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到了一年一度老兵退伍返乡的季节,告别军营,踏上自己最终的返乡征程,迎接自己的将是人生的另一份精彩。每年的11月25日,不论是在电视里、新闻上、还是车站、码头始终都能看到一些胸戴大红花、身背迷彩包的难忘画面。虽然军装上的领花、肩章等军兵种符号摘下来了,但老兵们身着军装依然显得精神抖擞,一声声深情的问候,一句句美好的祝福,同志爱、战友情在欢送现场久久回荡。炮声隆隆、锣鼓震震,送行的战友和领导目送着远去的战友久久不能平静。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战友情,送行的领导为老兵致辞,希望老兵退伍不褪色,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扬广大,老兵们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定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投身到家乡的各项建设中去。伴随着威风的锣鼓声和送战友的歌声,在即将告别军营的时刻,军营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全部涌上心头:</h3> <h3>记得2013年告别军营,刚回乡踏入社会那年,思想观念还没完全转变过来,还有点不适应地方的生活,每天晚上脑海里始终还是军营生活的一幕幕回忆,于是闲下来的时间,就有回忆军营的这一想法,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样,说写就写的意愿立马行动,每天晚上回忆一点,历时2个月时间,一片长达35页纸的军旅生涯回忆录出炉啦,记录着军营中的工作、生活之中的点点幕幕:</h3> <h3>很小的时候就羡慕军人、崇拜军人。于是,当兵前在北京军区驻张某部就开始军营生活了:</h3> <h3>这是1996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军区第251医院休养灶上班时,我们炊事班岗位练兵时的全班合影留念</h3> <h3>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所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军人。不同的血脉,不同的姓氏,但我们都是亲兄弟,几年的青春相依相伴。同吃一锅饭,同扛一杆旗,有乐一起享,有难一起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多年以后,战友们各奔一方,但军营中记忆的色彩依然那么鲜艳。短暂的军旅生涯,却在自己的人生路程上写下浓浓一笔:</h3> <h3>刚入伍时我被分到了驻河北省霸州市某部军营的新兵一营二连九班,这是我们全班训练休息时的合影,有山西运城的、河北衡水的、陕西西安的、山东青岛的、河北唐山的、四川简阳、资中的、福建莆田的、内蒙古呼和浩特的、甘肃临夏的、山西阳泉的、北京朝阳的……这身肥大大的绿军装,穿在身上不仅仅是威武潇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h3> <h3>新兵连三个月的训练,那就一个字“累”,感觉有多少饭都不够吃,老是感觉很饿……</h3> <h3>三个月的新兵生活结束后,有幸我被调到了渤海湾海滨城市、四大直辖市之----天津市驻军某部军营:</h3> <h3>同年兵20多人被分到了驻津某导弹团团直指挥连,当年的我们四个同年兵:</h3> <h3>当年军营中一幕幕的再显,冬季来临之前,为连队蔬菜大棚打草扇子:</h3> <h3>连队的野炊:</h3> <h3>1999年底在河北省涿州市空军第六飞行学院集训时的留影:</h3> <h3>炊事班在天津海边野外拉练时的合影:</h3> <h3>1998年部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驻训时在外宾的一再邀请下的合影</h3> <h3>最幸福的事,连队改善伙食杀猪了:</h3> <h3>1999年天津军营的某个周末,连队在天津海边的野外拉练:</h3> <h3>1999年在天津军营当兵时摘抄的一段笔记</h3> <h3>1999年底,自己有幸被调到了首都北京空军总部机关,当年一个普通信封上的大红章----空军大院,足以证明总部机关的分量暨威严神秘:</h3> <h3>自己刚去被分配到了空军机关大院政治部机关食堂------空政部长灶</h3> <h3>这就是当年自己在北京空军总部机关大院工作和生活了五年的地方,离开至今,时常还会想念这里。