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美的第一次记忆

谦克

<h3><br></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我对美的第一次记忆</b></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如果人有前世,如果前世尚有记忆,那童年的记忆必定是前世和今世之间的维系。</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记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是懵懂地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从老宅子厢房的楼梯口摔下来,头部磕出了血,还因此发了高烧,于是便有了痛的记忆; 朦胧中醒来,外公在我的枕边放了一个大大的苹果,于是便有了甜的记忆; 在古色古香的书斋旁边,我比长我四、五岁的大孩子们都能唸数识字,于是便有了赢的记忆; 不服气的哥哥姐姐们拿我撒气,一连摔了我三个跟斗,于是便有了输的记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五岁那年的清晨,我与沉睡在云水之间的周庄作别,于是便第一次有了复杂的情感 —— 悲的记忆。童年的记忆就像是万花筒中的色块,抓不住,摸不着,却始终在五彩缤纷的镜像中模糊而零乱地跳跃。除了我还清晰地记得惜别周庄时的年龄,其余种种早就为更为久远的时空隐没,找不出时间和地点的出处。有时候甚至会诡异地认为,这一些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的片段, 是不是前世梦境遗落到了今世?</div><div><br></div> <h5>&nbsp; &nbsp; &nbsp; &nbsp; 烛光摇曳,往事如烟。这些忽隐忽现、忽明忽暗的记忆片段,是否是前世的梦境遗落到了今世?</h5> <h3><br></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如果要用色彩界定童年,那我只能用青灰色来概括了。小时候的我住在周庄,灰白色的墙,灰黑色的瓦,灰青色的天,组成了我童年色彩世界的全部。用我妈妈的话,对于一个孩子,青灰色并不是健康的色彩。于是,五岁那年,我辞别故土,去往上海。在妈妈眼里,周庄太阴晦,太闭塞,永远带不出健康、睿智的孩子,她要给我补课。而这第一堂课,便是在当年的卡尔登(CARLTON)大戏院上演的儿童剧《海石花》。</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对于“克勒”的老上海,卡尔登可是个声名遐迩的名字。也许,邬达克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远远盖住了他的光辉,但就其高档,就其文艺,卡尔登大戏院则独领风骚,无可匹敌。这座集咖啡厅、弹子房、跳舞厅和大戏院于一身的娱乐场所,1922年为英籍粤人卢根所创,最初只是美国派拉蒙制片公司电影产品的头轮影院,后因其显赫的位置和设施,成为外国歌舞和高档演出的专驻场地。遥想当年,多少上海滩的名门望族趋之若鹜,沉湎于裹挟着文艺光环的纸醉金迷。与之咫尺相邻的孪生姐妹“卡尔登公寓”,也因民国才女张爱玲的一年之栖而声名鹊起,“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地方”,繁华中摄取了一份循世的清静——才女的名言更为这条充溢着洋味的"派克路"(如今的黄河路)牵来了一抹若明若暗的文艺情思。1951年,卡尔登更名为“长江剧场”,但老上海们似乎并不买这个帐。时至今日,只要提起"派克路",提起"卡尔登",存活于世的上海“克勒”和“名媛”们依然会本能地呼出这些已经消亡了六十五年以致更为久远的名字。若干年前,我曾专访过这座童年时代记忆中的建筑,可惜时过境迁,它早就在前一轮的市政建设中焚尸灭迹,荡然无存了。&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搜遍今日的网络,或许还能找到“卡尔顿”的踪迹,却再也找不到我所期待的《海石花》的出处了。百科搜索中,泛泛留下了这样的字条: ”海石花是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它分布于我国南方沿海各地,是一种药材,又是一种珊瑚盆景的别称,潮汕地区的一种小吃也叫海石花。”显然,它与我心目中的《海石花》南辕北辙。</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戏剧,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回忆。舞台顶端的聚光灯在绛红色大幕上落下了一园金灿灿的黄色,而营造这园金黄的是一束由成千上万颗金色的尘粒积聚而成的几米长的光柱,它飘飘忽忽,袅袅婷婷,极其柔软地映入了我的心底。当然,那时的我年纪尚幼,注重的只是这一光柱迷离的外廓。随着年龄增大,又不知不觉地为它增添了唯心的含义:有时候把这一束光看成了人生的机会,而身为草民的我们就像光束中的尘芥,有了光,才有了它存在的意义;有时候又将尘粒在光中的闪烁看成了精神的赋予,人生在世,如果没有精神的寄托,一切都会黯淡,无味。