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16年11月19日至2016年11月20日,原136师408团3营7连部分老战友在山东临沂重逢,继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册山镇山前村。终于实现了七连老战友集体重返的愿望。</h1><h1> 来自吉林、辽宁、山东、安徽、江苏、湖南六省的43名不同服役年度的老战友会聚在“临沂宾馆”,共忆军营往事,同叙战友情意。</h1>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1> 重逢是一种渴望,属于情缘所至;相聚是一首红歌,同唱光荣岁月!</h1> <h1><font color="#010101"> 这一天,让我们等得好久好苦!战友们从四面八方会聚到这里,相逢就是缘,相聚就是歌,让我们敞开心扉,把酒当歌,共叙激情燃烧年华,共诉离别相思之情,共结纯真高尚友谊!</font></h1> <h1> 七连老战友们向临沂赶赴的同时,我们的第二故乡——册山镇山前村的党支部书记王皓钰同志也特地赶到临沂,迎候重返第二故乡的七连老兵。</h1> <h1> 七连战友重逢晚宴开席前,由七连最后一任连长苏洪超同志主持,简单开了一个七连战友临沂重逢欢迎会。</h1><h1> 姚必达任连长时的文书王坚简单介绍了此次战友重返活动的筹备工作。</h1> <h1> 山前村党支部书记王皓钰同志兴高采烈地致欢迎词……并深情地诉述了自己由部队回乡二十多年来,与八团老兵协作办企业、发展山前经济、保护八团军营和筹办国防教育基地的情况。</h1> <h1> 原408团团长李雅庭(七连老连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深情地倾诉了七连战友们的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向七连战友们介绍了老408团撤离山前二十六年来,山前村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赞赏了山前村现任党支部书记王皓钰同志,由部队回到家乡,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致富的业绩……</h1><h1> </h1> <h1> 李团长还特别说明了山前村的支委会、村委会对老八团俱乐部、办公楼视如己出的情结:</h1><h1> 山前部队1990年撤走后, 山前村的支委会和村委会把老408团团部标志性建筑(团办公楼和俱乐部)的修建和保护,纳入了本村的重点工作,先后几次进行了修补。就在这次七连老兵来临沂前,村里对团办公楼和俱乐部又重新里外整修一遍,粉刷一新。</h1><h1> 这一喜讯,真让即将重返第二故乡的老兵们感到莫大的欣慰!</h1> <h1> 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了我们七连老战友的难得重逢,为了我们各自家庭的美满幸福,为了我们真挚的战友情意,干杯!干杯!!干杯!!!</h1> <h1> 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激动,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感慨。</h1> <h1> 这是一个渴望的日子!</h1><h1>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光!</h1><h1> 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h1> <h1><font color="#010101"> 战友的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去珍藏!这种情感不是一般朋友间的哪种友情,而是军营军人这个特殊群体中特有的战友情。</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没有当个兵的朋友可能不会理解战友之间的那种情谊,也只有战友才能真切体会到军营里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那种滋味。这种战友情不一定人人都有,但有了就铭刻一生,有了就渗入心髓融入血脉,就抹不去忘不掉。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感到珍贵。</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战友头碰头,功名利禄抛脑后;战友手拉手,知心的话儿说不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忆往昔峥嵘岁月。怎能忘记:绿色的军营、整洁的内务,潇洒的军姿、整齐的队伍,艰苦的训练、严明的纪律,嘹亮的歌声、震天的口号;特别是一朝一夕间你我建立的真挚友情,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是昨天发生的故事,在你我的一生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在久违的日子,我们曾多少次打听彼此下落,只为送上一句战友最诚挚的问候。