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丰自古被称之为富庶之乡,作为赣东地区一座著名历史小城,在物产、地理、风俗、人情等方面均有其突出特点。过去人们认为南丰人杰地灵,根源在于县城的选址符合最高的风水标准,上合天道,下顺地理,以致一县民众,皆被其福。</h3><h3> 南丰县城,又名琴城。"琴城"命名来由已不可考。老人们说南丰县城位于盱江北岸,地形狭长,酷似古琴,盱江水声潺潺,便是琴声,故名琴城。也有人说与唐代独孤县令携弟登琴台弹琴有关。孰是孰非,实际并不重要,但从命名琴城一词来看,南丰人自古风雅,倒是一证。</h3><h3> 南丰旧县城周边形势极有特点:东门出城,一片辽濶之地,盱江在此拐向东北方向。东风吹来,无遮无挡,草木繁茂,花树丛生,地势低平,一派生机。北门出郭,地势陡高。城外七八里路内高地岗峦起伏,松林乔木密布。尽头彭家堡、梓和村之外是一片大川,再远去是一排崇山峻岭,挡住了呼啸而来的北风。近城数十平方公里的松林乔木涵养住无数水氧分子,为县城造就了无比滋润的清新环境。南门城下便是盱江自西往东流去,形成天然护城河。清彻碧绿的潺湲河水,千百年来哺育着小城数万人口。对岸是森林蓊郁的近河山峦,丘壑幽深,风景绝佳。西门:一出傍江城门,远远的我们可以看见巍峨的军峰山,翠峰耸立,形成天成屏障,挡住了西来烈烈金风,秋天的肃杀之气显得温和了许多。于是,有了一县的蜜枯飘香,独领世界风骚。</h3><h3> 从县城地理环境位置来看,不管是从古代的风水学说或是现在的宜居科学观来说,我们称南丰是福地,真是一点都不为过。</h3><h3> 最为奇妙的是出西门,江边有一石山恰似龙首,其身躯宛延数里,正好把琴城西北方外围全部包绕。精通风水者说这山就是一巨龙,是南丰的龙脉要穴。它头西尾东北,卧在西北方向,守护住整个琴城。西方属金,金多杀气。有巨龙守护,杀气消散。南丰便少了许多兵戈之灾,少了许多邪戾之气。地处福穴,南丰风调雨顺,诸疫不侵。民风淳古,千年不变。这一方百姓也大多温厚纯善,极少凶戾顽劣之辈。</h3><h3> 龙头临江,故命名龙首山。同治年江西《建昌府志》卷一"南丰县"条下云:"马退山,城西,一名龙首山,为悬龙入城之首。其石坚滑却马,故称马退。唐令独孤汜尝月夜偕弟及抱琴登此,后人琢石为琴,因名琴台。石上有超遥台,以及诗有‘超遥望平川’之句,今废。"</h3><h3> 关于龙首山,民间有许多传说。老人们说,为了让巨龙安心守护南丰,在龙头右边建了崇真寺,左边刻了石佛龛,在七寸方位上修了地藏寺,在近尾端张家堡建了琴台书院,文武全上,神人戳力,让巨龙一直安卧守土。说到石佛龛,乃是南丰人礼佛胜地,香火极盛。自古传说石佛极灵,名扬周边诸县。每年春节前后,周边诸县香客连袂而至,诚心焚香朝拜石佛,求福求佑,元宵后人次才渐渐减少。本地人除夕夜进香者络绎不绝,摩肩接踵,人山人海,通宵达旦香烟缭绕,爆竹暄天。数百年无改其俗。</h3><h3> 巨龙内侧是琴城老城区西街,南丰最著名的书院程山堂(程山学舍)就在城西。据记载,程山学舍位于江西南丰城西。清顺治九年(1652)邑人著名理学家谢文洊建。与同邑邵睿明、李萼林、傅与、甘京、黄熙、曾曰都在此讲学,其讲习以程朱之学为旨归。谢文洊是著名的江西三山学派的代表人物,明末清初,江西出现三大学派,又称为" 江右三山",即宁都易堂九子、南丰程山学派、 星子髻山七隐,以"经济"、"理学"、"气节""有声于天下"。书院本为名儒讲学之所,照此看来,程山堂是名符其实的"书院"。根据记载,程山堂位于僻静的城西,内设有"尊雒堂""玩占堂"。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翠微易堂九子代表人物魏禧、髻山七隐代表人物宋之盛齐聚程山讲学,实现了"江右三山"三大掌门的历史性际会。