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黄向亮 副主编:卢艳梅<div>编委:林 勇 王良华 黄志彬 黄少勇 王智坤 沈秀云 陈建新 陈艺良 陈节平</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二学习小组卷首语</font></b></h1><div> 一次培训、一个平台、一次成果,一个“大家庭”,一个“小团队”,共同编织着一个研修者的“梦”。</div><div> 培训是一种互动,互动是一种交流,交流是一种真诚,真诚是一种永远的回忆。</div><div> 我们在平台互动,我们在平台交流,我们彼此交流着思想。我们感动着你们,你们感动着我们,无形中我们彼此感动着彼此,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div> 各位亲,请让我们来隆重介绍今天给予我们精神食粮的授课老师----“戴立平副教授”,他是何许人也!请听我们慢慢道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运动训练学硕士、熙康运动康复项目总监、中博健身运营总监、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特聘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院特聘教邀运动康复专家。<div> 今天,给予我们的精神食粮内容是“<font color="#167efb"><b>核心素养下的运动康复----颈椎诊断与评估的详细流程及及康复处方的制定</b></font>“和”<font color="#167efb"><b>核心素养下的运动康复----颈椎康复训练、运动模式、生活再教育的方法</b></font>”。</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我们先来复习今天的重要内容</b></h1> <font color="#ed2308"><b>肩胛提肌及其起止点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 </b></font>部位: 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深面。 起点: 第一~四颈椎横突。 止点: 肩胛骨内侧角(上角)和内侧缘上部。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颈丛的第三~四颈神经和臂丛的肩胛背神经。 机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 远固定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后伸和下回旋。 两侧收缩, 使颈伸直。<br><div><br></div><div></div> <font color="#ed2308"><b> 菱形肌(rhomboideus) </b></font><div><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010101"><b> </b>部位: 在斜方肌深面。 起点: 第六、 七颈椎和第一~四胸椎棘突。 止点: 肩胛骨内侧缘下半部(肩胛冈以下)。 支配神经: 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肩胛背神经丛的肩胛背神经和第二~五胸神经前支。 机能: 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 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两侧收缩, 使脊柱颈、 胸段伸直。 此肌瘫痪时肩胛骨脊柱缘翘起呈翼状。</font></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斜方肌</b></font></h1><div> 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div><div>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div><div>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div><div>功能: 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胸锁乳突肌</font></b></h1><div></div><div>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div><div></div><div>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div><div></div><div>止点:颞骨乳突。</div><div></div><div>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斜角肌</b></font></div><div></div><div><b>前斜角肌 </b>起自C3-6颈椎横突的前面,</div><div></div><div>止点、到第一肋骨的上缘里面,被胸锁乳突肌所覆盖,</div><div></div><div>神经支配:c4-6(也有认为c3-4,或者c5-7)。</div><div></div><div><b>中斜角肌</b> 起自c2-7颈椎横突后面(也有认为C1-6的颈椎横突前结节),</div><div></div><div>止于、到第一肋骨的上缘外面(锁骨上窝中外侧),</div><div></div><div>神经支配:C3-8(也有认为C3-4,或者C5-7)。</div><div></div><div><b>后斜角肌</b> 起自C5或者C6和C7的颈椎横突后面,</div><div></div><div>止于、到第二肋骨的外侧面,甚至到第三肋骨,</div><div></div><div>神经支配:C6-8(也有认为C4-5或者C7-8).</div><div></div><div>小斜角肌 大部分可见但并不是所有的人,</div><div></div><div>起于、第C7颈椎横突前面,</div><div></div><div>止于、胸膜顶和第一肋骨内缘。</div><div></div><div>功能:</div><div></div><div>1. 使颈椎侧屈的主要肌肉。</div><div></div><div>2、前斜角肌双侧作用帮助颈部屈曲。</div><div></div><div>3、后斜角肌使颈部稳固,参与吸气运动,在举高和搬动物品时提高胸廓(抬高第一、二肋骨)。 </div><div></div><div>4、斜角肌的功能是颈侧屈,侧旋,前屈,上提1、2肋。</div><div></div><div>5、斜角肌协助支撑头部重量。任何引起头部偏向一侧的活动都会增加它的负担</div><div><br></div> <div><b><font color="#ed2308">头夹肌(splenius capitis)</font></b></div><div>起点:项韧带下部第七颈椎和第一~三胸椎棘突。止点:上项线外侧与颞骨乳突。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的中部和下部颈神经后支。</div><div></div><div><font color="#ed2308"><b>颈夹肌(splenius cervicis)</b></font></div><div>起点:第三~六胸椎棘突。止点:第一~三颈推横突。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的下部颈神经后支。</div><div>机能(夹肌):下固定 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和回旋;两侧同时收缩,使头颈伸直。</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半棘肌(semispinal)</b></font></h3><div> 位干棘肌的深面,按部位又分为头、颈、背半棘肌。</div><div>起点:第二颈椎~第十二胸椎横突。止点:胸、颈椎棘突和枕部上、下项线。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颈丛的颈神经和胸神经后支。</div> 精彩的讲解,理论知识点让我们的头脑风暴提升到一个高度,能让我们成为共同的心声去学习与实践操作。 学员们的分享交流,你们看出什么不一样的吗? 学员与戴老师的互动,真是精彩万分!!来!带你们进入这个分享阶段 戴老师在现场进行着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授课,这下子把我们的求知欲望提升到主动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高度上来。看看,我们的互动教学与学习。 让我们能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从诊断开始,评估,处方,操作!那个场面真让我们有点驾驭不住,你看,都围上去了,那个精彩!这样的培训,你们是不是感觉到“这个可以有"的感觉,来吧!运动康复,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运动更完美,让我们的身体更棒哒! <h1><b><font color="#ff8a00">关注部分学员的学习感受,听听他们的心声!我们一起震憾运动康复培训的浪潮!</font></b></h1> 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永无止境地学习和永不停息地实践! 莆田秀屿实验中学 黄志彬 学习要有三心:信心、恒心、决心<div>感受专家风采,聆听出色讲座</div><div>心怀感恩之情,激励自身成长</div><div> 漳平第一中学 卢艳梅</div> 不论何时何地,要特别珍惜缘分,不论是你生命的过客,还是长久的知己,都是一生精彩的回忆。<div> 南平一中 沈秀云</div> 这样高质量的培训,真让我受益匪浅----将乐水南中学 林勇 相逢榕城,其乐融融。学海无涯,受益匪浅。----泉州泉港第六中学 陈艺良 我学习,我进步。快乐学习,迎难而上。----晋江市南侨中学 黄少勇 生动活泼,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学以致用,使我收获颇丰,终身受益,感谢老师同学们!----福鼎四中 王良华 再次参加培训班,感受到了班级浓浓的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让我们积极充电,增强自身正能量!<div> 连江黄如论中学 陈建新</div> 第一次参加运动康复类培训感觉很刺激,带着激动万分的心,学到很多知识。让我对运动康复有了新鲜接触,感受着原来”运动“还可以这样玩,感谢有”你“!----漳州龙文中学王智坤 第二次来参加运动康复类的培训,感谢省教院提供的平台,让我再次感受到”运动康复“的魔力,让我这么着魔地来到这个学习的泳池,呼吸着”大家庭“的分享氧料,吸收着八闽大地”体育“的阳光,消化着”运动康复“的魔力,让我对运动康复的理解能力进行内功提升。----晋江市平山中学 黄向亮 我们第二小组团队提出”超越梦想,一起嗨!我们来自天南地北,让我们享受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