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行

何明

在重庆的雾霾天出发,心里带着无限期待,期待成都的白天晴空万里,期待成都的夜晚月明星稀。虽然成都的上空雾气也很大,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心情。 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黄龙溪古镇位于双流县西南,距成都市区3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0.4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凭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黄龙溪古镇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中国环境优美小城镇”、“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列入成都市旅游发展重点镇,2011年凭借悠久的水文化成功入选“成都新十景”,并排名第三位。 黄龙溪廊桥于2010年12月开始建设,全长367.57米,桥面宽18米,主拱高达十余米,具有5级通航能力。桥上修建的风雨廊式古建筑,色调与黄龙溪古镇整体色彩一致;桥身上的6个吐水龙头演绎着古镇龙水文化之魅。而单跨达到95米的拱桥,在我县域内属于第一。 摄影圣地,很漂亮。 廊桥掠影 廊桥遗梦 黄龙卧波 “一根面”又叫“长寿面”“长久面”。是宋、元、明、清时期黄龙溪古镇著名的传统名小吃,黄龙溪地处平原,鹿溪河与锦江交汇穿镇而过,地肥水美,盛产小麦,每到逢年过节办喜事时,黄龙溪人就会用麦心粉制作一根面,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根面,古时候没有机器,一般都是手工制作! 一根面15块一碗,有点贵。看的人比吃的人还多。。口味嘛,一般般。不过挺好玩的。 群蛙朝圣,哈哈 奶奶让孩子蹬着车子,自己在后面用力的推,完全舍不得孩子用力。 一个人的旅行就是没有你的照片,好吧,这二货是我。 老式的播放机,心里默默想如果以后坐在家里喝杯茶,播放一首老歌曲,会不会很暇意! 好多年的古树,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 原谅我喜欢狗,对于流浪狗更是有着莫名的好感。很喜欢它的眼神 背影,当我老了的时候,即使拄着拐棍,我也一定要一直在路上。你会陪我么。 古老的戏台,诉说着陈年的旧事… 一直很喜欢拍建筑,喜欢建筑的棱角,有棱角也一直是我做人的标准。成都是个四四方方的城市,很有棱角,这样一个有棱角的城市却会把很多人的棱角抹平。 石板的圣旨,第一次见到 看到这样的门,总想着推开进去一探究竟。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成都真是一个崇尚慢生活的城市,像是宽窄巷子这么火的景点,我下午去的时候,游人还不算很多。 宽巷子里有好多这样的桌子,我猜想夏天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人坐在外面喝东西,冬天时候我没看到一个人。。 路边掏耳朵的椅子,如果有时间,我也坐下来掏一掏。 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 拴马石 成都是个慢生活的城市,让时光慢点,再慢点… 很多老城市的痕迹。 一家书店,好多人在买明信片。 坐在街上画画的人们… 哥们,您不去西天取经,跑这干嘛呢~~~ 他们的歌曲很好听,默默地听了两遍,走的时候忘了买一盘… 天府之国成都,历来以“美食发源地”著称,双流老妈兔头在成都经过二十年的稳步发展,已经成为成都乃至全国餐饮界最火爆的知名特色美食。以精选的原料,独特的配方,再以陈年卤汤数小时细火慢炖出来的兔头,麻辣鲜香,肉质细腻,配上独特地道的特色冒菜,嘴辣心不辣的回味,让众多美食饕餮者赞不绝口、趋之若鹜。 成都“双流老妈兔头”,起源于二十年前的一位慈祥的妈妈,在双流县城开的麻辣烫小店……… 妈妈的儿子从小爱吃兔头,那时候成都吃兔头的店少,妈妈心疼儿子,便在麻辣烫的锅里煮给儿子吃。倾注着母爱的兔头不仅让儿子解馋了,更上瘾了。儿子天天在店里大快朵颐吃兔头的模样,仿佛一块招牌,也吸引了登门的客人。一传十、十传百,麻辣鲜香的兔头吸引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聪明的儿子建议妈妈将小店扩大,专卖兔头。因为大家都亲切而尊敬的称她老妈,店名干脆就叫:“双流老妈兔头”。 从此人人迷上了啃兔头,很快成都城里就有打着各种旗号的仿冒的“老妈兔头”。但二十年来真正的老食客都知道,只有双流县的“双流老妈兔头”才是唯一正宗。因为老妈的秘方、特别是母爱的味道——无法复制! 二十年岁月沧桑,老妈一直寻找品相整齐、肉质细嫩的兔头,味道纯正、回味醇香的麻辣调料。 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 老式的自行车 散懒的警察 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 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相比于宽窄巷子,我感觉锦里人偏多,锦里商圈的辐射范围也比宽窄巷子大的多。 桃园三结义 皮影戏 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穿梭在都市中的大师,大隐隐于市… 再见了,成都 每一次出行回来我都会问自己:下次,去哪?脑袋里会蹦出很多想法,可是到决定出门的那一刻,就会知道之前的预想都不重要,只要能在路上我就很开心。很享受在路上的感觉,我的游记主要是以图片为主,因为很多当时的心情都记不得,只有拍过的照片能与大家分享。。。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