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自从几年前与长汀擦肩而过,对长汀总是割舍不下,这也是源于一位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的一句话:"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br /></h1><h1><br /></h1><h1></h1><h1></h1><h1>1927年路易·艾黎来到中国,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消防处任防火督察、工业督察长等职。在此期间,他目睹了许多社会不平等的现象和中国工人遭受剥削和压迫的悲惨情景,促使他决心投入中国人民变革社会的斗争。1938年抗战期间艾黎积极参加并发起组织了中国的工业合作社运动,组织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支援抗战,从而兴起了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他经常奔走于中国西北、西南抗战后方的城镇农村,组织和发展当地的工业合作社,几乎当时整个非敌占区,都留下了艾黎的足迹。凤凰和长汀,就是他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与其他穷山恶水相比较他发自内心的赞美,凤凰和长汀。我想:路易·艾黎喜欢长汀的原因也许还有长汀的美食和旅馆老板的女儿上官姑娘吧。</h1><h1><br /></h1><h1>在路易·艾黎那句著名的话的"引导"下,我们总算踏上了这"美丽的古城"长汀。但是令我们有所望。。。。</h1><h3></h3><br /><h3><br /></h3><h3></h3> <h1>修旧如新的城墙是长汀人民的骄傲,这可是全城人民(无论孩子还是老人)共同捐款修建的。在城墙角刻满了捐款人的名字。<h3><br /></h3></h1><h3></h3><h3></h3> <h1>城中保存较好的三元阁,据说是唐代城楼,但是不能拍全了,因为阁下是一堆的破旧椅子,座满了晒太阳的老人</h1><h3></h3><h3><br /></h3><h3></h3><h3></h3> <h1>真是名副其实的古城,到处是老人和闲人,人口老龄化严重。</h1> <h1>城里古建筑已很难寻觅,仅剩的门脸也都破烂不堪</h1> <h1>门前的卵石前庭发现一处都弥足珍贵</h1> <h1>房屋内部更是破败不堪</h1> <h1>古街被修缮的古不古,新不新。</h1><h1><h1><br /></h1><br /></h1> <h1>汀洲古城始建于唐(公元769年),宋(公元1066年)大规模扩建,是著名的汀署八邑之首府。相当于今天的地区政府所在城市。但是它经历了百年特别是近代的血雨腥风,以及政治中心的转移,她逐渐破败。</h1><h1><br /></h1><h1>但是作为红色之旅长汀还是有不少看点</h1> <h1><b>看点之一:瞿秋白纪念馆</b></h1> <h1>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瞿秋白正是这绚丽群星中耀眼的一颗。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h1> <h1>但是之前我们知道更多的是: 《多余的话》一个叛徒的自白书。。。。,瞿秋白更像是一个浪漫的文人为国人所知。</h1> <h1>今天我们来到瞿秋白纪念馆,重新认识了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h1> <h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是鲁迅送给瞿秋白的对联。1932年两人见面之后鲁迅一直借重、扶助和掩护瞿秋白,在写作和左联工作上亲密无间。《鲁迅全集》当中,有十多篇文章是瞿秋白和鲁迅漫谈之后写成。瞿秋白是鲁迅文笔交融,文思相通的知音。鲁迅营救瞿秋白失败后带病校编了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h1> <h1>这是瞿秋白临刑前神态安然的照片。</h1> <h1>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上刑场,英勇就义,他本该以革命烈士形象结束生命,但是他却残酷的自我剖析,把真实的灵魂赤裸裸展现,留给后人去品评是非功过。</h1> <h1><b>看点之二:苏维埃政府旧址</b></h1> <h1>福建苏维埃政府旧址——这里应该是长汀最有名的景点。在古代它曾是汀州试院,红军时期这里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而今这里又变成了长汀博物馆供人参观。院中的两株唐代巨柏仍然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荫蔽着整座大院。</h1> <h1>试院内的一对石狮子应该是宋代的东西,古朴憨厚。</h1> <h1>唐代的一对古柏</h1> <h1><b>看点之三:福音医院</b></h1> <h1>原先是一所教会医院,红军时期曾当过中央红色医院的福音医院,</h1> <h1>红军医院的标语</h1> <h1>贺子珍的产房也是一个景点</h1> <h1>看点之四:汀州府文庙(虽不属红色之旅范畴)<br />汀州府文庙——这座古老的孔庙门口有一排气派的牌坊,每个门牌上都刻着一些诸如"德配天地"之类的字。(都是新建的)</h1> <h1>只有这只小石狮是古代留下的,它静静地站在树丛中看着几百年历史的变迁...</h1> <h3>本文及照片均为潘德丽原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