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光穿洞一起的还有那迷人的落日

校红

<h1><b> 话说最近微信微博里热火朝天的一件事就是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很长一段时间总想一个人静静地完整的欣赏昆明湖上的日落,却总是没有如愿,这次就一起去看看吧!周三(12月28日)早上起来天空碧蓝下午却起了云层,犹豫了一下就放弃了计划。周四的好天气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了,尽管下午霾又渐渐升起。</b><b><br /></b></h1> <h1><b> 据说</b><b>冬至前后,落日位置的角度使得夕阳的暖光进入十七孔桥的桥洞,可将17个桥洞全部照亮,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金光穿洞"。</b></h1><h1><b> 下午3:15到了新建宫门,每每踏进这个喜爱的园子,总是顿觉神清气爽,兴致盎然。</b></h1> <h1><b>走上十七孔桥,就看见这些在碧蓝的天空中飞舞的风筝,好一个漂亮潇洒的模样!</b></h1> <h1><b>和放风筝的人随意攀谈,闲云野鹤的感觉。</b></h1> <h1><b>想到了慕名来拍"金光穿洞"的人会不少,但没想到会这么多,感叹微信的力量太强大。</b></h1> <h1><b>觉得自己来得挺早,距离最佳拍照时间至少一个小时,不承想早无立足之地。</b></h1> <h1><b>时间:下午3:25,设备:华为MT-7+🤳,时间未到,意思已渐渐地有了。</b></h1> <h1><b>幸亏带了自拍杆,本来只是为了自拍的,现在可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这张照片没有处理。</b></h1> <h1><b>简单处理了一下,色彩强烈了起来。境由心生的风景就会觉得漂亮,总会相看两不厌,满脑子大片去看风景,失了本真自然也就会多了失望。</b></h1> <h1><b>看到这繁荣的景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前途悲观呢?</b></h1> <h1><b>就是这样有干扰画面的拍摄角度也到不了前排。</b></h1> <h1><b>桥上也是滚滚人潮。举着杆子的我引来一些羡慕,瞬间飘飘然。</b></h1> <h1><b>躲开人群,欣赏一下这一面的景色吧(手机)</b></h1> <h1><b>冬天真是静呀,尽管周围依然熙熙攘攘,但就是听得见只属于冬日里大自然的那份安静(奥林帕斯微单)</b></h1> <h1><b> 16:35,余晖渐渐弱了,人们在慢慢散去,"今天的光线没有昨天强","回去调调吧"!"收工了","真冷呀"!各种感想不绝于耳。</b></h1> <h1><b>终于站到了前排,似乎没有了光的感觉,随手拍了一张,却惊讶的发现在影像里,这即将逝去的光竟然顽强地坚持着最后的色彩,刹那间心头涌上了一股暖暖的感动……</b></h1> <h1><b>摄影爱好者们轻松愉快的时刻(这张照片构图的缺陷是应该把拍照人放在画面里,当时觉得拍别人有些尴尬,匆忙了。生活不是静止的,要拍一张好片子多么不易)</b></h1> <h1><b>自拍一个凑热闹</b></h1> <h1><b> 接下来欣赏一下昆明湖的日落吧,这也是我此行的目的,特别是"金光穿洞"的无望之后,大部分时间就给了欣赏落日。</b></h1> <h1><b>廓如亭(俗称八方亭)日落一组</b></h1> <h1><b>如果夕阳刚好落在十七孔桥上,会是怎样的情景?由此想到摄影爱好者的一遍又一遍奔走和提升。</b></h1> <h1><b>看着这个画面,怎么就想起了一个叫"白日焰火"的电影</b></h1> <h1><b>练桥日落一组</b></h1> <h1><b>明白了自古流传的佳句:&quot;白日依山尽&quot;</b></h1> <h1><b>身边是个摄影爱好者(我把拿设备的人统称爱好者,据说还有一个称谓叫摄影人,我搞不太清楚,估计也是和围棋一样,任何行当都是可以分"段"的吧),我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讨教着。</b></h1> <h1><b>我说,有霾了,不好吧?他说:有点儿霾,才能拍出显得更大的落日,看看他相机里的落日,果然不同凡响,和我的不可同日而语。</b></h1> <h1><b>他告诉我,再过一个星期,落日就能和亭子(练桥)重叠了,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b></h1> <h1><b>也是前不久一个冬日里晴朗的上午,耀眼的阳光穿过十七孔桥,明亮的好看。(相片效果不如身临其境)</b></h1> <h1><b> 最后放上几张别人的金光穿洞,真正的视觉冲击,同时暴露一下我的小心眼儿,原来想放在最前面,结果却放在了最后。</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