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寻宝记(6)

karl大宇

<h3>在继续往下写前,我先交代清楚几件事情。</h3><h3> <br /></h3><h3>1. 我打电话给Q是想了解自己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的『有待改进』,而不是为了挽回这份工作。因为我知道,相关负责人作出录用或拒绝的决定,都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权衡过各方利益的。不可能说因为落选者的一轮真情流露的电话,就被感动得不行,然后回心转意重新录用。这是我的真实生活,不是别人笔下的鸡汤小说。</h3><h3>2. 正因为如此,所以电话过程基本上我都是在尽量想办法让她多说,我只是在适当时候回应一下,目的还是为了让她继续往下说。所以也不存在『双方言语不合,相互对骂,最终怒摔电话』之类的狗血情节。</h3><h3>3. 很多时候,只要一方是有备而来(大家是否有留意上一篇我提到的一个细节,在打电话给Q前,我是列了一个大纲的。所以有经验的被访者,都会要求采访者先提供采访大纲,以便提前准备),而且是专心聆听+认真思考;而另一方在准备不足之下,越是想刻意隐瞒的,往往越是容易被对方听出弦外之音。很好,这次没有例外。</h3><h3>4. Q是会说国语的华人,所以客套过后,我们都是以国语来交流。所以也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影响真实意思表达,从而引发误会。</h3><h3>5. 下面我的种种看法,有些是在电话过程中形成的,有些则是事后总结时归纳的,但在电话过程中,我一点都没有透露出来。</h3><h3> <br /></h3><h3>然后我们可以进入正题了。</h3><h3> <br /></h3><h3>Q一开始就强调说,所有的决定都是committee做出的,不是她一个人能左右的。</h3><h3> <br /></h3><h3>然后她提到我技术方面有不足之处:原来我在回答云端部署方面的问题时,没有解释清楚具体的操作步骤。</h3><h3> <br /></h3><h3>她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当时人家问我Google的云端部署,我回答说我只用过Amazon,没具体用过Goole。但我接着解释了一下为何我会选择Amazon而不是Google(GFW隔绝了绝大部分的大陆用户,极大影响了Google的云端服务的用户体验),还有两者在实现原理上的一些比较,以及类似的部署在Amazon中是如何操作的。并且说如果实际工作中要用到Google的话,我也可以很快掌握。毕竟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来说,要掌握这种层面的技术也只是一两天的事情。</h3><h3> <br /></h3><h3>类似的问题,我在教授的那场面试时,已经被那位计算机博士问过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特意提到过这点)。同样的回答,人家计算机博士觉得非常满意,但到了你这里,怎么就变成了技术不足?</h3><h3> <br /></h3><h3>你现在招聘的是以开发为主要职责的软件工程师,所以你要求的测试也只是围绕编程技术和语言熟练掌握,并没有丝毫涉及部署。再加上都不是新手了,应该知道什么技术可以快速掌握(甚至现炒现卖),什么技术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如果这都分辨不出来,别说team leader了,连当普通的开发者都不及格啊。</h3><h3> <br /></h3><h3>如果说这只是让我觉得困惑,那接下来的才真正让我吐血。</h3><h3> <br /></h3><h3>因为接下来Q说我的communication skill(交流技巧)有问题,还说尽管我技术方面经验丰富,但会不会是我长期专注技术工作,接触客户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这上面有欠缺。而我们的工作需要经常接触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所以我们对交流技巧的要求会很高。言下之意就是你的交流技巧达不到这份工作的要求。</h3><h3> <br /></h3><h3>这时候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所以我更加小心翼翼地引导Q,看看她能否举出什么例子。</h3><h3> <br /></h3><h3>但遗憾的是,无论我怎么引导,Q来来回回说的就是上面那段话的内容,反复强调这份工作在交流上的重要性,但又根本举不出实际的例子。