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蒸蒸日上的义龙新区。

作者:蒲公英

<h3>义龙新区</h3><div>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地处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三县市结合部,位于“兴兴安贞”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辖顶效经济开发区、安龙经济发开发区二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及顶效、郑屯、万屯、鲁屯、龙广、新桥、木咱、德卧、雨樟九镇,92个行政村12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39万人。规划控制区总面积1324.7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3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50万人。</div><div>中文名 义龙实验区</div><div>面 积 1324.78平方公里</div><div>人 口 50万人</div><div>位 置 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结合部</div><div>新区政府驻地 鲁屯</div> <h3>区域管辖</h3><div>义龙试验区位于“兴兴安贞”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涉及兴义市的顶效镇、郑屯镇、万屯镇、鲁屯镇和安龙县的新桥镇、木咱镇、德卧镇、龙广镇、及兴仁县的雨樟镇,规划控制区总面积125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33平方公里。</div><div><br></div><div>义龙试验区由兴义片区、安龙片区、兴仁片区组成。</div><div>兴义片区</div><div>顶效镇</div><div><br></div><div>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05°36’、北纬25°12’(东经105'36",北纬25'12"),总面积104.66平方公里。全镇东北高,西南低,属岩溶丘陵盆坝地形,海拔1270米—1480米,距兴义市区仅仅11公里,距兴义万峰林机场16公里。</div><div><br></div><div>199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成为兴义市的城市副中心,特别是设在区内的火车站——兴义站,使顶效成为南下两广、东出闽浙、西进昆明及东南亚便捷的交通要道。</div><div><br></div><div>"顶效"是以布依语命名的地名,布依语把有水的地方,例如水塘、水洼、水凼等称为“定”,把绿色、蓝色称为“夭”,时间一长,这里便被民间称为“顶效了”,直到1914年,顶效、坡岗等地被划入兴义县后,“顶效”这个名词才有了正式身份,成为兴义县的行政区划名词,一直沿用至今。</div><div><br></div><div>位于兴义市顶效镇的“猫猫洞文化遗址”,是古人类——“兴义人”繁衍地,考古工作者将猫猫洞出土的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化石,“猫猫洞文化遗址”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br></div><div>郑屯镇</div><div><br></div><div>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东北方向,国土面积146.7平方千米,地处东径104°59′-105°06′,北纬24°59′-25°11′之间。东西最宽约2.1公里。全镇根据地形地貌划分为:以坝子和丘陵地为主的工业区和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坡岗自然生态保护区。</div><div><br></div><div>郑屯镇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白云石、石英石等,有著名的坡岗自然生态保护区,生物资源品类繁多,尤以石斛、兰草闻名。动物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蟒蛇、金雕、猕猴、穿山甲、小灵猫、白腹锦鸡等。植物资源有刺樟木、红椿、红豆、清香木、川桂等珍贵树种。</div><div><br></div><div>鲁屯镇</div><div><br></div><div>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北部,距市区32公里,拥有600多年的历史。距南昆铁路郑屯火车站6.5公里,与安龙县龙广镇、海子乡毗邻,国土面积64.45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82个村民小组,4786户20318人。居住有汉、布依、回、苗等多个民族,。</div><div><br></div><div>据考古出土文物和《兴义府志》、《兴义县志》记载,早在殷商时期鲁屯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明朝初年形成集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的古文化。</div><div><br></div><div>1997年贵州省考古队就在此发现了殷代出土的玦片(玉石的一种),认定是春秋时期的陪葬品。说明早在三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以前属夜郎国。