别后的岁月,我们天各一方,但割不断相互的牵挂和关怀。</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组织战友聚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共同回味军旅,再话当年,重温友情;就是为了搭建互通互助平台;就是为了整合战友信息资源,共创共享美好未来。</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们衷心希望星火相传,接力温暖,把我们魂牵梦绕的战友之情传承到我们的下一代。</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我们的话题始终紧贴着当年军营战斗生活的点滴,也就是那些琐碎的鸡毛蒜皮。因为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浪花、人生的印迹,它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岁月,它凝结了我们的战友情意。我们今天重返到曾经战斗生活多年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可以找回过去的自己。</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亲爱的战友,让我们今晚欢乐地相聚,尽情享受战友在一起的欢歌笑语。我要献上一万个祝福:最重要的一句是保重身体 !因为这次聚会还没有结束,我们又期待着下一次相聚。</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回首往昔,是部队培养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是部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是部队锻炼了我们统筹协调的能力。</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部队生活,练就了我们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军人风范;部队生活,形成了我们坚韧的军人作风;部队生活,铸就了我们坚强的不屈性格。</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虽然我们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但我们从不后悔自己当过兵,我们为自己曾经拥有军旅生活而倍感骄傲和自豪!</font></h1> <h1> 今晚是特别的,今夜是难眠的。战友们在互敬中倾诉,倾诉中升温。许多战友已是酒酣耳热,仍在找回当年的自己,享受青春般的时光。</h1> <h1><font color="#010101"> 战友们,请留下你的温情,留下你的激荡,留下你美好的瞬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我们不要为得到和失去而烦恼。拥有时,一定倍加珍惜;失去了,就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人生旅程就像一个圆,当走到终点时,才发现又回到原地;得到的再多,还是一无所有。战友们,乘着刚见夕阳或夕阳未下,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晚霞的宁静和淡然吧。</font></h1> <h1> 11月20日上午8时30分,七连老战友们在战友会聚筹备组的组织下,蹬上了前往册山镇山前村的大巴车,重返战斗生活过多年、阔别三十余年的第二故乡。</h1><h1><br></h1> <h1> 在这里简介一下筹备组的四位成员: 苏洪超同志,部队在山前时曾为七连最后一任连长,这次七连战友会聚活动,他是活动的主要组织人;王成国同志,姚必达任七连连长时的炊事班长,曾被树为全团学雷锋标兵,这次他参与筹组,热情很高;宋希升同志,姚必达任七连连长时的司务长,这次活动,所有接待工作均有他负责;王坚同志,姚必达任七连连长时的文书,这次参加会聚的七连战友均由他负责联系召集。还有许华斌同志也主动协助筹备组做了一些工作。</h1> <h1> 这一路上,绕城观光了临沂市区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变,领略了沂河、大沙河的无限风光。老战友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不时地朝着车窗外近看远眺,不少战友一路拍下了许多美好的旷野景色。</h1> <h1> 车箱内老战友们兴致勃勃,欢歌笑语。</h1> <h1> 车相内有两个“活跃分子”,将车内气氛掀得浓浓的,一个是苏洪超,另一个是王成国;他俩如同说相声一般,抢着话筒争相介绍临沂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变化,激情飞扬地唱起当年的军营歌曲,并欣喜若狂地指挥战友们同唱《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等歌曲,真是一路欢笑一路歌,火热军营在车中。