</h3><h3> <br /></h3><h3>以我多年的面试经验来说(我既被别人面试,也面试别人,两方面的经验我都足够丰富,尤其是后者),一旦有人提到对方交流技巧方面的issue,而又举不出具体例子的话,这就需要警惕被人忽悠了。</h3><h3> <br /></h3><h3>因为交流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如果一个应聘者真的是有这方面的不足,面试官肯定可以举出反面例子,而且例子一定是非常鲜明和具体的。</h3><h3> <br /></h3><h3>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个道理。比如你新认识一位朋友/同事/邻居,尽管时间不长,如果你一旦觉得ta和你在交流上有障碍,你肯定是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的。比如在谈到哪个问题时,ta说了什么话,让你对ta产生了不好的印象等等。甚至是ta当时穿了什么衣服,发型,眼神,口气等等,你都会记得一清二楚。</h3><h3> <br /></h3><h3>从人的天性来说,如果ta对你好,你可能还不容易记住;但如果你觉得ta对你有什么不好的话,你要记住的话太容易了。人对负面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记住的,因为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h3><h3> <br /></h3><h3>还有就是,对于一个十几年工作经验(尤其当中包含多年的团队领导和客户需求处理经验)的应聘者来说,这种和客户打交道的简单交流技巧(职位要求是两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这个级别的职位还需要用到什么高级交流技巧吗?),一早就已经是标配了。你跑出来质疑这位应聘者在这个层面的技巧有问题,就类似你质疑一个十几年经验的西餐厨师不懂各种刀具的用途。</h3><h3> <br /></h3><h3>不过也有可能,是质疑者本身并不是有心刁难你,但ta的经历,水平和眼界,让ta只能局限在某个层面里吹毛求疵。一个这辈子都没走出过撒哈拉沙漠的土人,你让他怎么评价哪种雪更适合用来盖冰屋?</h3><h3> <br /></h3><h3>再说了,技术方面经验丰富的,怎么在交流上就有所欠缺了?技术强横的如狂风暴雨但待人处世却令人如沐春风的人海了去了,王小波,张小龙,冯大辉(尽管名字包含大小,但是排名不分大小)这些人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是那句话,你的经历限制了你的眼界。</h3><h3> <br /></h3><h3>就不扯那么远了,有了之前在大学工作的经验,而且还有最近的那场面试作对比,我知道和专家教授博士学者们打交道是怎么回事,我也知道有人在带我游花园了。</h3><h3> <br /></h3><h3>想在这方面糊弄我?对不起,没门儿。</h3><h3> <br /></h3><h3>可能Q也意识到在交流技巧上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于是抛出了最后一招。也是这招,让我彻底打消了继续和她聊下去的兴趣。</h3><h3> <br /></h3><h3>(好吧,写到这里已经2300多字了,已经可以『待续』了。但转念一想,这样做是会有生命危险的,还是咬咬牙坚持写完吧)</h3><h3> <br /></h3><h3>Q说我的英文不好。然后说了几句后,又回到反复强调这份工作在交流上的重要性上。等于是把交流技巧换了个说法:配方变了,但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h3><h3> <br /></h3><h3>你说如果我是刚移民过来的头半年,你要说我英文不好,我还真很难反驳你。</h3><h3> <br /></h3><h3>但我来了都3年了,你现在还说我英文不好...好吧,我还是很难反驳你。</h3><h3> <br /></h3><h3>因为英文去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好?</h3><h3> <br /></h3><h3>好吧,我承认即使是现在,我每周去教会礼拜,尽管能没有障碍地和西人牧师和教友交流,但我不保证能听懂他们讲的每一句话;我可以一边看澳洲电视新闻一边玩手机,尽管能知道新闻在讲什么,但不能保证每句话都听懂;我在和西人客户(还包括各种口音的印度人,希腊人,菲律宾人,爱尔兰人,罗马尼亚人等等)打交道时,尽管我可以清楚知道客户想要的是什么,但我同样不能保证客户在现场说的每句话我都听懂。</h3><h3> <br /></h3><h3>我估计即使在澳洲生活几十年后,如果有人跑出来说我英文不好,我仍然是很难反驳。