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地

已注销用户

<h3> 母亲不能下地干活后,家里的劳力等于少了一半,村西的麦田都给亲戚家种,唯一留下的就是房子后的那片二分多的菜地。这块菜依着时令被父亲种着各种应季的蔬菜。</h3> <h3><br></h3><div> 俗语有“小满见三新”,小满过后是蒜、油菜、麦子陆续成熟的时节。小满到端午节前夕母亲一直在输液,直到我放了端午节假期,上午母亲输完液,下午才和父母一起回家刨蒜。下午五时,强烈的阳光丝毫没有减弱,灼热的温度还在继续,可父亲已经背着撅头推着独轮车出门了。</div><div><br></div> <h3>&nbsp;</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当我跟在父亲身后出门时,被母亲拦住了,让我先提水浇浇墙外的菜。母亲在心疼我。</div><div> 见缝插针,乡下人从不舍得浪费每一寸土地。父亲退休前也算个吃商品粮的,但爱惜土地的思想根深蒂固。南墙外,顺着院墙父亲种满了扁豆、丝瓜;东墙外没有铺水泥的地方也被父亲围拢了起来种上了南瓜。家里的自来水很方便,我用小桶接着水,几下子便浇完了墙外的菜。当我随手想浇家里的花时,却发现院子的那口水井不知何时被父亲填上了,上面栽上了四棵黄瓜苗,此刻瓜蔓上已经开出了十来个小喇叭来 ,要知道一个嫩黄的小喇叭就是一个小黄瓜。再一细看,才发现几个小喇叭花的身后已有小拇指般大小的小黄瓜。</div><div><br></div> <h3>这张图是再次回去时拍的</h3> <h3><br></h3><div> 房子后的菜地被乡亲们合理地利用着,总是半块种玉米半块种菜 ,我家的菜地也不例外,这样一家人一年喝稀饭的玉米糁就够了。</div> <h3><br></h3><div>&nbsp; 走近菜地,满眼是绿色,半肩高的玉米严严实实地遮住了视线。</div><div> 穿过玉米缝隙,我看见了父亲那熟悉的肩头和浸有汗水的草帽,这时的菜地里只有在干活儿的父亲。沿着田垄再往里走大粪味儿扑鼻而来,我不禁捏起了鼻子。这一抹情景竟是如此熟悉,这是何时我的模样?记忆斗转,想起了八十年代父亲挑粪的情景。那时我十几岁,农忙时学校总会放假,父亲挑粪时我就喜欢跟在身后,即使这大粪味儿会在我身边疑心似的飘荡好几天。我也曾试着去帮衬一下,捏着鼻子,弯下身,可扁担一挨着肩膀钻心的疼痛便传遍浑身的各个器官,父亲总是笑呵呵接过扁担。</div><div>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因上学、工作我再也没有碰过扁担,回家时偶尔也会碰见父亲往地里推粪的情景,只不过由扁担换成了独轮车。这大粪莫不是父亲推进了菜地?</div><div>&nbsp;&nbsp;</div> <h3>  &nbsp;他常常说用各种肥料崔苗,长出的蔬菜对人体有害。所以宁愿辛苦推粪,这样还可以省去拉粪的钱。五月的菜地,蔬菜品种丰富,父亲种植的也很条理,各种蔬菜分类整齐安置在笔直的田垄里。此时的菜地一派生机盎然:洋葱半露腮红、韭菜浓绿、金针绽放……光豆角就两个品种:枳的和晚的,这样可保证一个夏天都有豆角吃。枳豆角已经开出来紫色的小蝴蝶,估计一周后就可以吃上新鲜的豆角了;晚豆角也已上架,正顺着豆架昂首上爬。<br></h3><div><br></div> <h3>&nbsp;</h3><div>&nbsp;&nbsp;&nbsp;&nbsp;粪迹斑斑的蒜地里,父亲弓着身,抡着䦆头……刨好的蒜已经舒坦地躺在一边。我蹲下身,顿时,蒜的香气直沁心田,看着足有孩子拳头大的蒜头,不禁连声夸赞,骄傲地拿着蒜秧就往车里拾。</div><div>&nbsp;&nbsp;&nbsp;“要先把土去掉再拾。”父亲提醒我。</div><div>&nbsp;&nbsp;&nbsp;“这样会把蒜磕破,就没法长时间存放了。”父亲看见我拿着蒜去地上磕土,再次提醒我。</div><div>&nbsp;&nbsp;&nbsp;&nbsp;看着蒜根须上的土,我正在迟疑着后悔没带个手套。父亲已经弯下腰像是给我示范,他用手轻轻地一拨,根须上的土就剥落下来,汗水顷刻顺着他的额头滴吧滴吧地往下落。我顿感羞愧,在父亲看来,泥土和蒜一样干净、珍贵。我忽然后悔初春我烂在车库里的那几棵白菜,后悔今春干瘪在家里的那几头蒜,后悔因遗忘空在家里的那几棵葱。</div><div>&nbsp;&nbsp;&nbsp;&nbsp;有时候轻易得来的就不知道珍惜。由于我的忙碌,干农活时父母很少让我参与,在父母的庇护下我总是吃现成的。原来是我的疏忽,是父亲的勤快才有了我对菜豪华地奢侈。</div><div>&nbsp;&nbsp;&nbsp;</div><div> </div> <h3> 从小长在农村的我何尝不知道伺候一片菜地的不易。耕种前,每一寸菜地都被父亲一䦆头一䦆头翻过,土坷垃都要用䦆头打得细匀。浇菜时,父亲经常用独轮车推着水一桶一桶的水三天两头地去浇菜……收获时,也是不易,记得出白菜总是在小雪过后,然而节气过后白菜还不舍得出,总要等它长得足够饱满,直到变天才无奈赶着去出。而变天后是最冷的时候,去帮父母出白菜时母亲总是先让我带好手套,尽管如此,手还是被冻得生疼。</h3><div> </div> <h3>  菜地里有父亲辛勤地付出,也有父亲殷切地期盼。</h3> <h3><br></h3><div> 父亲的菜地,让我冬春有吃不完的萝卜、白菜;夏秋有一茬接一茬的豆角、南瓜……让我不必去计较菜市场的蔬菜太贵,不必因忘记买菜回家后成为犯难的“无米之炊”。</div><div> 。</div> <h3>  在赶回市里的途中, 我没有再次劝说父亲舍弃菜地。在陪同父亲的几次劳作中,我开始询问种菜的技术,也越来越依恋父亲的菜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