明洪武二十二年(1439年)各族人民起义,普安扬屯(今楼下镇)之千户所遂移至此,洪武二十三年(1440年)置安南守御所于此,筑城于扬拉山(今东北境的七孔塘)。并命名为“鲁屯”,“鲁屯”这一名就一直沿用至今。</div><div><br></div><div>万屯镇</div><div><br></div><div>位于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北部方向,该镇是兴义市北大门,距兴义市区24公里,距兴义火车站仅7公里,辖10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镇内居住着汉、苗、布依等多个民族,民风淳朴,民族文化气息浓郁。</div><div><br></div><div>万屯镇地处兴义、兴仁、安龙、普安、顶效四县(市)一区的结合部,国土面积177.98平方公里,距兴义市区24公里,兴义飞机场28公里,兴义火车站8公里,郑屯火车站10公里,清水河火车站13公里省。省道309线、关兴公路、汕昆高速、晴兴高速和待建的威鲁公路在万屯纵横交错。</div><div><br></div><div>万屯镇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秦、汉时属夜郎国,元朝时属普安路总管府。明永乐元年(1404年)属普安安抚司,隶四川布政司;嘉庆三年(1798年)属兴义府辖;建国后一直属兴义专区管辖。</div><div><br></div><div>1988年,国务院批准兴义县升格为市,万屯镇自此由兴义市管辖。</div><div>安龙片区</div><div>龙广镇</div><div><br></div><div>龙广镇位于安龙县西部,距县城33公里,距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32公里,位于“兴安兴(即兴义-安龙-兴仁)经济圈”内。全镇国土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8个村,总人口约5.2万人,龙广镇辖18个村,178个村民组,15813户,总人口53654人,其中镇区人口24000人,城镇化率45%。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33.5%,分布有汉、布依、苗、彝等民族,境内平均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1300毫米,地表地下径流丰富,蓄水工程较多,全镇有水库3个、山塘60个。</div><div><br></div><div>龙广历史悠久,2亿年前生物就在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上栖息繁衍,2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2000年前先人们在这里开创着古老的人类文明,200年前这里是商旅要镇、经济中心,是全州乃至全省历史文物古迹最多的乡镇,有贵州龙化石遗址、观音洞古人类遗址、战国秦汉时期遗址、袁祖铭故居等。历史名人众多,有五省联军总司令、北阀联军左翼总指挥袁祖铭,策反长春国民党第五十军起义解放长春的杨滨将军,盘江风云人物王秉鋆等,全镇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观音洞古人类遗址、五省会馆,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龙广武装革命暴动纪念碑。龙广民族风情浓郁,人民智慧开放,自古就是开放的前沿,商贾重镇。</div><div><br></div><div>新桥镇</div><div><br></div><div>新桥镇是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所辖的一个镇,位于安龙县西部,处于“兴安兴(即兴义-安龙-兴仁)经济圈”内,距安龙县城22公里,国土面积 113.4平方公里,人口22017人。</div><div><br></div><div>全镇有16个村,96个村民组,5098户,2125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3%,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民族。</div><div><br></div><div>木咱镇</div><div><br></div><div>位于安龙县西南部,位于“兴安兴(即兴义-安龙-兴仁)经济圈”内,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属亚热带喀斯特岩溶山区。东北与新安镇交界,东南与坡脚乡接壤,西北与新桥镇连接,西南与德卧镇毗邻。</div><div><br></div><div>全镇共14个村,101个村民小组,4766户19000余人,居住着汉、布依、苗、壮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全镇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div><div><br></div><div>德卧镇</div><div><br></div><div>德卧镇位于安龙县西南部,处于“兴安兴(即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内,同广西隆林县隔江相望,东距安龙县城23公里、西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37公里,同时与贵阳市、昆明市和广西百色市各相距300公里左右。全镇国土面积207.15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4个村民组,总人口3.4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27%、镇区人口1.1万人),人均耕地0.76亩,居住着布依、苗等8个民族。