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千亩野生猕猴桃重点区域</h3> <p class="ql-block">河北省迁西县石门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佛道文化和独特的野生植物资源享誉县内外。其中,石门山山顶1000亩野生猕猴桃被列为国家保护区。山下1000亩野生猕猴桃庄园正在建设中。 山中野生猕猴桃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有"水果之王"和猕猴桃鼻祖之称。该植物果实其维生素C含量高达450mg/100g,是苹果、梨的80~100倍,柑橘的5—10倍。果实中还含有氨基酸、Vp、类胡萝卜素及镁、铁、钾、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强身、生津润肺等作用。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要量的两倍多。</p> <h3>冬季猕猴桃秧</h3> <h3>秋后猕猴桃林</h3> <h3>为更好地发挥这一独特资源优势。2013年创建了迁西县石门山野生猕猴桃休闲农业观光园。主要以春季看花、夏季看果、秋季采摘、冬季看景为重点的休闲农业观光开发项目。通过修路、上水、建设自然景区、休闲养生庄园,食品综合开发。吸引八方游客,实现农业增值增效、农民增收。</h3>目前,以投资50万元,建接待中心7间;投资300万元,对园区3公里主路路基进行了扩宽。将投资2500万元,完成10公里主路和上山路建设;投资500万元建休闲养生农庄一处;投资1000万元建设自然景点。投资580万元,在山下建设500亩野生猕猴桃育苗繁殖基地,共投资5000万元用于观光园建设,用三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年可实现纯收入900万元。 <h3>怪色体现:"桃林长在石头上"。石门山中,大小各异的石头错落有致,上面覆盖着土,在这"肥沃"的石头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猕猴桃林,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功效。</h3><h3>将野生猕猴桃林分为采摘观光区和保护区,采摘观光区位于道路两侧,对游客开放,发展采摘和观光;保护区位于野生猕猴桃林内部难以进入地段,谢绝游客进入,保持原生态面貌。</h3> <h3>桃林设门景——在刚进入猕猴桃林区建一门景,半圆状架于两侧篱笆之上,木制,风格朴素,与采摘观光园的篱笆溶为一体。门景前左侧立一标识牌,介绍这片野生猕猴桃林的基本情况、当地猕猴桃的特色和野生猕猴桃的作用,让游客迫不及待地想进去参观、品尝。</h3> <h3>桃藤织长廊——将主干道两侧的猕猴桃林用2米高的木制篱笆隔离开来,篱笆顶部猕猴桃藤交错,交错密度较稀疏,让阳光可以浅浅地照射进来,里面树影斑驳、夏季阴凉。长廊两侧设木制长凳供游客休息。 游于迷宫园——建野生猕猴桃采摘观光迷宫园,中间绿色长廊将其分为两部分,四周用篱笆围起。在刚进入猕猴桃林的道路两侧开两个小门。将园内猕猴桃藤用树木或钢材架起,高度在1.2米—2米之间,或高或低,错落有致,保证大人儿童都能参与进来。平整园中小径,地势平坦的地方保持原生地貌;地势较陡的地段铺设台阶,考虑到游客的安全性,部分路段必须有栏杆扶手;地貌不完整或有流水处架设小木桥。</h3> <h3>春赏花——5月是猕猴桃花盛开的时候,有白的有黄的,漫山遍野,春暖花开,可以吸引游客踏青赏花。</h3> <h3>秋采摘——8-10月是猕猴桃成熟的时期,硕果累累,猕猴桃营养丰富,维生素C的含量之高在所有水果中极为罕见,被誉为"水果之王",同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是理想的天然保健佳果。</h3> <h3>节庆活动——举办"野生猕猴桃采摘节",开展自助采摘和佳果品尝,广泛吸引游客。游客在园内可以随意品尝,采摘成果带走则以市场价格收取费用。</h3> <h3>加工野生猕猴桃饮料</h3> <h3>加工野生猕猴桃酒</h3> <h3><br /></h3><h3>野生猕猴桃育苗繁殖基地,采用石门山野生猕猴桃优质茎、芽,在预先整理好的苗床上进行扦插从而形成独立植株,培育新型幼苗进行栽植推广。成功探索出高山野生猕猴桃人工驯化繁殖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野生猕猴桃和发展农业特色观光产业创造了条件。该项目从2011年开始进行研究试验,前后共6年时间,历经多次科学试验获得成功,共投资60万元。现在,扩大栽植面积50亩,共育苗20000株,栽植幼树2000株,出售幼苗15000株。连接周边栗树、梨树、杏树、柿子树等各种果树500亩,形成以猕猴桃为重点的果品观光园。果园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特别是利用园内一处天然矿泉常年流水的良好条件,保证了观光园的用水问题。采用果园立体开发模式,在树下种植谷子、爬豆等小杂粮,增加开发收入。</h3><h3>野生猕猴桃观光园,已成为石门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众多游客来这里采摘、观光、旅游。</h3> <h3>编辑,撰稿,君子,摄影,君子,国忠</h3> <h3>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参观,考察,洽谈合作开发事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