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一中,我的家园 ——礼泉一中校园文化(环境篇)

石潭人王书芳

<h3>&nbsp; &nbsp; &nbsp; &nbsp; 礼泉一中以“打造名牌,提升品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办令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指导,紧扣“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科研强校,人才名校”的发展战略,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思路,在狠抓教学质量这个前提下,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每位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产生滴水穿石的力量,使其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学校工作的核心功能是育人,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初步实现了校园无闲人,人人育人,校园无闲事,事事育人的目标,动员全体师生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今天的一中校园,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凝结着几代一中人的心血与汗水。校园面积从建校时的五十亩发展到一百五十多亩,校园建筑也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为了使这些布局不尽合理,风格各异的建筑融为一体,我们确立了以“绿色、人文、数字”主题进行布局整饰。房屋建筑,景点分布,路网配套设施紧紧围绕“给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优美的环境”这个中心展开。</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学校先后开辟了英语广场、凌志广场、黄金广场三大广场;建成了沁园、三友园、八仙园、荟卉园四大花园;修通了崇德大道、博学大道、尚勤大道三条大道,雄鹰路、奔腾路、杨帆路、凤凰路四条小路。基本建成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的建设格局。</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礼泉一中的环境建设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通过学校建筑物造型、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来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体现出高雅素洁、稳健久远、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主格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校园的美化绿化工作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自然优美”为目标,按照“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园林小品为辅,适当设置景点”的思路,分期分批的有序进行。</h3> <h3>春花烂漫</h3> <h3>这其中可有你读书的身影?</h3> <h3>夏日竹林</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筑鱼池,修喷泉,栽花,种草,植树,造林,假山喷泉,相映生辉,处处呈现出优美和谐的立体式园林景观。校园四季常绿,整洁美丽,绿化覆盖率达38.6%,人均绿化面积3.36平方米。</h3> <h3>同学,这其中可有你勤学的镜头?</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在美化校园、创设育人环境方面我们的追求是:让校园充满绿色,让绿色着装艺术,让艺术回归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处环境都育人,赋予冰冷的建筑以鲜活的生命。</h3> <h3>秋日荟卉园</h3> <h3>“这个是榆叶梅,那个是海棠花。现在大家站的这个花园叫‘三友园’。因为这里有梅花,有竹有松,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所以我们把这个花园叫三友园。人们形容竹子未出土时先立节,待凌空时总虚心,大家可以看竹林后边的墙上的《赞竹诗》,从音、形、色、境等方面教会我们欣赏竹子自然美的同时,联想到做人的刚直不屈……三友园是我们后勤人员自己规划设计的,铺路用的都是旧砖。”这是那年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面对大家的提问,总务处程国栋主任如数家珍般的向大家介绍情况。</h3> <h3>雪中凌志广场</h3> <h3>同学,寒风中可有你劳动的身影?</h3> <h3>美丽的一中,靠你,靠他,靠我们大家共同来建造!</h3> <h3>福佑一中!</h3>

育人

校园

一中

校园文化

三友

建设

环境

广场

礼泉

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