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些日子在我的高中同学微信群里,有同学转发了《丰子恺经典漫画100幅,总有一幅打动你》的帖子。</h3><h3> 我记得,幼时家里曾有过两本画册,一本是《山海经》,另一本就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册,这两本画册伴我度过了幼年和童年。《山海经》我看不懂,而丰子恺的漫画贴近生活,所以我很喜欢。以前,上海的每条弄堂都有读报栏,父亲经常去读报。当我长高到够得上读报栏时,也常去看报。通过看报,我知道了丰子恺先生是著名画家和散文家。我上初中时(1960年前后),曾在报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丰子恺的漫画颠倒了新月和残月。那时,家里的丰子恺漫画册已经没了。由于时间久远,加上当时我自己也分不清新月和残月,我记不得那篇文章指的是丰子恺的哪几幅画了,但这件事我记住了,因为我喜欢丰子恺的画。我在阅读《丰子恺经典漫画100幅,总有一幅打动你》的帖子时,看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月亮是新月不是残月,于是我就跟帖说,这张画将残月错画成了新月。</h3><div> 丰子恺是著名画家。他的画作中的错误不能抹煞他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不能因为丰子恺是著名的画家而无视他画作中的错误。“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div><div> 这一百幅漫画中画有月亮的有10幅,画作中题写的词句有月相的两幅,恰恰这两幅的月相都颠倒了。</div><div> “杨柳岸晓风残月”,词句出自北宋诗人柳永的词《雨霖铃》。拂晓时分娥眉残月在正南偏东,词句的描述是对的。丰子恺以此为题的画,却将残月错画成了新月。</div> <h3> 另一幅题词与画作中的月相相背的就是被帖子的作者称为“代表作”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新娥眉月稍后于日出而出、日落而落,阳光亮时看不到,太阳刚下山时在天穹的西面显现。黄昏时分“人散”去倒也符合常理,只是漫画中的月亮不是新月而是残月。这样的残月大概在农历每月二十六、七的丑时才从东边升起。</h3><div> 还有几幅画有月亮的画也有可商榷之处。</div> <h3> “种瓜得瓜,喫瓜得灯”画的是新娥眉月,黄昏时在西边,应该再低一些。还有,画中房屋旁边有小草,说明地方比较宽敞。场地宽敞之处,人坐在房屋的北墙角下纳凉有点不合常情。</h3> <p class="ql-block">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画的是残月,丑时才从东面升起。西楼的栏杆朝东还是朝西?如果栏杆朝南,那么残月到南边时,天已大亮,月亮已经看不见了。栏杆朝西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晚间向西看到的如钩的月亮只能是新娥媚月。</p> <h3>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画的是圆月。按建筑物和观月人脸面的朝向判断,月亮在正南,此时应在子夜时分。是乡愁、还是思亲,使得这“几人”半夜还在江楼?子夜时分还会有大雁在天空飞过?</h3> <h3>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画中是一轮圆月。子夜后,圆月西斜,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河流开始退潮。按画中月亮的高度,应在凌晨3、4点钟。画中的人物是在凌晨水落石出后登上江中的巨石平台小酌或聊天,还是在登巨石平台的石头还没被潮水淹没的黄昏时分登上石头平台一直饮酒聊天到凌晨? 那个时候的山野之人也有夜生活的习俗? </h3> <h3>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画中是娥眉残月,月出应在子夜之后。随着残月的升起,梧桐的影子确实越来越短,符合“立尽梧桐影”的诗意。但是,按画中月亮的高度和树影,应是下半夜,等“故人”到后半夜,那是何等深的友情啊?!</h3><h3> 真心希望懂绘画艺术的朋友告诉我,我对丰子恺先生画作的批评是错的,以及错在哪里。请了解天文学的朋友看看,我对月相的叙述有没有错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