</h3> <h3>当年去空军机关办公大楼的出入工作证</h3> <h3>雪后在首都北京------中央军委八一大楼前的留影:</h3> <h3>刚到首都,一切都很新鲜:心目中的中国中央电视台</h3> <h3>2000年,自己在部队每月的军响:</h3> <h3>看到这张节日值班表,北京军营的战友有点眼熟:</h3> <h3>自己的卡片简历上,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旅游:</h3> <h3>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全军唯一的一个明星话剧团:只要每天打开电视,或多或少都有空政话剧团的演员,大家所熟悉的空军现役的或曾经服役的影视演员:李雪健、濮存晰、吴京安、杨树泉、肖雄、温玉娟、洪剑涛、毛孩、周晓斌、牛莉、袁立、杨婧、殷桃、闫妮、姚晨、沙溢、姜超、句号、刘亚津、郭冬临、胡亚捷、陈瑾、剧雪、白志迪、林永健、苏岩……</h3> <h3>2001年,空军政治部首长暨空政办公室领导及食堂员工参加机关庆祝建党80周年歌咏比赛</h3> <h3>空军总部机关女子军乐团</h3> <h3>空军机关大院国旗班</h3> <h3>空军总部机关办公大楼</h3> <h3>空军总部机关礼堂,每年春节,机关大院的干部职工和家属都在里面观看春节晚会</h3> <h3>北京空军总部机关大院所谓的“黄金大道”------银杏街</h3> <h3>空军机关军人俱乐部大楼,一共九层,我经常去二楼图书馆看书,又时候也去九楼看联欢晚会</h3> <h3>2001年,食堂被机关评为优秀党员的人员在空军军人俱乐部门前合影</h3> <h3>2003年,食堂组织去北京八一湖公园游玩</h3> <h3>这个就是当年一块和我从天津调到北京的战友----于春刚(内蒙古包头人)</h3> <h3>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八一湖公园)留影</h3> <h3>大家眼熟的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战友们</h3> <h3>空政话剧团熟悉的战友们,每次在空军总部机关大礼堂都能观看他们精彩的演出</h3> <h3>这架熟悉的飞机,就是当年从北京调往内蒙古额济纳旗----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营时乘坐的俄罗斯图---154飞机,还有点怀念</h3> <h3>这就是我的军旅第五故乡:内蒙古额济纳旗军营旁的中蒙边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策克边防口岸</h3> <h3>当年我被分配到了驻沙漠军营----某飞行团修理厂,每天都能近距离的和各种战机打交道</h3> <h3>开会间隙,和我们飞行团领导合影留念</h3> <h3>短暂的军旅生涯,难忘的岁月。每年的11月25日是个很平常的日子,但是对一群人来说,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就是军人离别的日子、老兵退伍的日子。他们都是穿着绿军装的人,在军营里每天都是喊一二三四的人,那一天、那一刻,感情释放了,泪水就这样疯狂的涌出,相互地拥抱着,为分离拥抱也成为美丽回忆的拥抱</h3> <h3>回想当初入伍,个个都还是雏嫩的面孔、单薄的身体,春夏秋冬,风吹雨打,现在他们老了、黑了,却成熟坚强了,军营里有着酸甜苦辣咸</h3> <h3>有人说选择了当兵,就等于放弃随心所欲的生活,是的,他们在军营里学会了放弃,学会了珍惜,军人为苦铸就了祖国的安宁,军人的累,初写了青春无悔 ,军人的寂寞是为了别人的安乐</h3> <h3>军人是服从命令的,现在他们是服从上级的安排----光荣退伍。不是他们不优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是世界需要长江后浪推前浪,需要新血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战友,一路走好</h3> <h3>沙漠部队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事</h3> <h3>篮球赛</h3> <h3>拔河赛</h3> <h3>速度灵活赛</h3> <h3>齐心协力赛</h3> <h3>今天要飞行,走,到机场送饭去</h3> <h3>摄影爱好者的执着</h3> <h3>军民一家亲,军嫂和官兵在礼堂同台观看演出</h3> <h3>战友聚餐</h3> <h3>连队开饭了</h3> <h3>军营的伙食</h3> <h3>爸爸和我,这张照片虽然破旧,堪目无堵,但是我珍藏了30多年,也是我小时候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张照片。这就是小时候的我</h3> <h3>上面是爷爷和爸爸,这张是我和爸爸</h3> <h3>沙漠的冬季是很冷的,葡萄树全部都要埋到1米一下的土坑里</h3> <h3>连队无言的战友,夫妻俩又生了一对无言的双胞胎,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h3> <h3>一场大雪过后,为了能够保证战鹰随时出击,战友们齐心协力</h3> <h3>全家寸照合影</h3> <h3>沙漠机场熟悉的客机,每年休假北京至沙漠,</h3> <h3>每年冬天小孩放寒假了,都要来沙漠军营过大年</h3> <h3>一家三口的飞机票</h3> <h3>小孩刚到沙漠军营,一切都很好奇</h3> <h3>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天天渐渐的在变化</h3> <h3>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有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