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阔别40年后再次来到我们的老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二师。</b></h1> <h1><b>坦克二师是我军最早的装甲部队之一,组建以来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谱写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涌现了“英雄坦克手”和王杰这样的英雄人物……。</b></h1> <h1><b>熟悉的师部大楼和大礼堂。</b></h1> <h1><b>1969年2月我从北京来到这支英雄部队,当时就暂住在这个招待所,据说这是当年淮海战役国军的指挥所。</b></h1> <h1></h1><h3><b>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立战功的215号英雄坦克(该坦克原车陈列于北京军事博物馆)。</b></h3><h3></h3><h3><b>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它的事迹拍摄了电影《英雄坦克手》。</b></h3><h3></h3> <h1><b>《朱德号》坦克</b></h1> <h1><b> 1948年华东野战军在一次战役中一举缴获4辆坦克,其中102号坦克被命名为"朱德号"功勋坦克。上世纪50年代换为苏式装备,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屡建奇功;60年代换成国产坦克。现在他们已换装我军目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b></h1> <h1><b>王杰烈士塑像</b></h1> <h1><b>1965年7月14日,坦二师工兵营1连5班班长王杰同志为掩护民兵和人武干部壮烈牺牲,10月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人为王杰题词。11月27日,国防部命名5班为王杰班,毛主席高度赞扬了王杰"两不怕"精神。</b></h1> <h1><b>坐落在师部的王杰纪念馆,当年我们曾参加过它的建设。</b></h1> <h1><b>历任国家和军队领导人为王杰烈士的题词</b></h1> <h1><b>师部营区的王杰广场,也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b></h1> <h1><b>我们来到师直汽车营(原运输营),受到现任的营连领导热情接待。</b></h1> <h1><b>我们几个老战友一起来到老部队感慨万千。</b></h1> <h1><b>参观汽车营二连连史馆。</b></h1> <h1><b>看到熟悉的连队历任领导的名字如数家珍。</b></h1> <h1><b>当年的营部通信员又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b></h1> <h1><b>当年的营直修理工在营部回味无穷。</b></h1> <h1><b>干净整齐的连队宿舍。</b></h1> <h1><b>这是现在汽车营一连一排一班长的床铺。</b></h1><h1><b>我在这个全军最小的官的岗位上干过三年。</b></h1> <h1><b>2002年11月因师直汽车营2连连续53年行车安全无事故、无案件,创下全军汽车分队建设史上最高的'双无'记录,被南京军区授予'模范汽车连'称号</b></h1> <h1><b>和现任一连连长合影。</b></h1> <h1><b>翻出了当年的战友合影。</b></h1> <p class="ql-block">我开了五年的爱车</p> <h1><b>当年和战友们的合影</b></h1> <h1><b>与现任的连队干部合影留念</b></h1> <h1><b>与当年的老领导相见格外亲切。</b></h1> <h1>和当年的营首长合影。</h1> <h1><b>在去徐州老部队的路上,特意在山东鱼台县武装部门前留影,当年在这里发生了很多既惊心动魄又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b></h1> <h1><b>在山东济宁和我们的老连长合影。</b></h1> <h1><b>老连长韩应现是我从军路上第一位引路人……。感激,感谢,感恩,感动!</b></h1> <h3>当年与老连长的合影</h3> <h1><b>在山东济南和我们的老排长合影。</b></h1> <h1><b>在济南与老领导,老战友合影。</b></h1> <h1><b>在徐州看望病重的老战友刘洪军,</b></h1> <h1><b>与当年睡我上铺的战友王锦岳合影。</b></h1> <h1><b>在山东济南举行的战友聚会上。</b></h1> <h1><b>林利康和杨义兵在聚会上表演节目发表感言。</b></h1> <h1><b>在山东济南原运输营战友大聚会。</b></h1> <h1><b>在徐州还邂逅了原坦克二师宣传队的王士巧(当年的小常宝)和坦克二师第一美女刘爱云。</b></h1> <p class="ql-block">在北京聚会的老战友</p> <h1><b>再见了,让我们留下青春和美好时光的老部队,我们永远是坦克二师的兵!</b></h1> <h1><b>虽然我们这些当年的"娃娃兵"已经进入花甲之年,但几十年来始终难以忘记在这里的峥嵘岁月,营区的一草一木,连队的每一个床铺依然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每当向人们介绍当兵的历史,我们都会自豪的说我的老部队是英雄辈出的坦克二师,我们是王杰的战友。</b></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