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韵草木染工坊2016年蓝草种植记录

慕容正成

<h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从诗经的时代一路走来。</h3><div><br></div><div>蓝染衣裳曾是华夏古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普遍穿着。可是19世纪中叶化学染料发明以来,植物染色受到巨大冲击。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原蓝靛产业一夜间走向了消亡。如今隐匿于云贵间的马蓝也非曾经的中国蓝——蓼蓝(Chineseindigo)。于是工坊决定恢复这一抹失传已久的蓝。经过多方寻找于2016年元旦寻得几克蓼蓝种子。</div> <h3>2016年4月3日登临北山,掘松下土两袋,与父肩驮下山。</h3> <h3>松下土是山间松树,掉落的松针常年积累腐烂后的腐殖质土。是极好的育苗营养土,非常适合蓼蓝幼苗的存活。</h3> <h3>手铲作业。</h3> <h3>父亲的背影。</h3> <h3>4月4日晨起,开始育苗,先在院内掘一方坑。周围以砖砌,倒入松下土,铺平松下土的育苗坑内,用食指中指戳出浅穴,每穴播种两到三粒,我称为“指穴播”。</h3> <h3>播种后以手抚平坑穴,上盖以新闻纸。此后早晚各一次的灌溉管理是必须的。</h3> <h3>14日后,4月18日,苗基本出齐。</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4月23日,长出一片真叶。</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5月1日,两到三片真叶。</h3> <h3>5月15日,定植。</h3><h3>苗高10公分许,便可将蓼蓝苗小心挖出,结束育苗期,定植于田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5月26日,定植11日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6月5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6月14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6月22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6月23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7月2日</h3> <h3>7月2日,蓼蓝株高50公分。</h3> <h3>7月15日,蓼蓝株高80公分。</h3> <h3>7月19日,蓼蓝第一次收割。</h3> <h3>收货新鲜叶子231公斤,装了满满两车。</h3> <h3>当日便将蓼蓝茎叶投入缸中,加水没过。等待两日的浸泡。(浸泡时间视天气而定,热时一般一日冷时则需要两日或者更长时间)蓝色素完全释放于水中,便将腐叶捞出,进去打靛环节。</h3> <h3>7月21日晨起,捞除腐叶,按比例投入石灰乳。加速搅拌拍打水体,半小时间完成。然后静静等待石灰颗粒吸附蓝色素沉入缸底。之后排出上层清水,再进行一系列的过滤便得到优质的蓝色染料——蓝靛了。</h3> <h3>第一次打靛共获得13公斤优质蓝靛。</h3> <h3>7月29日,第一次收割后,蓼蓝复生。</h3> <h3>8月27日,再度茂盛。</h3> <h3>8月27日蓼蓝之花。</h3> <h3>9月15日,蓼蓝茎高80公分,可二次收割。</h3> <h3>9月15日,上午收割蓼蓝,收获鲜叶369斤。</h3> <h3>9月15日,下午浸蓝。</h3> <h3>9月17日,浸泡两日后,打靛,得蓝靛泥16公斤。</h3> <h3>搅拌产生美丽的靛花。</h3> <h3>二次收割后到11月间,蓼蓝种子分批次成熟。收集起来待明年种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