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特拉维夫的夜</h3> <h3>本古里安机场</h3> <h3>11月30日,夜抵以色列特拉维夫,入住地中海畔的酒店,由于已近凌晨,拉开房间阳台的门,听着波涛沉沉入眠,醒来时已见晨光,推开门,一片无以伦比的地中海美景展现在眼前,湛蓝开阔的地中海的晨色之美让我陶醉!我没有犹豫,迅速和老公直奔海滩,蓝色大海,白色浪涛,金色的阳光撒在海面上,波涛倒映阳光,金波粼粼,晨起的的跑步者迎面而来的微笑,认真安详而纯净,透露出一个民族的气质和文化修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早,我的以色列!早,我的应许之地!</h3> <h3>新的一天在晨光中开始了。上午从内坦尼亚市沿地中海东岸到凯撒利亚。凯撒利亚是《圣经-使徒行传》常提到的一个港口。一座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古城,现属以色列。位置在特拉维夫和海法之间。走近这座古城,深深被这里的古代人文气息而震撼。</h3> <h3>随处历史随处文化。远处大海边是希律王建造的古码头。凯撒利亚曾是以色列王国在地中海的第一大港。古码头现只见根根罗马风格的断柱苍凉地浸泡在海水中,忍受着海浪阵阵拍打。凯撒利亚古城遗迹有希律王古城和后来的十字军城堡两处。十字军城堡依海而建,城高池深,气势雄伟。城堡的墙壁异常坚固,上筑堡垒,路易九世在1254年建成。城堡入口东门,穿过一拱形通道,这是一处教堂遗迹,可以看出当时基督教堂的风格。旁边仍可见一些房屋的遗迹,屋里还有带着大理石喷嘴的蓄水池。</h3> <h3>希律王为凯撒利亚城的建设颇费工夫。高大的城墙依地中海海岸而建,迤逦的城墙内,圆形剧场、竞技场和游泳池等大型建筑分布得井然有序。泳池的三面围墙一面大海,希律王在美景中享尽奢华。双半圆剧场面海而立,希腊风格,前半圆形地板上,至今可见漂亮的马赛克装饰地板,绚丽的花草和鱼鳞图案。从别处运来的建材。凯撒由于经历了拜占庭时期,遗迹上可以见到雄伟的拜占庭宫殿的宫墙立柱,感受到一种久远的沧桑……凯撒经历了犹太人,希律王,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王朝,阿拉伯王朝等等等等,一直到以色列犹太人重新回归,漫长的东西文化交流融汇发展积淀了多彩厚重的历史文化。从凯撒利亚了解古代西方文明发展史和宗教融合分裂史,可以看到地中海文化的壮丽历史画卷……</h3> <h3>之后沿地中海依迦密山北行,我们来到地中海东岸著名旅游城市海法,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市,面积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是个港口城市。</h3> <h3></h3><h3>中午午餐的地方是海法的制高点,景色之美让我兴奋过头,高举手机狠狠地摔了一个优美的屁股蹲儿!由于我这一跤,餐厅特意送了我们四份新鲜大椰枣,人家用石油换食品,我用摔跤换马枣,也是醉了……</h3> <h3>案发现场</h3> <h3>海法最著名的就是巴哈伊现代空中花园。说起空中花园不得不提巴哈伊教:巴哈伊基本教义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目前有600万教众。有意思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这里和谐共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这里和睦相处,是战火纷飞的中东土地上难得的和平家园。 </h3> <h3>今天的海法行最大的遗憾就是冷雨绵绵,我想:这场雨也许是为前几天人祸而为的那场大火烧毁的茂盛树林而哭泣 ……</h3> <h3>游完海法,前往圣母玛利亚的故乡~拿撒勒。 他是以色列北部城市,位于加利利地区,到拿撒勒主要是参观圣母报喜堂,圣母报喜堂就建在"圣母领报洞"上面。天使告知圣母玛利亚怀有上帝之子耶稣的地方。现在的圣母报喜堂建于1966年,是在同一地点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是当今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礼拜堂之一。</h3> <h3>天使报喜堂又称为"圣母领报大教堂",位于狭窄的街道上,教堂的庭院围廊上悬挂着各国教会赠送的有关圣经或圣母画。众多的画像有的风格写实,有的寓意抽象,一幅幅都显得色彩斑斓,美仑美奂。左侧是教堂西门,讲述耶稣出生于马槽、做木匠、出埃及、约旦河受洗、加利利湖传道、受难升天的故事;右侧是教堂门上窗口中耶路撒冷十字架的标志。</h3> <h3>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祭坛,是一处肃穆的宗教场所,室内保留着天使报喜岩洞,传说是圣母玛利亚生活的地方。上层为教堂,供人们做礼拜、忏悔。</h3> <h3>教堂顶部 "百合花"寓意圣母玛丽亚的子宫,站在教堂中央抬头仰望,报喜堂的顶部极为高大、华美和明亮,其外形酷似一朵头朝下盛开着的百合花,而百合又始终被视为圣母玛利亚的标志。"百合花"共有16片花瓣,每片花瓣又分成两个表面。在这32个表面上镌刻着醒目的英文字母M,象征着圣母玛利亚。根据犹太数法,数字32代表22个希伯莱字母以及上帝在创造世界时的10条禁戒。最为惹人注目的是教堂四周墙壁上,镶嵌着由世界各国教会捐赠的许多幅圣母像。</h3> <h3>由于我是基督教的门外汉,只能勉强于其表,概叹其圣地之恢弘,却依旧无感于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