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何需懂,就像轻音乐一样听——周海宏教授讲座

Eddie

<h3><h3></h3></h3><h3>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研究者周海宏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极具冲击力和深思的讲座:音乐何须懂?</h3> <h3>他的第一个话题,叫做 "音乐何需懂"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很惊讶,本来希望通过这个讲座多懂点音乐,其实他是想介绍一下音乐的属性。</h3><h3><br /></h3> <h3>周海宏说道,直到在学校上了一堂课,老师讲了一个道理,我就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听不懂"不是因为听众的水平差,而是因为音乐它就不能直接传达那种视觉性和语艺性的东西。艺术对应的是音乐、美术、文学,美术是视觉,语言是文学,音乐是听觉,其实我们是用美术化和文学化来欣赏音乐,这是一个误区,这种误区对音乐造成障碍。同样一首曲子就会出现能欣赏下去和不能欣赏下去的区别,各位,一捅就破的障碍,把很多人挡在音乐大门之外。</h3> <h3>很多小孩随着音乐起舞,家长以为自己生了一个天才出来,其实音乐是人所具有的本能的反映。总结一下,理解音乐靠联觉,联觉人人有,每个人的音乐感受里都很强,因为这是人所具有的本能的反映。</h3> <h3>音乐能否引起人对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h3><h3>了解观点以后,有两种观点打架,有一种是&quot;音乐何需懂&quot;,又有一种是认为音乐欣赏仅仅是纯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大家就会产生错误,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听不懂?首先我们从作品角度看,音乐能否引起人对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有联觉对应关系,又有可能使人产生联想,否则,就不怪听众&quot;听不懂&quot;了,是你作曲家写的不像。</h3> <h3>周海宏说道,你如果总是担心错误,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于是产生挫折、沮丧感,你有这么多的障碍,你怎么进入音乐的门槛,你有这么多障碍,你怎么引入音乐的大门?</h3><h3></h3> <h3>音乐的理解多种多样,这不是音乐的缺憾,反而是音乐的震撼所在,不仅如此,就连演奏家他们对同一首作品,都是千差万别。比如我们看伟大的钢琴家莫札特的作品《土耳其进行曲》,我们再听一下大钢琴家克劳斯,他又怎么演奏的?我们来听听卡拉扬的命运交响曲,非常粗暴,焦躁观。演奏家尚且如此,怎么可能要求听众和作曲家标尺一致,你连听的作品都不相同,你怎么可能听觉相同。我们说听不懂,把一大批人当做音乐大门之外,而理解错误又把一大批人推出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h3> <h3><h3></h3></h3><h3>我们之所以&quot;音乐何需懂&quot;,&quot;音乐理解何需正确&quot;,是因为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要求,给我们听众背上了沉重的理解,怕不懂,使听众望音乐艺术大门而却步,想听懂,妨碍了听众享受听觉的美,怕错误,束缚了听众丰富想象力的展开,理解错了,使初迈音乐大门者受挫、沮丧。因为大家总是想听懂,反而束缚了音乐,反而你什么都不想,你会觉得很舒服,很感动,本来音乐就是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你如果总是担心错误,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于是产生挫折、沮丧感,你有这么多的障碍,你怎么进入音乐的门槛,你有这么多障碍,你怎么引入音乐的大门。</h3> <h3></h3><h3></h3><h3>我给大家概括一下,我有以下三点感受,第一,音乐何需懂,就像轻音乐一样听。第二,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我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我把自己的感受投身到音乐当中,音乐标准没有答案。第三,实在没有感觉,不是我没有音乐细胞,是他写的不像。我很清楚,当我讲到最核心的音乐原理,绝大多数,关于音乐欣赏的障碍基本上扫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