不管怎样,这一缕光色给与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在我生命的若干个重要的时节,我都喜欢用文字描绘这扑朔迷离的光柱和光柱中飘浮的游尘 —— 在江南茶楼的书场,在北国农场的小屋,甚至在梵蒂冈和巴塞罗那的教堂,我都半痴半醉地游荡于这光柱和光柱之间错落有致的交织。只不过境遇不同,心情不同,由文字堆砌而成的光色,有的纯粹通透,有的如梦似幻,有的光怪陆离,有的便黯淡凄切了。这也应了我的一位朋友读了我的游记之后极为精到的四个字: "境由心生",当然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话题了。</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再回归到六十多年前的这一场神奇的演出。 卡尔顿大戏院的那一园金黄消褪了,整个舞台归于黑暗。隐隐之中,顶端的蓝光悄悄亮起,我和舞台之间出现了一道若有似无的纱幕。风起了,纱幕上吹出了波的纹理。蓝光越染越烈,从灰蓝到普兰,从普兰到湖蓝,终于,在我以前的拙词浅句里一再谈及的钴蓝出现了,这样的纯粹,这样的通透,她在纱幕的舞动中荡起了海的涟漪。在我缓缓走过的一生中,竟是如此固执地崇尚钴蓝,这,也许就是一个源头吧。</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在一片海的深蓝中,舞台上的所有灯光都渐渐亮起 —— 顶光,排光,侧光,耳光,各自以自身的姿态和色彩在舞台上潇洒地飘移。一群身着浅粉色纱裙的少女在光的陪伴下翩翩起舞,忽而飘散,忽而积聚,飘散时象归无定所的精灵,积聚时象随波摇曳的海石。</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这是在哪里?” 妈妈指着舞台问我。</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这是海啊。” 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尽管我那时候从来没有见过海。</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这又是什么?” 妈妈指着群舞的少女。</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那就是海石。”我肯定地回答。“您不是说过,海石花是珊瑚的一种,在海里的时候,珊瑚是有生命的动物。小姑娘们舞动的纱裙,就是海石花的手臂。”</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妈妈宽慰地笑了,她的付出没有白费。</div><div><br></div> <h5>&nbsp; &nbsp; &nbsp; &nbsp; 记忆是书页中的文字。风漫无目的地吹动着书页,书页停留在哪页,记忆便驻守在哪页。</h5> <h3><br></h3><div>&nbsp; &nbsp; &nbsp; &nbsp;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记住并放大了舞台上呈现的细节,却完全忘记了《海石花》所表现的内容,只是记得,那是一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神话 —— 这种神话,当时的我相信,年轻的妈妈也相信,因为它似乎已经成了那个时代善良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一条教义。</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在此以后的童年时代,我有幸看过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绝伦的演出,其中有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联袂主演的《秦香莲》(福州路的天蟾舞台),有袁雪芬的《秋瑾》(九江路的人民大舞台),有上官云珠的《雷雨》(北京东路的黄浦剧场),还有白杨的《日出》(黄河路的长江剧场)。就其演出阵营、演出规模、演出质量而言,都要比我的《海石花》强大得多,但是,他们都没有给我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原因很多,关键的还在于:在我此生此世的种种最初的记忆中,《海石花》是第一次美的记忆。她是一种启蒙,她是一种洗礼,她在我朦胧的意识中展现了一个现实之外的艺术的世界。也许有人会问:你果真记得六十多年前梦一样的幻境?我会说,我肯定记得,这种记忆甚至植入了我的基因,影响到了我的性格,影响到了我的爱好,影响到了我今天的色彩感知和审美趣味。在我以后的六十多年里,即便陷于现实的桎梏,我从未忘记,现实之外,我还有多多少少生命馈赠予我的礼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就有如阳光,有如空气!</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016.12.10</div><div><br></div><div><br></div> <h5>&nbsp; &nbsp; &nbsp; &nbsp; 感谢上苍赐予我的礼物,有如阳光,有如空气。</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