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十三中博识课堂清华艺术博物馆之翰墨丹青未堪写

月朗风清

<h3>圣诞节,带着学生们走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四层书画展厅、瓷器展厅和营造展厅了解中国书画、瓷器、建筑的基础知识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h3> <h3>第一组的孩子们首先在瓷器展厅里学习瓷器与陶瓷的区别、瓷器发展的历史和观赏瓷器的方法。从器型、颜色 、纹饰入手,了解瓷器外形轮廓到细节精细华演变的体现的历史变化。一边寻找一边辨别的学习方法,特别有现场感。</h3> <h3>结合文物的种类、纹饰的变化与生活的关系,老师讲述中国陶瓷的文化内涵,真心觉得中华文化一脉相传,而且与历史更迭、文人境遇都紧密相连,单色釉体现了文人追求平淡宁静的情趣,而彩绘则属民间口味,喜庆吉利。当士大夫流落市井为了谋生在接受民间文化的同时对瓷器有了要求更高, 于是纹饰细节变化就明显起来。类似这样的演变特别有趣。再联系文学发展的脉络,很有些触类旁通的感觉。</h3><div><br></div> <h3>人之于世界拥有两种生活,一是俗事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二是审美生活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茶 。古人对瓷器的热爱和欣赏,恰恰体现了他们在精神世界里的趣味和追求。而瓷器的发展和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康熙中期国力日渐强盛,陶瓷也向雍容大度方向发展;乾隆后期,各项技术达到巅峰,却在追求繁复机巧中虽倾尽全部却丧失艺术活力。嘉庆以后国力衰弱,风华尽失,光彩不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h3> <h3>在营造建筑厅,围绕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研究轨迹观察了佛光寺大雄宝殿、独乐寺的观音阁、应县木塔的模型。因为有孔庙故宫的学习基础,学生在兴趣和沟通方面比瓷器展厅好了很多。木制结构建筑无以伦比的精湛技艺和深邃的思想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无比敬仰。想起大雁塔的地基结构之巧,由衷赞叹中华文化这宝藏,博大精深,学无止境。</h3> <h3>此图为梁思成研究手稿,珍贵无比。在同学们自由观展的时候,三位女同学很细心的发现手稿中标注的汉语拼音都是大写的,三人小声议论时被我听到,细看后果然如此。百度汉语拼音发展历史后推敲大写原因,与三人论议后达成一致。孩子们其实很细心也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但是记录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需要在不断学习中步步推进。</h3> <h3>午休时间,我们从四层躲到一层,又辗转到地下都没有找到能吃东西的地方。孩子们在数次学习中已经养成很好的习惯,观展中不吃东西不喝水,在要求吃东西的地方再吃东西。可是这一次,竟然没有我们能吃点面包饼干的地方。偷偷摸摸的躲在角落里填一下肚子,我们也都乐了。打趣彼此“什么时候沦落到偷偷吃自己的东西的地步了”。不过孩子们观展素养和公共场合里的道德修养已经值得点赞了!</h3> <h3>下午在书画厅里学习。老师用提问巧妙,声音动听,一点点将中国画留白的巧妙、飞白的不可复制和构图的c型之型s型以及诗书画印等要素渗透给学生。将专业的知识讲给毫无基础的孩子们,孩子们竟然没有丝毫抗拒,反而兴致勃勃的在互问互答中渐入佳境。</h3> <h3>讲郑板桥的竹,从古诗入手,讲述画家生平经历,思想境界后,再去品析作品,竹竿的细、竹叶的空、山石的形状和分布、用笔的浓淡和疏密,无一处不合理,无一处不精妙。尤其是眼中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非手中之竹的理解,更是妙不可言。</h3><div><br></div> <h3>在徐悲鸿的作品前同学们感受西洋技法与中国画法的完美结合。有两位女生发现应该本应是一幅图画的手卷为何装裱成两个立轴。问过老师更明确此为草稿。于是感慨草稿都如此传神,艺术家对艺术的完美要求也从另一个角度激励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h3> <h3>学习确实很有收获。这些孩子们在繁重的学习之间连续十个星期出来游学确实也是一个挑战。这是下午学习间隙扑捉到的一个镜头,只能说,孩子们,今日的付出一定会是滋润你生命的阳光雨露。希望你们能在文化的滋养下,走出一条更有内涵的成长之路。</h3> <h3>初三部分学生游学之旅在今天暂告一个段落,我们在清华大学里留影纪念,微笑着回顾这段历程。学校的理念和胸襟、小轩窗的专业和高度、语文物理组老师的陪伴和榜样、还有默默服务的后勤团队,都是这个历程中重要的导师、朋友、伙伴!最后说一句:有你们,在志同道合的路上一起前行,真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