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情结,都会梦想身临传说中的紫禁城、梦想穿梭在北京的胡同和大院;也梦想着爬上万里长城,大喊:我是好汉!</h3><h3> 好了,好汉来了!就从王府井的全聚德开始吧。</h3> <h3>全聚德烤出的鸭子外形美观,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色呈枣红,皮脆肉嫩,鲜美酥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h3> <h3>除了烤鸭,还有什么菜肴能打动我们呢?打开全聚德的菜谱,更像是在感受厚重的文化,特意点了道王府九婵虾。取名九婵,必有深意,其中的故事,许若这味。将富含维生素E的茄子与鲜美的虾仁一同烹制,色香味形俱佳,让人啧啧称赏,不忍下箸。若干天、若干年后,九婵虾酸甜、微辣的口感和豆豉的香味,依然会让人回味。京城文化,已然悄悄地走入心里……</h3> <h3>品尝了全聚德烤鸭,我们开始了北京行的第一站:天坛。从天坛公园东门进入,在平面图上看了公园的整个布置,我们决定从公园的北边开始,先后按照祈年殿、(皇穹宇)回音壁、圜丘的顺序来游览天坛公园。</h3> <h3>祈年殿,是古代皇帝祭天的主要场所,里面供奉“皇天大帝”。</h3> <h3>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反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h3> <h3>圜丘,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共3层、露天圆形,每层9个台阶,在天坛公园内中轴线的南端,与北边的祈年殿遥相呼应,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h3> <h3>总想找些北京最传统的东西,王府井会满足我们吗?</h3> <h3>这一溜的铜壶,够味够传统吧?</h3> <h3>做回北京人,就来碗海碗居的老北京炸酱面!焦圈,豆汁,爆肚……</h3> <h3>一碗炸酱面居然有这么多配料!</h3> <h3>北京万豪</h3> <h3>难忘是早餐。</h3> <h3>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h3> <h3>颐和园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h3> <h3>昆明湖上最漂亮的,莫过于十七孔桥了。十七孔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h3> <h3>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道:"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我等一介凡夫俗子,只能直呼美得不要不要的!</h3> <h3>颐和园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h3> <h3>冲着红叶去香山,红叶居然没看见。到了,无憾了。</h3> <h3>到了北京,怎么着也要证明自己是好汉!好汉来也!</h3> <h3>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h3> <h3>看来,“好汉”、“好婆”无数!</h3> <h3>就这块石头,引无数好汉好婆竞折腰。</h3> <h3>如此天清气朗背景下的长城,更显雄伟!</h3> <h3>登长城的感受,远非做回所谓好汉那么肤浅。登完长城,心里装得更多。</h3> <h3>蜿蜒的长城,会延伸你的梦。梦,就在山那边、天尽头……</h3> <h3>对八达岭蓝天的溢美之词,在回到北京市区后,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领教了传说中的北京雾霾。工人在为水立方“洗澡”。</h3> <h3>奥林匹克公园,此时为雾霾笼罩。</h3> <h3>唯近物清晰。</h3> <h3>鸟巢不失雄伟。</h3> <h3>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会呈现什么样的景?拭目以待。</h3> <h3>尽管无锡有几家东来顺,还得领略下正宗的北京东来顺。</h3> <h3>enjoy</h3> <h3>果然,夜幕下的水立方亮彩四射!</h3> <h3>鸟巢更是色彩变幻。</h3> <h3>我爱北京天安门!</h3> <h3>肃立的战士,使天安门城楼更显庄严。</h3> <h3>训练中的国旗班战士。</h3> <h3>终于进入紫禁城了。</h3> <h3>皇恩浩荡啊!</h3> <h3>历史,在这里沉寂了。</h3> <h3>看惯了江南园林,御花园在视觉上给人的冲击就不那么大了。</h3> <h3>假山上的亭子,不过是用太湖石堆高了些而已。</h3> <h3>倒是这栩栩如生的龙,让人肃然。</h3> <h3>据说,在景山,能看到故宫的全景。不错,看到了。看不清。有点雾锁紫禁城的味道。</h3> <h3>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h3> <h3>大贪官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h3> <h3>还是来领略下北京的传统文化吧,一溜三轮,一下子抓住了你!</h3> <h3>瞧这门当和户对,这户人家一定是当大官的!</h3><h3> “门当”,又叫“抱鼓石”或“石镜”,为鼓圆形石头,一般摆放在门外两端;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h3><div> 相传古代将军荣归,常将战鼓置于门前炫耀战功,后来就演变成抱鼓石。在古代,只有较大的宅门,才会配有抱鼓石。抱鼓石具有固定门楼的建筑功能,被叫做“门当”,但它更具备象征意义,它的数目决定着屋主的地位和官阶。旧时大户人家有财不外露,一般很难打听到财产情况,儿女定亲之前,一般都暗暗派人到对方家的门前看一看,通过“门当”上雕刻的纹饰,就能了解对方家所从事的行当。</div><div> 户对,中国传统建筑构建之一。与门当相对,为门楣上突出之柱形木雕(砖雕),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通约一尺左右),家有喜庆时专门可悬挂灯笼之用。户对与门楣垂直,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div><div> “户对”大小与官品大小成正比。“户对”一到五品可以为六个,六到七品可以为四个,以下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div><div><br></div> <h3>游老北京的胡同,听踩三轮师傅讲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h3> <h3>传统四合院的门,开出来会是什么样?</h3> <h3>四合院里都植树。过去北京有民谚:“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说的就是在庭院种树的禁忌。