</h1> <h1> 上午10时许,七连战友们乘车至册山镇下车,整队以二路纵队向山前村齐步行进。一路由战友苏洪超指挥队伍。</h1> <h1> 老兵队伍英姿焕发,斗志昂扬,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响彻云霄。</h1> <h1> 队伍最前头由刘成万、马传星两战友携持赠送山前村“两委”的锦旗;其后由老团长(七连二任连长)李雅庭领队,随后是三任连长于振铎、四任连长姚必达、四任指导员孙培新、五任连长尹宪和、五任指导员魏永繁。</h1>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1> 当老兵队伍以整齐的步伐行进至村大门前,乡亲们激情欢快地敲锣打鼓、燃发鞭炮,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震耳欲聋。那场景让所有重返第二故乡的老兵,无不为之激动!<br></h1> <h1> 老兵队伍已经过大门继续向村内行进。</h1> <h1><font color="#010101"> 老兵队伍已行进至村委大院门外,苏洪超同志下达立定的口令,迅速整队。</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苏洪超同志以严整的军姿向山前村党支部书记报告,王皓钰书记也以军人的姿态向老兵们行了军人举手礼,并满腔热忱地大声招呼说:“山前村的乡亲们欢迎八团老兵回家”!</font></h1> <h1> 在王皓钰书记的引领下,老兵队伍进入村委大院。山前村的乡亲们随后不停地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并激情高呼:“欢迎八团老兵回家”!</h1> <h1> 老兵队伍已进入村委大院。</h1> <h1><font color="#010101"> 村委门前房沿上用电脑软件技术影视:“热烈欢迎408团3营7连老兵回家”。金光闪闪,光彩夺目。</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走在队伍前面的老团长李雅庭和老连长于振铎,携手向站立在村委门前的王书记赠送锦旗。</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红底黄字的锦旗上写道:“二龙山下鱼水情,铭记山前故乡恩”!王书记笑脸相迎,接下锦旗;三人手持锦旗合影留念。</font></h1> <h1> 七连的老兵们跟随王书记步入村支委三楼多功能厅,苏洪超整队、报告、坐定。王书记以视频方式向老兵们介绍了山前村的发展变化和党支部建设情况。</h1> <h1> 老兵们观看村支委工作视频</h1> <h1> 接着,李团长结合山前党支部建设情况和村委工作实绩,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课(另见视频)。</h1> <h1> 老战友们在聚精会神地听讲。</h1> <h1> 山前社区企业老总代表王鹏也在会上讲了话。他代表山前的乡亲们热烈欢迎七连老兵回故乡,祝愿老兵重返愉快!身体健康!并希望老兵们常回家看看。</h1> <h1> 山前村“两委”组织的欢迎七连老兵回家和村党支部党课活动结束后,李团长与山前村的老村委们憩室叙旧;苏洪超同志组织老战友们前往原408团团部大院,故地重游团俱乐部和办公楼。</h1> <h1> 老兵们整装列队,精神振奋,齐步向着老团军营行进。走在队伍前头的是四任连长姚必达、指导员孙培新。当老兵队伍行进至团大门约15米处时,苏洪超同志下达了“立定”的口令,为了表示对当年老团部的敬重和对老军营的眷恋,在苏洪超同志的指挥下,全体老兵以标准的立正姿势注视着团大门,一声“向军营敬礼”的口令,42名老兵齐“刷”一下行举手礼!</h1><h1> 军人,脱了军装,仍心系军营!</h1><h1> 老兵,离开军营,仍魂牵梦萦!</h1> <h1> 在通过团大门向俱乐部行进中高唱《战友亲如兄弟》,一、二、三、四的口号声震耳欲聋。</h1> <h1> 老团部大院中一北一南的俱乐部和办公楼,是仅有的老军营标志性建筑物,它们已成为原136师408团驻扎山前15年的历史见证。</h1><h1> 三十年来,尽管其它的军营房屋设施已成为他用,但老团部大院内的这两座标志性建筑物,不但没有改变,而且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先后进行了整修,前不久又里外粉刷一新,如同新建。</h1> <h1> 这就是我们八团老兵的“老家”。 这就是我们第二故乡的乡亲们一直为八团老兵守护的“老家”。</h1><h1> </h1> <h1> 俱乐部和办公楼,里里外外都还保持了原貌,干干净净,完整如初。</h1><h1> 它记录了山前村“两委”和乡亲们为八团老兵守护”老家“的历史,它凝聚了二龙山下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意,它还表明了一直守护八团“老家”的山前村永远都是我们老兵的第二故乡!</h1> <h1> 中午,山前“两委”在团办公楼前为七连老兵摆设了午宴。</h1><h1> 办公楼前的门沿上横幅写着:“鱼水情深军民情,今日再现真情意”。</h1> <h1> 王书记和李团长很兴致地站在办公楼门前的平台上,为老兵们祝酒:“……为了八团老兵今日回到老家,干杯!”