经访寻本邑耆老及谢氏后人证实,程山堂位于巨龙中段谢家山脚下,恰近城西城墙内侧。程山堂周围是一大遍桔园莱地,从西街肖家巷出入,毗邻琴台书院。旧址已被现南丰一中改作足球场,遗跡灰飞烟灭。</h3><h3> 龙首山外侧是一巨大沟壑,南丰人称谓"丁家沟"。丁家沟地形复杂,其中怪石奇木,仄径幽塘,比比皆是,是个游玩的好去处。可惜近数十年,面目全非,变成了荒芜之地,附近居民们在此开辟了许多菜地。平日里有不少喜爱寻幽觅胜之人攀涉其间,乐而忘返。据知情人说,早在五十年代,政府有过将此地辟作公园的想法,后来不知何故不了了之。仅在龙尾端修了座烈士陵园。陵园在前些年略加修葺扩建,改做了醒侬公园。</h3><h3> 随着我县经济形势的发展,前些年县政府考虑到百姓宜居的需要,有了将龙首山至醒侬公园全部开辟为公园的想法,让南丰人民有个就近的较大的健身活动娱乐休闲的场所,同时让南丰灵秀之气有个汇聚点,并制定了醒侬公园二期工程方案。百姓闻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但不知何故,有传言说又欲将该处用作返建房用地。一时间,民间议论纷起,认为坏了南丰千古风水,不同声音不绝于耳。所幸换届后新一届领导人体恤民情,高瞻远瞩,及时改正,决定重新启动醒侬公园二期工程。此举保住了南丰风水重穴,同时将产生一个绝佳风景区,百姓闻讯,拍手叫好,众口颂扬。</h3><h3> 如果规划得当,醒侬公园二期工程(或叫龙首山公园)峻工后,南丰必将出现一个高品位的原生态的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场所。到时烟柳连塘,曲径幽深,可行可坐,可观可游。陟高可览古城奇景,入壑能睹幽谷珍林。乔木成荫,禽鸣鱼欢。长廊勾栏,亭榭飞檐。远客来有流连之地,本地人有休憩之所。一届政府的名声将随着这个公园的建成而美誉长存,主事者也将因造福一方百姓而福报绵延。最可贵的是,南丰人民宜居宜游才算是有了一个好的起点,琴城的风水宝地更将焕发出新的光芒。这正是:天佑南丰!</h3><h3> </h3><h3> </h3><h3><br /></h3><h3>附录</h3><h3>1、超遥台</h3><h3> 唐·独孤汜 </h3><h3>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惠缠。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王旅方伐叛,虎臣皆披坚。鲁人着儒眼,甘就南山田。挈桔上高瞪,迢遥望平川。沧江大如蜒,隐映入远天。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燃。寒泉得日景,吐溜鸣湔湔。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人生几何时?大半百忧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h3><h3>2、琴台书院:清乾隆二十八年,知县卢崧将原嘉禾书院移建于城西龙首山之东的张家堡,初名琴城书院,知县卢崧还为此专门撰文《鼎建琴城书院碑记》勒石,文中"......颜曰:‘琴台书院’,因唐令独孤遗爱存也。"</h3><h3></h3><h3>道光二十二年更名琴台书院,光绪年间改为高等小学堂。内部格局有讲堂、先贤祠、文昌阁、揽胜亭、月池、半规堂、越龙桥、眄柯亭及斋舍、庖厨等大小房舍80余间,并莲塘2口、蔬圃数亩。现仅存莲塘和跃龙桥,在今南丰一中内。</h3> <h3>丁家沟风景图片</h3> <h3>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