毕竟我的母语不是英文(但即使是母语又如何?我如果说你中文不好,你还真别我和急。不服的上网找份『中文八级考题』试试),但即使我可以熟知很多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不认识的英文单词,但难道可以说我的英文就比他们还好吗?</h3><h3> <br /></h3><h3>但这和我应聘这份工作有什么关系吗?我的英文水平不足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吗?你这份工作是在为政府起草法律文件吗?</h3><h3> <br /></h3><h3>我的经验告诉我,一旦有人给出这种答案,已经等于是说『我实在找不出其他理由了,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吧』。</h3><h3> <br /></h3><h3>好吧,既然如此,再聊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感谢对方的时间,也感谢对方的坦诚,希望日后有机会合作。祝您有愉快美好的一天。再见。嘟~</h3><h3> <br /></h3><h3>然后很快联系上推荐我这份工作的朋友。朋友知道后也大吃一惊,在了解过我和Q的一些谈话内容后,他答应帮我去了解一下。</h3><h3> <br /></h3><h3>第二天朋友就回复我了,说他找更高级别的领导了解过,领导表示这次招聘全部是由Q在负责。而他和Q后来也谈过一次,但Q给出的说法,还是和我之前谈的差不多,还是在强调我『交流技巧』方面的不足。</h3><h3> <br /></h3><h3>最后,我问朋友,你和Q认识多久了?他马上明白我意思了,说其实和Q并不熟,之前都没有打过交道,是借调过来这个部门后才认识的。他是知道我因为这份工作而放弃了之前的offer的,所以他也觉得很过意不去。结果轮到我回过头来安慰他了。</h3><h3> <br /></h3><h3>好吧,我想我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了。</h3><h3> <br /></h3><h3>有些事情让人觉得郁闷的地方在于,你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苦于没有真凭实据,你很难向其他人解释。有时其他人尽管对事情了解有限,但出于关心,往往会和你说些安慰的话,不过这些安慰的话往往又没有说到点子上,反倒让你觉得更加憋屈。</h3><h3> <br /></h3><h3>我知道有人在言不由衷,但我不知道人家言不由衷背后的原因。尽管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但这只是我的猜测,写日记时我会想到啥说啥,但在这里不方便。</h3><h3> <br /></h3><h3>我在写这段时,脑海里回旋的旋律是林忆莲的《讲多错多》。贴段歌词让大家感受一下...</h3><h3> <br /></h3><h3>讲多错多 胡言乱语似高歌 Ha...</h3><h3>讲多错多 前言后语错得多</h3><h3>终须会过火</h3><h3> <br /></h3><h3>我生气不是因为我落选了,毕竟这是双向选择,你能够选择拒绝教授的offer,人家就同样能选择拒绝你的申请。大家都在做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在这上面并没有谁对谁错。如果真的是学艺未精,自己只能心服口服。</h3><h3> <br /></h3><h3>真正让我生气的是,我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公正待遇,但偏偏你又没办法去申述。亏是吃了,但从中学到了什么教训吗?</h3><h3> <br /></h3><h3>学到了夹起尾巴做人,做人不能太高调?学会韬光养晦,闷声发大财?</h3><h3> <br /></h3><h3>不禁想起了一段老罗语录:</h3><h3> <br /></h3><h3>希望那些喜欢用『枪打出头鸟』这样的道理教训年轻人,并且因此觉得自己很『成熟』的中国人有一天能够明白这样一个事实: 有的鸟儿来到世间,是为了做它认为正确的事,而不是专门躲枪子儿的。如果没被干掉就继续彪悍继续嚣张下去,如果被干掉了老子就认了。</h3><h3> <br /></h3><h3>好吧,再彪悍再嚣张,吃饭问题还是要考虑的。</h3><h3> <br /></h3><h3>教授那边我是不好意思再回去了,接下来又要重新找工作了。</h3><h3> <br /></h3><h3>等等,为什么不好意思再回去呢?</h3><h3> <br /></h3><h3>(终于可以待续了)</h3><h3>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