</h1><h1> 在王书记的祝酒词中让大家感动不已的是他那深情而又朴实的一句:“山前永远是八团老兵的家,我和乡亲们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h1><h1> 什么是鱼水情,什么是第二故乡,王书记的这句话该是最好的诠释了。</h1> <h1> 站在王书记左边的李团长也风趣地说:“这次重返第二故乡是短暂的,大家就要返程回家了。我要告诉大家,山前村这些年来发展得很好,希望大家常回‘老家’看看!我还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能有今天,是与我们的‘贤内助’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她们是我们这帮大老爷们的恩人,我们必须终生报恩!……</h1><h1> 是啊,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位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女人。</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李团长与山前村“两委”新老成员饮酒叙旧,话当年,谈今朝。</h1> <h1> 席间,因天气较冷,王书记亲自下厨,为七连老兵们炖了鲜香可口的羊汤,老兵们喝了羊汤后顿感暖暖的。</h1> <h1> 王书记和“两委”成员向各桌的老兵敬酒问好!互致祝福!</h1><h1> 李团长也信步走至各桌,一一敬酒,其乐融融。</h1> <h1> 战友们酒兴大发,欣喜若狂,真有“羔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兴场面。</h1> <h1> 午宴结束后,李雅庭、苏洪超和山前“两委”成员在团俱乐部前合影留念。</h1> <h1> 战友们乘着兴致,在这团部大院的“老家”,尽情地爱恋这里的一草一木、重温当年的军营战斗生活,自豪地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瞬间……<br></h1><h1> 为便于战友们回味重返时的美好时光,小编专门制作了《重返第二故乡》的动感相册,已分享到七连群、三营群和408团群,大家可一饱眼福。</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一串短视频,是这次七连老战友们临沂重逢的情景摘录,紧接着(也是最后)的拼连视频是山前乡亲们欢迎老兵“回家”的场面实录。观赏以下两组视频,大家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这次临沂重逢和重返第二故乡的场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皓钰书记席前致词</span></p> <h1> 李团长倾诉战友情<br></h1> <h1> 李团长赞赏王书记带领村民致富山前的雄心壮志和保护军营的优良品德。</h1> <h1> 孙培新赞赏山前村委保护团俱乐部和办公楼</h1> <h1> 魏永繁提议:回到三十年前 干杯!</h1> <h1> 魏永繁提议:做一个纯爷们 干杯!</h1> <h1> 魏永繁提议:为了胜利,前进!</h1> <h1> 苏洪超提议:七连战友们敬王书记一杯酒</h1> <h1> 苏洪超提议:七连战友们敬七连老领导一杯酒</h1> <h1> 战友们唱起《战士第二个故乡》</h1> <h1> 李炳根谈山前企业发展</h1> <h1> 孙培新主持召开“七连支委会”</h1> <h1> 开往山前的大客车上欢歌笑语,王成国指挥战友们唱《团结就是力量》</h1> <h1> 王成国指挥战友们唱《打靶归来》</h1> <h1><font color="#010101"> 聚会结束了,战友们依依不舍的分别,美好的记忆深深地留在大家的脑海里。至今我还一直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们会时常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将永远珍藏这青春与理想的记忆。</font></h1> <h1> 在本《美篇》制作结束时,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参加这次重逢的七连老战友,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主政此次重返第二故乡活动的李雅庭团长和活动倡导者姚必达营长,向山前村党支部书记王皓钰同志和山前村“两委”成员及乡亲们,向重返活动筹备组的苏洪超、宋希生、王成国、王坚四位同志,向跟随活动摄影拍照的摄影师和拍摄爱好者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祝愿你们心想事成!天天快乐!身体健康!全家幸福!</h1><h1> 亲爱的战友们,虽然我们这次会聚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战友情天长地久。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下一次再重逢,再唱军旅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