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1月7日,我们从悉尼飞越太平洋的塔斯曼海峡,来到了久已向往的新西兰。新西兰由北岛和南岛组成。我们这次游的是北岛。第一站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h3> <h3>一下飞机,直奔奥克兰外的伊甸山。新西兰多火山,伊甸山是一座死火山,位于奥克兰以南5公里,是奥克兰最重要的象征之一。</h3> <h3>这里是死火山的火山口,遗憾的是火山口面积广阔,只能拍到局部。</h3> <h3>伊甸山火山口形成于2--3万年前,高196米,是奥克兰最高的火山。</h3> <h3>伊甸山视野开阔,是眺望奥克兰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市内一座高高的塔,叫做天空塔,328米高,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物。比悉尼的悉尼眼还要高6米。</h3> <h3>HELLO!New Zealand!</h3> <h3>奥克兰的中央公园,位于奥克兰市中心,放眼望去,满眼是绿色的草地与树木。</h3> <h3>在草地上踢球的学生们。</h3> <h3>我们到新西兰第一天下榻的酒店。</h3> <h3>这是我们游览时乘坐的中巴,后面拖着的这个小车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吗?</h3> <h3>原来游览时,基本上每天都要换酒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中巴后面拉着的原来是游客的行李车。</h3> <h3>新西兰国土有26.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50万。给人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到处都是绿草地。</h3> <h3>导游说这里的绿地就是我们电脑上绿色桌面的拍摄地。</h3> <h3>这样有意义的地方当然要拍照留念啊!</h3> <h3>汉密尔顿花园是一座由各种不同地域风情构成的花园,既有西方的美英意大利花园,也有东方的中国日本花园。这是毛利人的花园。</h3> <h3>这看来是座西方的主题花园。青铜色的兔子造型虽然看去不太驯顺,却也受到同行属兔的小红妹妹的格外青睐。</h3> <h3>巴同志的姿态似乎更美!</h3> <h3>这些花园风格迥异,使人流连忘返。</h3> <h3>罗托鲁瓦湖是北岛的第二大湖,由地震凹陷形成。</h3> <h3>湖里的黑天鹅是一道独特的景观。</h3> <h3>罗托鲁瓦市因罗托鲁瓦湖而得名,这里是毛利人的聚居地。</h3> <h3>罗托鲁瓦市居住着2万多毛利人,我们前往毛利人文化村去了解参观他们的生活与习俗。</h3> <h3>首先,我们观看的是毛利人的雕刻,大致船伐,小至挂件都雕刻得十分精美,栩栩如生。</h3> <h3>这个多像中国的龙舟。</h3> <h3>这小小的挂件看上去也霸气十足。</h3> <h3>编制厅的工人们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停止工作。</h3> <h3>她们编制使用的是南太平洋岛上的植物,她们用铁梳子将一种麻类植物一刮,就抽取出白色的叶筋,犹如细细的丝线,用来编制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h3> <h3>这是毛利人用羽毛和丝线编织的艺术品。</h3> <h3>这是一个毛利人的聚集场所。</h3> <h3>他好像是在门前站岗,看来很是忠于职守。</h3> <h3>大厅里挂着毛利人酋长和武士的照片,他们是毛利人的英雄。</h3> <h3>这是过去毛利人栖息的地方。虽然简陋,但为了防止敌人的突袭,也是费了一番心思。</h3> <h3>这些茅草房使人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h3> <h3>从毛利文化村走出,历史的穿越使我们深感震撼。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看成毛利人的表演,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但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我们感受到了新西兰的三大特色文化之一~毛利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