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鸥情

韵岚

<h3>摄影:老牛</h3> <h3>1985年的冬季,第一只海鸥来到了春城,从此海鸥与昆明有了个约定,这是由大自然在海鸥与昆明之间设定的一种生命链接。每到冬季,成群成群的海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不远万里飞到昆明,盘桓在滇池、在翠湖……在昆明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塘。它们嬉水、觅食、漫步、栖息,与人亲近、撒娇、讨要食物……演绎出无数温情的故事,记录下无数人与自然的快乐瞬间。</h3> <h3>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来自北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整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之后再集体返回。红嘴鸥虽然不是昆明的,但却是昆明的骄傲!</h3> <h3>对于昆明人来说,1985年11月12日是一个难忘的、值得纪念的日期,常年翱翔在海洋上,几乎与城市无缘的红嘴鸥在这一天首次光临了昆明城区水域,低呤浅唱,悠然自得。当红嘴鸥第一次进入昆明市区南太桥一带时,市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鸟,都称飞来了一群白鸟。</h3> <h3>红嘴鸥进城初期,捕杀、抓红嘴鸥及放鞭炮吓唬红嘴鸥等不文明现象不断出现,为此,省、市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分别于1985年和1992年出台了两个保护红嘴鸥的通告,明文规定严禁捕杀、伤害事件发生。</h3> <h3>昆明市政府发了公告,查处捕鸟、网鸟等违法行为,进行实质性处罚后,情况有所好转,捕杀红嘴鸥的现象少了。</h3> <h3></h3><h3>随后,在1992年1月,昆明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保护和挽救红嘴鸥的措施,迅速筹集5万元用于投食保护海鸥,并责成有关部门一周内研究出海鸥科学饲料,号召全市人民保护海鸥、留住海鸥。</h3> <h3>云南大学面包房和生物系饲料厂生产出香喷喷的红嘴鸥专用型饲料,由五华区、盘龙区的环保人员每天定时定点投喂,两个月共投喂了20多吨。</h3> <h3>这种饲料的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钙、总磷等含量科学合理,营养丰富。海鸥很喜欢吃,红嘴鸥被留住了</h3> <h3>从此,海鸥在水里嬉戏,在蓝天白云下飞翔,在滇池边形成了非常美丽壮观的景象。</h3> <h3>从那以后,每到冬季来临,大批红嘴鸥就会不远万里飞临昆明,在这里享受阳光,过一个暖冬。</h3><h3><br /></h3><h3></h3> <h3>自从1985年数千只红嘴鸥首次到昆明过冬以来,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这些欢乐的"小精灵"都会不远万里飞来。</h3><h3>成为昆明冬春时节的一道奇景。</h3> <h3>生长在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已是连续35年来到昆明过冬了</h3><h3><br></h3><h3></h3> <h3>每到冬天,晒太阳,喂海鸥,已经成了昆明每家每户的必修课。也是昆明人冬天最惬意的玩法。</h3> <h3>翠湖公园,海鸥自由的飞翔着,湖水里、岸边上、路上到处都是海鸥与人的和谐场面。</h3> <h3>海鸥和游船齐聚</h3> <h3>海鸥围着游船飞翔</h3> <h3>你游你的,我飞我的</h3> <h3>宁静和谐</h3> <h3>海鸥对昆明人来说,已经是一种情怀,一种期盼,</h3> <h3>海鸥在水中嬉戏</h3> <h3>在水中觅食</h3> <h3>叼着面包了</h3> <h3>周末的滇池大坝和海埂公园像是集会似的,挤满了看海鸥的人群。</h3> <h3></h3><h3>成千上万的海鸥漫天飞舞、非常壮观。</h3> <h3>人们激动的不停的拍照</h3> <h3>原来海鸥还可以这样喂</h3> <h3>这样喂</h3> <h3></h3><h3>无论在那个观鸥的地方,都有很多卖鸥粮的,鸥粮也有很多种,但是海鸥最喜欢吃的便是面包了。你把鸥粮抛向空中,海鸥可以准确无误的用嘴接到,有些胆大的海鸥还会直接到你的手里叼取食物。</h3> <h3>看,爸爸抱着小姑娘也在喂海鸥</h3> <h3>海鸥在空中接住人们投来的面包</h3> <h3>海鸥迎着面包飞过来了</h3> <h3>吃到了</h3> <h3>海埂公园的对面便是西山睡美人了,海鸥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波晃动,是如此的安静和谐。</h3> <h3>傍晚的海埂公园,海鸥依然翱翔着</h3> <h3>游人也没有离开的意思</h3> <h3>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景中</h3> <h3>看海鸥翱翔蓝天</h3> <h3>看海鸥在晚霞中飞翔</h3> <h3>在西山脚下滇池里驻足</h3> <h3>滇池边的捞鱼河湿地公园,太阳就要落山了</h3> <h3>海鸥仍在金黄的落日里</h3> <h3>飞舞</h3> <h3>盘旋</h3> <h3>尽管它看起来是那样的渺小</h3> <h3>它仍然努力的飞翔、飞翔</h3> <h3>冬季到昆明滇池来看海鸥吧。海鸥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景象一定会给你的心灵带来不小的震撼!</h3> <h3>人与鸥的故事,在滇池边年年演绎着演绎着~~~三十五年了,或许,它还将继续演绎一个又一个三十五年,直到永远永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