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加之行—11月

Walter

<h3>&nbsp; &nbsp; 期待着大雪纷飞的场景终将变为现实,在我记忆里,如此厚的积雪还要将时光倒回小学。那时候的我还很单纯;在雪地里和小伙伴们打雪仗。而,时隔十年后的现在看到此番景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的那群玩伴早已随时间渐渐缥缈…自己的家乡好久不见如此景色…十年前的我,并没有想到现在会身处大洋彼岸的加国…十年前的我,活得很快乐,很潇洒,很自然…十年前的我,牵着父母的手在厚厚的雪地中挪步行走到学校…而,十年后的我身处异乡独身一人,在积雪中一步一个脚印的漫步前行且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和身边的雪松树…这一切似乎遥相呼应。</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十年,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把它度过了。自己十年前后对比,同时也类比着人生的起伏。此时的自己在雪中孤独且艰难的前进,能陪伴的也仅仅是寒风中依然坚挺着的雪松,甚至那步走歪会跌倒,那一步踏入深雪中会挣扎的拔出。但,回头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是自己数不清一个个轮廓明晰而又坚实的脚印。</h3> <h3>&nbsp; &nbsp; 身处异乡的第三个月比之前适应了许多,慢慢的学会了放弃,放弃一些不该强压于脑内的杂质;学会了净化自己的身心及精神;懂得了珍惜,知足。珍惜着所有的一切,将自身放于万事之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赐予最好的礼物。</h3> <h3>&nbsp; &nbsp; 11月11日是加拿大烈士纪念日,当天我们语言班老师给我介绍了节日的来历,这里的纪念方式是每个人在衣服上别一朵四瓣组成中间是黑点的红花,在11日当天上午的11点钟整全国静停两分钟。老师介绍到最后说出了她的梦想,她希望世界永久和平,永久无战争。这不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吗?</h3> <h3>&nbsp; &nbsp; 比起在忙乱无头绪度过的前两个月,这个月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自己开始思考。例如每周四周五晚上去学院的餐厅服务,之前只闷头干而交流较少,而现在每周去工作都会细心的观察主动的交流,大到观察整个厨房的运转,小到观察这里学生和老师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加之自我思考和本地学生的交流。渐渐的,发现这是在枯燥的工作中最好的伴侣。</h3> <h3>&nbsp; &nbsp; 从开学到现在所出品的三套菜单中,询问当地学生他们说这些都是法式菜品。但从他们的出品中发现这些菜肴与真正的法餐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反之,这些菜品与中餐相比,是没有可比性。与中餐理论上的色、香、味、型、器,再到创意性,工艺性和历史性,样样不通。可以说,他们这方面领域的技术是永远无法和中餐相类比。说到这可能有些人认为我比较傲气,这也与我自身有关,虽说身处欧美国家,但就我而言是不崇洋的。</h3> <h3>&nbsp; &nbsp; 从这几个月的观察中,他们的技术无法与我们比较,同样在此领域中我们也有许多落后之处。中餐将就的是工艺性和一代代的言传身教,而西餐则是将就标准和细节。例如:中餐加工土豆丝标准是,长5~6厘米,粗细均匀在两毫米左右,而实际的出品中并没有谁会在这种细节上花费时间,更没有那个chef会每天拿着尺子去逐个检查。而西餐就大有不同,在加工时案板上会放一个带刻度的橡胶垫,之后会按照标准一根根的去完成。chef在检查时也会对照刻度尺进行</h3><h3>&nbsp; &nbsp; 不仅如此,卡纳多学生在学习态度与国内相比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他们每次上技能课的服装从头到脚都是同一的,技能室规定所有学生的着装和用具佩戴齐全后才可进入厨房(有一丁点差错不允许进入),但每次上课我发现所有学生无一例外的都穿戴和佩戴好自己的着装和用具进入厨房。</h3><h3>&nbsp; &nbsp; 在卡纳多学院的技能室,对卫生及食品安全有着严格而苛刻的要求,但这里所有学生都用着自己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次上完课全体学生一起打扫卫生,没有攀比和计较,下课后的厨房与上课前的标准相同。</h3> <h3>&nbsp; &nbsp; 这是我到加拿大后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与自己之前相比一个小的改变而这仅仅是目前,以后还是未知。这个月我听到身边人最多说的是关于歧华现象,我并不知道真假也许是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既然已经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