糖果、糕点、花生、葵花籽等食品。临走了还不忘抓一把长生果(花生)放到口袋里,带回家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尹玉萍、尹慧兰家街对面是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小时候经常光顾这家废品站。那时正逢文革开始不久,小街上的居民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很多人家害怕被查抄,纷纷把属于“四旧”的香炉、铜钱、铜板(古钱币的一种),以及各种旧字画旧书籍等,当成废品卖给了废品站。收废品的王叔叔是我邻居王成勇的父亲,也是我父亲的好友。我时常找些废铜烂铁同他交换像唐诗、宋词、散文之类的书籍。有一次,还幸运地找到了两本《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的旧小说。那时很多学校停课闹革命,老师无法上课,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于是我就约了几位口风紧的同学,私下传阅这两本违禁小说。但像这类书以后在废品站再也没发现过。实在枯燥无聊的时候,就带上几分钱,来到小街医院门口摆的书摊前,翻看小人书。文革时期我的很多同学、知青、朋友。都私下传阅过不少社会上流传的手抄本,如《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甚至有点黄的如《少女的心》等。正是看了很多这类课外书籍,使我们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还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过去什么都上计划,买什么都凭票证供应。日常生活离不开粮票、布票、肉票、鱼🐠票、豆腐票等票证。像韩家豆腐店,光有票证还不行,还要起大早去排队,这样才能买到豆腐、卜页、茶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再向南有家门面不大的酱园日杂店,也是我喜欢去的地方。我的同学许静高中毕业后曾被分配到这个店工作。很多小孩都去过这家店买过酱油、食盐之类的调料。因为过年无论多穷的人家,年前都要蒸个馒头、炸个肉圆,再买上几斤肉、几斤鱼、果子、大糕、花生、葵花籽等年货。大年三十,母亲就会给我几毛钱,买甜面酱、糖色、酱油、食盐。有了这些调料,再经过母亲的巧手烹饪,不一会儿,一大碗香喷喷的红烧肉、一盘红烧咸带鱼和几碗其它菜肴,都被端上了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全家人团圆的喜悦和有鱼🐟有肉的美味。如遇到家里人或亲戚朋友过生日或结婚办喜事,还能参加宴席,坐在八仙桌的四周,逐一品尝具有射阳特色的美味佳肴“八大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为什么过去的小孩盼望过年?因为我们虽是街上人,但当时每户人家,兄弟姐妹多,平时很难吃到大鱼大肉。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凭票买到肉和鱼。不像现在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买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到了开春,路边田里都长了很多野菜,大多数人家挑了野菜包春卷。当时小街上倪菩萨家做的春卷皮最好。但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也要预约或早早排队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再往南门店虽然稀少,但放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每家门口,都放着摇绳机,在摇绳。家里的男人下了班也不闲着,拉着石磙子,来来回回碾压着芦柴;妇女们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有的在纺绳,有的在编芦席;女孩子放学回来,用竹梭子编织网袋。在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全靠搞点副业,来改善清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小街的最南边有一所县城最大最好的学堂一射阳县小学。学校东大门“射阳县小学”五个大字写的高雅清秀,飘逸出闲。后来,听同学王大进说过,这五个大字是他父亲王志柳的老师,著名书法家何冰生老先生所书。</p><p class="ql-block"> 我儿时的同学陆建雄、王耀一、刘飞、侍小红、郭本连、李亮、董吉先、陆素兰、王琦兰、陈宝梅等同学都住在学校的周围,以及小街的两边,是让人羡慕的街上人。&nbsp; &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记得上学的第一天,我穿着母亲在老街缝纫社为我定制的学生装,背着大姐刘素珍小时候用过的旧书包,被母亲拉着去上县城最好的学堂。</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刚开始不肯上学,母亲就拿2分钱放到我小口袋里。还叮咛我:“省点花,不要见什么买什么”。我说:“省,怎么省呀?”没走到学校,2分钱就花没了。因为侍小红家街对面的张记小卖店。像零食、花片、玻璃球、小风车呀,应有尽有。1分钱就可买8个山药果,或12粒蚕豆,或一调羹河雀螺蛳。2分钱就能买一包糖年糕,或敲一块麦芽糖,有时店家高兴了,还能再捞一块小的麦芽糖。就像现在商店里买一送一。</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有钱,就神气地走大街上。没钱,放学就走后街回家。</p><p class="ql-block"> &nbsp;走东边后街要经过同学张正玲家门口,因我和张正玲不仅是同学,原来在朝阳街还是老邻居。她家、陈桂玉家、郭锦兰家和我家都靠的很近。四家父母们相处的很好。所以她妈妈每次看到我们,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她家玩。我们不好意思,她妈妈就拉着我们坐下来。然后就拿酒酿分给我们吃。酒酿不但好吃,还有一股淡淡的酒香。</p><p class="ql-block"> 吃完酒酿,往北要经过薛风山小闸口,当年小闸口的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底自由自在的游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好似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景象。小河两岸的居民平时吃水、洗菜、淘米、洗衣服全在这条河里。到了夏季,小闸口更是我们小孩最向往的地方。一放学,我和楊定标、李茂盛、张卫星、郭泽、吴江、张建庆、夏诗玉、刘必卫、彭金龙、王步荣、王亚等同学就来到小闸口,放下书包,脱了衣裤,我们就跳下河洗澡。王步荣不会游泳,负责看管书包和衣裤。我和王亚胆大,爬到闸上,站在高高的闸板上,一个猛子扎到水里,在不远处浮出水面。然后游上岸,来到闸上,再跳下去,乐此不疲。一群小女孩也喜欢用狗爬式泳姿在河里游泳、戏水。她们那雀跃的身影和欢乐的笑声,给小河两岸,给每家炊烟袅袅的黄昏涂上了一抹动人的亮色。</p><p class="ql-block"> 在树荫下,小河旁,散散落落站着很多大人,她们一边看着自家小孩在河里洗澡,一边互相打着招呼,谈笑风声。不时听到她们在大声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子,笑着、骂着、乐着。&nbsp; &nbsp; &nbsp; &nbsp;</p><p class="ql-block"> 走西边后街,我们有时也弯到同学沈艾荃家去,她妈妈只要见到我们,也像张大妈一样,对我们非常热情。她像魔术师,一会儿变一把花生,一会儿变一把黄豆,每人都能分到。遇到过节时每人还能分到一粒糖果或几分之几的月饼。</p><p class="ql-block"> 每当此时我们心里总觉得她就像我们妈妈一样,对我们真好。&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 class="ql-block"> 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因为只有女同学可以经常到她家去。&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有个男同学曾说过:“要是她是男生就好了"。啥意思?我不说,反正你懂的。</p><p class="ql-block"> 一晃,当年的一群小馋猫,现在都做爷爷了。</p><p class="ql-block"> 儿时上学走了八年的老街,如今已变成县城最繁华的振阳大街了。每次只要我走在这条大街上,她就能唤醒我沉睡的记忆,让我常常回想起儿时许多有趣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作 者: 刘 德 明 (兼主编)&nbsp; &nbsp; &nbsp; &nbsp;</b></p><p class="ql-block"> &nbsp; &nbs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