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方言特点

春华秋实

庐江方言系属和特点   庐江方言属汉语官话方言区的江淮次方言,其语音、语法与普通话差别不大,基本词汇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就庐江境内方言本身而言,境内各乡镇间可直接交流。周边乡镇因与邻县接壤而在声调和个别声、韵上带有邻县的语音色彩,因此,境内四乡方言存在少数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的声调和个别的声、韵上。庐江方言以庐城区为中心向周围幅射约15-20千米,独立的庐江方言尚不明显,语言音调兼容四乡,“豆干子、腿肚子、区、局、军”等发音时唇舌音较重。西部汤池、郭河镇的部分地区与舒城接壤其方言近似舒城腔。庐江北乡的金牛、白山一带说话则普遍是三(桑音)河、合(哈音)肥(匪音)口音,“从肥东到肥西(丝音),看见一只老母(猛音)鸡(姿音)”……是典型的合肥老话,也是庐江北乡方言。尤其在称谓 上有其一地特点,如称“母亲”为“妈姨”,称外婆为“伪(喂音)奶奶”“假奶奶”,称一个人调皮为“肘”(音),但在庐江东乡说某个人调皮则是“洋,洋猫广鸡,洋旦、调蛋”。县境东北的盛桥与居巢为邻,说话时常将舌尖音声母发成齐齿呼音,声母的j、q、x读成z、c、s,如“借”“气”“细”分别说成“自”“次”“四”音。庐江东乡杨柳、黄屯因靠近无为,说话时舌尖前声母字音发成舌尖后音,声母的z、c、s常读成zh、ch、sh,“坐”、“曹”、“走”分别说成“浊”、“潮”、“肘”音,“四、石、十、事”发音时不分,将“sh”音说成“s”。南乡的罗河、乐桥方言与枞阳、桐城接镶,舌根音多发出合口呼,舌尖后音与韵相拼,说话时极少后鼻尾韵,声母的“j、x、ch”多读成“g、h、c”,如“讲、街、鞋、车”读成“港、该、孩、催”音,多将阴平调说成上声调,如“桐”说成“桶”,且舍去鼻音。 建国后1993年出版的《庐江县志》对庐江方言的系属、特点和区划,以及语音、语法、词汇等详尽载录,续修《庐江县志》时,县境内地方语言无根本变化。   二、方言词汇补遗   “颾”(sào):表示快的意思。与“慢”相对。例:宋世雄讲话好“~”。   “憨”(hān):表示慢的意思。与“快”相对。例:老太太比小伙子走路“~”多了。   “奤”(hǎ):①表示认输、服气的意思。是“狠”的反意词。例:他这人“~”得很,斗不过人。②表示低劣的东西。与“好”相对。例:这块布料“~”得很。   “精明”:比喻机智、聪明。与“孬”相对。例:这小孩很“~”。   “婷当”:形容女子贤惠、能干。例:张三的老婆真“~”,是个当家的好手。   “闷桑”:指人的心理阴毒,暗中使坏 例:谁把我的自行车气门嘴给拨了?这么“~”!   “脓嫌”:脏的意思。多形容不讲卫生的人或家庭环境。例:这小孩整天满脸鼻涕口水,真“~”。   “打搞”:指小孩打架、惹事。例:这孩子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老是和同学“~”?!   “算小”:形容为人吝啬,不大方。例:这么热的天还舍不得开空调啊?真“~”!   “闹门子”:指串门子,拜访邻居亲友。例:小张到隔壁大婶家“~”去了。   “伙家”:朋友、亲友间表示亲热的称呼,但晚辈不能称长辈;庐南地区男女间一般也不用此称呼。例:张三对同事李四说:“~”,明天上午有事脱不开身,你给我顶个班,好吗?   “烧包”:形容人爱出风头、好表现自 己。例:就他逞能,真“~”。   “兴(xīng)”:①种植。例:把这块地“~”菜。②有利于、兴旺。例:这块田去年“~”早稻,今年“~”西瓜。    “拉瓜”:形容人不讲卫生、衣着不整洁。例:看你衣服扣儿也不扣,真“~”!    “拉呱”:闲谈,拉家常。例:他这人,就喜欢“~”。 “堂屋”:客厅。 “锅前”:厨房。 “蹲缸”:厕所。 “披厦”:搭盖在正房边的附属棚屋。 “窝囊”:①家庭摆设杂乱无章、凌乱不堪,不卫生。例:这个家庭真“~”!②言行迟钝、丢三拉四且不讲卫生。例:这个人真“~”。 “差劲”:指做事不够到位,缺乏信誉。 例:这人怎么这么“~”?借人东西老是不还 “墒(shuaog)”:土地垅起,两边有沥水沟。例:一“~”菜地。 “含精”:与“怪物”意思相近,无事生非。 “乃高头”:那上面的意思。例:把衣服挂在“~”。 “得下(ha)”:底下、下面。例:他趟在大树“~”看书。 “小老不子”:父母对最后一个小儿子的妮称。例:这是我家的“~”。 “驰”:①光滑、滑溜。例:下雨天,这段路面好“~”。②偷偷溜走。例:他不声不响地“~”掉了。 “怂”:软弱可欺,与“狠”相对,又作“卵怂”,例:人“~”被人欺,马“~”被人骑。 “崴”:①脚扭伤,例:走路不小心,把脚给“~”了。②留在某处不肯走开,例:某人在这地方“~”了一天还不走。 “咯照”:行不行的意思。例:麻烦你明天给我代个班,“~”? “驲(ri)”:形容很快,“~”得之。 “ (biáo)”:形容很快,“~”得之。 “猴急马慌”:慌慌忙忙。 “急齁齁(hōu)的”很着急。 “搁(gēi)”:拎。“~”起来。 “直驰”:①跑得快。②很滑溜。例:他穿滑冰鞋跑得“~”的。那地方真滑,“~”的。 “直 ”:①跑得快。②形容某种液体在压力下冒出的状态。如:那一截水管破裂,水淌得“~”的。 “直淌”:形容某种物体流动的速度快。如:那个袋子破了,水“~”的。 “直晃”:晃动的程度。那个床没放稳,“~”的。 “直挱(shā)”:某物体没装载好。例:那一车沙装满了,“~”的。 “直抖”:抖动的程度。如:这天真冷,身上冻的“~”的。 “曲里拐弯”:形容弯曲。 “牛皮哄哄的”:形容某人大话连天,嘎不溜腥的,经常喜欢吹牛。 “好搅”:形容小孩子很调皮,与乖巧相反。 “好狠”:①形容一个人力气大。例:他“~”,一下扛3包水泥。②形容一个人心肠毒辣。例:那位母亲“~”,那么点小孩子还成天虐待他。 “扎齐的”:很齐整。例:他把那一堆木柴码得“~”。 “瞟(biao)之”:偷偷地监视。例:他在后面远远的“~”。 (碱蓬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