胡杨树,据说这种树,活着的时候1000年不死,死了的时候1000年不倒,倒了的时候1000年不朽,额济纳旗胡杨林是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h3> <h3>曾经的荣誉、曾经的辉煌</h3> <h3>在部队最高兴的事是涨军饷</h3> <h3>沙漠部队对外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叫十号、东风航天城、20基地,名字听起来都很霸道,说霸道,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很早以前,这是一支从抗美援朝前线胜利归来的一支英雄部队,从抗美援朝到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上太空。,又时沙漠有发射任务,话说大了,别说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其实全球都在关注这里,每次一有发射任务,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来沙漠现场视察和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唯一走进部队军营的就是我们沙漠军营</h3> <h3>额济纳旗----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五故乡 ,当兵说是在酒泉,其实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位于“天上不长草,地上无飞鸟”的巴丹吉林大沙漠腹地,在巴丹吉林沙漠当兵,是我一生军旅生涯的第五个青春驿站。巴丹吉林沙漠位于甘肃、新疆、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南临祁连山,北靠居延海,它旷大神气,苍茫不定,由连绵起伏的沙海和荒凉的戈壁滩组成。坐在飞机上向万米高空下观看,宛如一片凄惨而美丽的沙漠公园,我在西北当兵所在的军营就驻扎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这里没村庄、没城市各个小点都是以点号称呼。军营常年很少下雨,倒淌的黑河水横穿沙漠注入内蒙古居延海。被列入世界第四大沙漠,总面积47000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上海市那么大。营区离额旗县城大概有300公里路程。那里的女人们不管是春夏秋冬嘴巴上都会捂上厚厚的一个口罩,头上裹一条花头巾,可见那里的风沙和紫光线有多么厉害。8年的沙漠军旅生涯,由刚来晚上睡觉流鼻血的不适应,到现在生活规律的逐渐适应……</h3> <h3>所谓真正的英雄</h3> <h3>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驻酒泉市办事处</h3> <h3>离开军营时最后一次乘坐嘉峪关至北京的火车</h3> <h3>归心似箭,飞驰的列车上</h3> <h3>离开军营时最后一张火车票</h3> <h3>16年的空军军旅生涯,一共走了五个故乡,五种异地生活的老乡情、战友情、驻地人文风域,领略了很多异地人文风情,目目难忘。在每个部队的工作成绩也不例外-----一次比一次辉煌。至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h3> <h3>16年的空军军旅生涯,地面导弹部队呆过、航空兵部队呆过、基层连队呆过、总部机关呆过、作战部队呆过、实验部队呆过、在农村部队呆过、在大城市部队也呆过、在海滨城市部队呆过、在沙漠部队也呆过,飞机也坐了好多次,一句话----值了!</h3> <h3>十几年的军旅岁月,十几张军功奖状喜报、荣誉证书、荣誉奖品、优秀班长、优秀学员、优秀士官、优秀党员、嘉奖、三等功、卫生先进个人、特殊工作岗位先进个人,一个处分也没有,自己感觉够可以了……</h3> <h3>十六年的空军军旅生涯,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从学做人到做事、从为人到处事、从窄事业到寬事业、从层次到级别、再到境界,真的很值得。一转眼,离开大西北好几年了,平时觉得那地方风沙大、艰苦、闭塞、不方便,老感觉待在那儿一点都不好,有一天真离开它了,还真有点怀念它,舍不得它。人这一辈子有几个十六年,更何况是最辉煌的十六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竟,军人最终都是要退出部队历史舞台的,甘蔗没有两头甜的,老天爷不会把好事让一个人占完了…</h3><h3>自己十六年军旅生涯的个人总结:十六年风雨同舟、一路走过、辛勤的汗水与努力、自己平时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肯干的工作劲头、对工作极端负责的职业道德,有耕耘就有收获、最后便有了现在的结晶与收获。十六年的空军军旅生涯:当初选择、永不后悔、辉煌十六年、影响终生。一日为军、终生是军、为伍一日、光荣一生、辉煌一生、伴随终生、永存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