</div><div>兴仁片区</div><div>雨樟镇</div><div><br></div><div>位于黔西南州兴仁县西南部,距兴仁县县城十五公里,是兴仁、安龙、兴义三县市的交界,晴兴高速(省级高速,双向四车道,在雨樟镇设有出入口,黔西南州境内晴隆县至黔西南州兴义市)、309省道和关兴高等级公路(安顺市关岭县至黔西南州兴义市)穿境而过,距南昆铁路兴义火车站(顶效镇境内)约30公里。</div><div><br></div><div>雨樟镇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辖11个村,146个村民小组,6740余户,2.9万人,镇内居住着汉、回、苗、布依、彝、黎等民族。</div><div>地区规划</div><div>“三路”:即是贯穿于整个义龙新区的义龙大道、关兴大道和东峰林大道,是新区连接周边乡镇的主要交通枢纽,是串联汕昆高速、关兴公路,连接G324和S309的重要基础工程。三条大道约50公里,规划红线宽均为80米,总投资约为29.9亿元。三条大道的土地征拆工作已全部完成,自8月28日全面动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力争在2014年3月1日前完成“油化、绿化、亮化”工作。截止10月27日,“三路”建设工程共完成土地征收9071.75亩,房屋搬迁701栋,坟墓搬迁2176冢,货场搬迁16家,挖方809.3426万方,填方405.778万方,炸方250.105万方。2014年4月15日州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义龙大道建设及部分项目建设情况。在金茂集团LED项目建设点,张政、杨永英、龙刚等听取了集团业主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听取了新区相关负责人关于新区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及产业布局情况汇报。州委书记张政在义龙大道慰问一线干部职工和工人时强调:新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新区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都要遵循以人为本,民生为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原则。为认真贯彻落实张政书记的指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新区在“三路”建设中,积极开展“两比”活动:一比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二比群众满意度,把群众满意度融入工程建设项目中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指示牌,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div><div><br></div><div>“三桥”: 即G324国道跨马岭河大桥危桥改造工程(3号大桥)、兴义至马岭线跨马岭河大桥(1号桥)、兴义至顶效楼纳生态风景区跨马岭河大桥(4号大桥)。“三桥”是兴义市跨越马岭河至顶效,宽泛连接义龙新区的战略性重点工程;是河两岸工业园区的重要交通“走廊”和城镇群之间的交通主干道。建成后将承担起新区衔接汕昆高速、城市环线,并快速联系兴义市桔山片区、丰都新区及铁路兴义站,有效网络并贯通G324国道和S309省道,形成新区快速交通体系。三座大桥前期工作基本完成,1号桥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三桥总投资约25亿,其中G324国道跨马岭河大桥危桥改造工程(3号大桥)投资达15亿元。</div><div><br></div><div>“三园”: 即顶效红星产业园、郑鲁万产业园和新德产业园。“三园”是充分考虑新区环境及区位等优势,制定的产业上的空间格局。红星工业园规划总面积4300余亩,已用地面积833亩,现有入住企业33家,其中建成投产16家,在建14家,入住企业预计总投资10余亿元,完成投资3亿元。新区根据全州和全省的医药制药实际情况,在红星工业园区规划打造医药产业园,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建成医药原材料交易中心、生产销售集散中心。该医药产业园已经入住天地药业、德良方药业、华圣药业等大型制药企业。</div><div><br></div><div>郑鲁万产业园和新德产业园规划建设已现雏形,且有如贵州荣盛集团建材产业园项目、贵州元豪有限公司、黔西南元豪投资有限公司、鹏升再生纸业、金宏化工、金石石材等企业入驻、建成并投产 。</div> <h3>在有关部门领导的艰苦奋斗中,义龙实验区逐渐壮观起来了。民众们心里十分欣慰!</h3> <h3>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义龙试验区的有关部门领导”;是您们奇迹般地创造了美好的义龙实验区!</h3> <h3>为了创建义龙实验区,义龙试实验区有关部门领导、您们都坚守岗位,热血奋战;在贵州这么困难的条件下能创造出奇迹般的义龙实验区来,实在不容易!您们辛苦了!人民真诚的感谢您们!</h3> <h3>照片上此路段位于:原顶效关兴路入口,此路段正是交叉路口、车流如麻,最主要是重货车的要道;为了此路段、部门领导也费了不少劲;这些年部门领导反复的修、铺、填…… 还是无法改变现状;施工结束后、没过几天此路段又出现了凹凸不平的坑洼;希望有关部门领导多多关照一下此路段,民众们真诚的希望此路段能尽快得到改观!让义龙实验区变得更加美好!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