四合院里较常见的树木有枣树、柿树等,花木主要有牡丹、芍药、玉兰、丁香、海棠、紫藤、石榴等,在四合院内种枣树、石榴树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孙,种柿树表示事事如意,种丁香、海棠,表示主人有身份和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h3><div> 此外,民间还有养鱼的习俗,多用直径为60到70厘米的鱼缸养着各色的鱼并种着荷花,冬天鱼缸还能用来存放食品。 </div><div> 夏天时分,天气炎热,还可在庭院中搭设天棚遮阳,老北京有“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的俗语,就是家住北京的书吏人家的生活写照。</div> <h3>这家被命名为“奥运人家”的四合院,据说在奥运期间,还有外国夫妻在这里入了洞房呢。</h3> <h3>什刹海,许多影视剧的拍摄地,葛优的《老炮儿》就拍摄于此,冬天结了冰,成了天然溜冰场。</h3> <h3>护国寺小吃,北京小吃应有尽有。</h3> <h3>驴肉火烧是一种华北地区极为流行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河北保定,是用卤好的驴肉伴着老汤汁加入酥脆的火烧里面。</h3><h3>话说乾隆帝下江南水旱两路必经河间,一次错过住处在农家吃饭,农家为了让皇帝吃着方便,把精心煮制的驴肉加到层次松软的火烧里,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问农家此为何物,农家如实回答:大火烧加驴肉,乾隆甚喜,即兴赋诗一首:</h3><div>河间处处毛驴旺,</div><div>巧妇擀面似纸张。</div><div>做出火烧加驴肉,</div><div>一阵风来一阵香。</div><div>这家名叫王胖子的驴肉火烧店,上过中央电视台。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王胖子的火烧和驴肉可不是浪得虚名的!</div> <h3>雍和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这是个充满传奇和传说的地方。</h3> <h3>据说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来此进香。</h3> <h3>一眼望去,是不是能看到悠长的历史?</h3> <h3>飞廊连接的楼阁。</h3> <h3>雍和宫是藏传佛教寺庙,但毕竟以前是王府,要比其他一般的寺庙宏伟大气,尤其法轮殿和万福阁,建筑华丽,里面分别供奉着宗喀巴大师像和弥勒菩萨像,神像高大威严,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寺院内香客很多,可能是传雍和宫是求姻缘的地方,香客多为青年男女,香火很旺。去雍和宫烧香,自己不用带香,凭门票可以领一盒,每个殿烧三股香,正好可以烧完,一根不剩。 </h3> <h3>漫步成贤街可参观国子监、孔庙和雍和宫。</h3><div><br></div><div><br></div> <h3>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是首都图书馆所在地。<br></h3> <h3>孔庙毗邻国子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圣人。孔庙规模宏伟、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先师门内两侧数排高大石碑,就是闻名遐迩的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牌。现为首都博物馆遗址。</h3> <h3>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宽8米,全长787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现在成了一条商业街。</h3> <h3>南锣人家集成了整条街的小吃。</h3> <h3>知道选择恐惧症怎么来的吗?</h3> <h3>就这个,最京味的冰糖葫芦!</h3> <h3>每个人都是过客,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南锣鼓巷过客的,况且108号?</h3> <h3>鼻烟店</h3> <h3>扇子铺</h3> <h3>这家取名,让你领略到另类京城文化。</h3> <h3>据说,到北京簋街这家吃麻小,要取号排队?果不其然!</h3> <h3>诱人的麻辣小龙虾,是胡大的标配哦!</h3> <h3>麻辣牛蛙同样让人垂涎欲滴。</h3> <h3>正阳门,也就是前门。</h3> <h3>乾嘉时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描绘前门大街的热闹:“珠市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前门大街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这就说明了前门大街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情况,而如今的前门大街已经变成时尚中带着古典,崭新中蕴含着古朴....虽然很难去想象这是清明之梦里面的一条商业街,但是贯穿于这里的老字号还是值得逛逛的。</h3> <h3>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蜡像馆,馆内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北京分馆于2014年开放。</h3> <h3>真的假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里的蜡像,让人真假莫辨。</h3> <h3>叶诗文一跃登上冠军领奖台。</h3> <h3>著名的大栅栏、八大胡同、纪晓岚故居、琉璃厂都在前门地区</h3> <h3>在老北京城,鲜鱼口很有名。有一则将北京地名串在一起的对联:花市草桥鲜鱼口,牛街马甸大羊坊,其中说的就有它。当初运河曾经流经于此,这里是一个漕运码头,贩卖鲜鱼的地方,所以叫做鲜鱼口。离这里不远有地方叫三里河、水道子,就证明这一点。有水的地方,都曾经是兴旺之地。现在,鲜鱼口成了美食街。</h3> <h3>庆丰包子</h3><div><br></div> <h3>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br></h3> <h3>毛主席纪念堂,一代伟人长眠于此。伟人的身躯,江河湖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在人民群众中才最合适。</h3> <h3>老舍茶馆是以老舍先生命名的茶馆,建于1988年,古香古色、京味十足。可以欣赏到曲艺、戏剧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品用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h3> <h3>前门情思大碗茶,一碗永远2分钱!</h3> <h3>皮影戏《钟馗捉鬼》。</h3> <h3>北京之旅,在老舍茶馆浓浓的京韵京味中结束了,这红色的楼梯,层层登高,在延续着红色的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