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金刚功》分享

检修部汽机一班

<h3>今天的讲课内容主要是:</h3><h3><br /></h3>1、如何用力,处处用力怎么理解? <br />2、动作姿势; <br />3、练习站立的方位方向; <br />4、身体站立重心; <br />5、练习速度等。 <br />好,下面我们有请赵老师为我们讲解习八部金刚功的与众不同之处。 <h3>大家先看图:</h3><div>预备式要求我们两脚自然站立。五指并拢,放在体侧。</div><div>这个时候我们来体会一下,我们是不是感受到两脚跟.脚心.脚掌.都很踏实的踩在地上了? 这时我们的十个脚趾着地不着力的。这样让身体结构 保持一个垂直中正站立的姿势。 然后体会身体,是不是有头顶青天脚踩大地之势。就是一种量身高,自己往上拔高的状态。</div> <h3>接下来往下做第一式:双手插顶利三焦。</h3><h3>这个时候有必要讲一下什么叫根,节,梢。我们整条手臂:肩是根,肘是节,手是梢。身体保持中正挺拔不变。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指关节开始往下拉伸延展。感觉要拔长手臂一样。</h3> <h3>接下来我们的双手分别从体侧提起.两手一上一下重叠放至肚脐等高部位,双手手心都朝天。然后两手同时从体前往地面沉,手臂往下伸展,直至沉到十指好像碰到地面。这时 .好像站在一个圆形的气球体里边,再两手开始展开,手背朝外从身体两侧同时展开。</h3><h3></h3><h3>展开的同时,好像自己两个手的指尖分别差那么一点点就要碰到球壁,用力想碰到球壁。保持这个劲,直到伸展至两手伸直成平行一字型,两手掌心朝向地面。同时上下対拔,左右伸展的劲要保持 。这时候我们的姿势入上图。&nbsp;</h3> <h3>接下来我要讲一下六面力。什么是六面力?六面力就是前后.左右.上下.六面都能对立用力,也叫六面劲。是一种撑拔.拉伸.延展之力。是暗力,是筋在用力。这就是抻筋拔骨,抻筋拔骨不是硬性拉伸,是要有意识地放长,伸展着松开关节。</h3><h3> <br /></h3><h3>例如:抻开肩关节,再抻开肘关节,再到腕,到指关节,到无限远。用思想意识带动用力,那种练着感觉肩部酸溜溜.发软的就是练到位了。然后做到猛翘掌这个动作时,小臂一下子会感到酸麻涨&nbsp;,那就到位了。酸胀说明你用上力了。</h3><h3> <br /></h3><h3>翻掌其实是关节转换动作,在转换之前要先松一下,关节松开了才好转动。胳膊只是举一个例子,其实处处一样。这就是我理解的张爷讲的处处用力。我也因此身体有了各种收益,包括个子也长高了一点&nbsp;。</h3><h3> <br /></h3> <h3>翘掌后手掌跟保持对撑劲,双手运至头顶掌心朝天,变掌背相合后发力插天顶,十指好像差一丁点就可以有顶到球内壁,这样上顶下踩的上下劲保持不丢。</h3> <h3>然后两手顺着球内壁向两侧,向下,成一字型伸展至掌心都分别对着地面,感觉象伸懒腰一样,两手的延展劲保持不丢。同时能保持量身高的顶天立地劲不丢。发力.手腕内扣 。两手变两阳池穴部位带动外撑伸展。弧形运劲成两掌背向下,收至肚脐高度, 两手心朝天重叠,成掌一上一下。</h3> <h3>重复以上动作以及要领,5到9遍之后,继续做下一个动作,手足前后固腰肾。</h3> <h3>自然站立两手胸前合掌,向左前方跨一步,两脚成不丁不八步。身体不动合掌的手向左前方捅插出去。头顶脚踩的劲不丢,此时整个身体不动,如同被靠墙捅出去一样,背不能离开墙。此时整条手臂捅出去的劲不丢的同时,反掌变两掌背相合,形成拔开的劲。</h3> <h3>拨开的劲加上两手手指触碰球内壁的劲不丢。继续动作不停留。保持动作的连贯性,流畅性。</h3> <h3>看上面这张图:变左弓步后右足踩下去有踩不到低的感觉,然后从右足跟到百汇対拔的劲不丢,头好像伸出去请求被摸顶的姿势,劲不丢。然后双手心背部相合上提与右足跟又形成一个拔劲。</h3> <h3>继续动作:展开后两手与头顶脚下的左右.上下劲继续保持。第二式动作结束好了,接下来继续第三式:调理脾肤需单举。</h3> <h3>第五式回头望足去心疾病:在做到上面整个动作的时候,右掌前撑.左掌指指向右脚踝内侧太溪穴部位,形成对拉伸展之劲力。弓蹬步时,上身不要主动前移。后蹬腿时前腿接住劲,前腿也不要主动前移,身体重心尽量不要超过前脚脚后跟。这时候胯关节是根,膝关节是节,足部是梢。力从根部节节向梢部催,一定要匀。否则哪用力大就是局部用力,右手掌跟与左手指.右足跟形成对立用劲。</h3> <h3>21.整条脊柱有点弓形没问题,不要有弯腰的概念。我们的关节缝以打开为松,闭合为紧。张爷说处处用力,没有说局部用力。筋紧缩着,骨缝闭合,筋舒展开,骨缝亦随之张开。一根皮筋扯开为松,一放手又是紧。松是向外伸展.放长,没有说缩着是松的。所以,全身放松就是各个骨节拉长。金刚功处处用力,要用暗力,要慢.慢慢地,不要急。要从根节到梢节慢慢用力,这点十分重要。</h3><h3>我们常人是梢节力大于根节,所以大力时会拉伤。拉伤的部位都是用力弱的地方。道爷说金.刚.功处处用力;用暗力,暗力就是筋力.筋拔长的力,也就是松出来的力。金.刚.功的发劲是短劲。短劲是金.刚.功的精华,八段锦.易筋经.瑜伽中就没有短劲。</h3> <h3>22.第六步,五劳七伤向后瞧:我记得五劳七伤向后瞧,道爷说从头拧,不是转。注意:拧不能忘了脊柱节节往上的顶劲。左右腰胯一定要正,不可偏向一方用力,从头拧到脚。站立的两脚保持平行不移动。我们在拧转时,重点要放在躯干上,而不是四肢。同时肩背要开,腰胯也要开,而不是在手和腿上找。拧转时要保持两胯平衡,不平衡会造成脊柱倾斜,两肩不平。</h3> <h3>24.点头弯腰从髋关节处折拉, 两头抻拉带动就扯到从左手到右脚跟的整条线上的骨缝了。</h3> <h3>第八部两足顿顿饮嗜消与收势,还有第六部,动作上相比,第五部和第七部初练会不太好掌握。大家可以把视频调节成慢放。 收.功 最重要的是:收.功一定要收到到脚底涌泉,就是我们的思想意识从上往下走一遍。然后跳动活动的时候, 要用心关注跳动的感受。这样引火归源到海底就做完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