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酷的咖啡

毛歌

<h3>有过好几年经营咖啡馆的经验,自己也打得一手好咖啡,所以,请朋友喝咖啡或者被朋友邀约到咖啡馆坐一下,就会带着一点个人的想法,总会去符合自己感觉的咖啡馆,环境也好,服务也好,总得在咖啡本身上下功夫。倘若咖啡一般,甚至看了就不想喝,或者喝了一点就很后悔的,心里就记着,以后不去了。而好的咖啡馆,常常都会在咖啡上努力,让我这样有经验背景的人,以为是一种喜悦和尊重。</h3><div><br></div><div>奥克兰的咖啡,放在全世界都会排在前十名。虽然没有意大利“希腊咖啡馆”的历史和文化,没有雪莱,拜伦,果戈里,歌德,叔本华,门德尔松,瓦格纳,安徒生,马克吐温这些历史名人的影子,没有那种显赫骄傲的装饰,却因为和某个村子某个小镇的人事糅合在一起,也就更多了一种亲切,平易,朴素和生活的安静感觉。和那些在欧洲历史文化中心上千年的影响中的咖啡馆相比,奥克兰的咖啡馆显得单纯,你不需要坐飞机去赶热闹,而得了一种理想咖啡主义的憧憬,仿佛到此一游一样的闪过,在奥克兰,你的全部的生活韵律,是舒服的,温暖的,甚至偶尔你的身后也会在周末排上十来个人,收银的或者打咖啡的依然会一脸微笑的和你聊天,一切都不会着急,你给够一个人的时间,另外一个人也会同样的得到,大家看得见的尊重和契约一样的社区关系,在这里就是一种近距离的亲和。</div> <h3>奥克兰真正好喝的咖啡馆,似乎很少在热闹的市区。商业总要讲究速度,而咖啡骨子里和速度并不大相干。虽然咖啡也要求快,比如气流的速度,牛奶的温度,打好后送到顾客桌子的速度。好的咖啡馆都在社区,因为是常客,因为是同一个村子的人,得着熟悉的面孔,也就会很认真的对待,口碑其实就是咖啡的生命,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无论商业文明怎样的发展,那些基本的人性的因素却从来不会褪色。如果你慕名而来,那就会得到额外的交流,那一份要给你印象的诚恳会漂浮在咖啡上面。</h3><div><br></div><div>我个人的了解,奥克兰好的有品质的咖啡馆,极少开分店,偶尔会有一家分店,远远的隔着,让人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比如马戏团咖啡馆,你就没有办法找到第二家,比如小鸟咖啡馆,你要去找分店,估计得花一生的时间。所以,奥克兰真正喝咖啡的人,都不愿意去连锁店的咖啡馆,原因很单纯,他们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不可复制性。商业文化的特点是复制,而复制很多时候会失去人性的色彩,打出来的咖啡就是机械文明的简单表达。</div> <h3>所以,当我在伊甸山村住了九年,对于这个村子里十来家咖啡馆的情形就会仿佛比任何一个人都有发言权。一切以私人名义经营的就比连锁的总要好很多倍,唯一一家连锁店的分店似乎难以为继。除开马戏团,除开法蕾姿,除开铁铺子等,“很酷咖啡馆”(英文名字“RAD”)就是最为值得你去的一家了。</h3> <h3>很酷咖啡馆,处在伊甸山村口,一条主路再加一条弯路,交叉的地方,就是它的所在。门面不大,年轻人很多,谈不上装饰,朴素到一伸手,就是那种简单烧制过的红砖。咖啡带着越南的味道,偏苦,却因为新西兰的牛奶的品质以及每一杯咖啡都用了心思去打,所以,咖啡竟然成为奥克兰罕见的美好。尤其是 flat white,我们叫做“小白”的咖啡(我终究不明白,为什么上海人翻译为“馥芮白”,那种故作高深的小资感觉,让我以为是根本上不懂得咖啡文化的。),每一杯的花,都不一样,偶尔没有花,反而得着一种实在,满屋子的咖啡芬芳才是它的精髓之处。</h3> <h3>年轻人的咖啡馆,也就多一层活跃与跳动的神经,很多时候要聊起来,就会看见他们的梦想就是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打咖啡不仅仅是一种生意,而是一种人生,如此,当我们看到眼前的咖啡,看见小白咖啡的神韵的时候,就似乎和人生的真实面对面。</h3> <h3>于是,我便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惦记着这样的咖啡馆,怀念着这样的咖啡的地方上的特色,以为是一个村子的气息,仿佛一个女人的味道,你闻习惯了,其他就会没有兴趣。而见到朋友,就会起劲的推荐,以为是自己的咖啡馆,谈吐间都是感情,等到朋友进了咖啡馆,桌子上有一杯咖啡的时候,就会急切的问:怎么样啊?也不等回答,就说,很好吧!绝对值得啊!那意思,不是四元一杯的咖啡,而是一个小时的访问与闲聊,于时间上能够匹配你的感情,能够吻合你的情致。</h3><div><br></div><div>咖啡,一种单纯的存在,只有和情绪糅合在一起,并且有了亲切温暖或者彼此聆听的感觉的时候,才会在精神上获得舒服的伸展。我以为的咖啡,应该是这样的。</div> <h3>(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