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圪咀硷的人家一马常润

飞马行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马家河村全景</font></h1> <h1>阻圪咀位于村后庄里,地处村后沟与呼家老沟两条溪流交汇对面山湾里,在这个山湾的台阶上居住着几户人家,那一道弯曲的硷面把这几户人家连成了一片,硷面面山依山傍水,坐东偏西,其特奌春夏日照時常秋冬日照时短,每天早晨,它是第一个被阳光照射的宅院。</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阻圪咀硷全景遗址</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活饮水井</h1> <h1>在这个宅院的坡底下,靠河边建了一口水井,井水清潵甘淳,是这几户人家生活用水地,在其窖洞脑坡上还有一大片枣树,青翠油绿,更显的这几户人家风景之美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打枣</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美味甜</h1> <h1>在我记事时候这个硷就居住着七户人家,大小人口三十几人之多,虽说家户不多,可每家都有五六个孩子,大热热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那时每天放学回家硷畔上上来就有十几个孩子在一起嬉戏,我们常按年龄不同分成几拔玩要,在每年中秋节来临之际,村上的人都聚集到阻圪咀枣林来打枣,每一户都热情接待每一个来打枣的人,这一天大同尽情地品尝着这枣的香甜。</h1> <h1>我们脑坡上枣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色泽鲜红,真乃,色,香,味,形俱全的大枣,所以在打枣的这几天村上人可放开肚皮尽情品尝,有贪吃者不节制吃的过多第二天闹肚子下不了田。</h1> <h1>在这个宅院里至今还保留着两座风格迥异的楞门,如今残缺的门楼上伟岸犹存,彰显着曾经的主人,家境富稌,门楼建造精致说明主人非常讲究,一座门楼上写着家传读耕,戸主马志雄。另一座门楼写有戸主马富德,从门楼两侧的楹联一看便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产物,新社会勤劳动兴建家园,子孙多精培育国家栋梁。居住在这个硷面的人家全都信马,且是两大家族,自打我记事这个硷上的人家相处和谐,互敬互爱,礼让三分,有困难互帮互助从不计交个人得失,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硷上的父辈们个个以农为业,为荣,为贵。躬亲耕作,以家为职,兢业操劳,以严教子,硷上的婶婶更是亲如姐妹,个个贤妻良母,勤俭持家,俭朴不奢,安分守道,内贤而外明,在家访纱织布,缝衣纳鞋,托养儿女,在村上个个是劳动能手,我三婶婶还被评为铁老婆之称,多次参加县劳摸大会,庄前里沟无不对我硷上的长辈敬佩。硷上的长辈们真堪为严父慈母之师表,而且个个村上功勋卓著。</h1> <h1>我大伯马志英曾历任几届大队会计,帳目清楚,公私分明,从不沾队上的半分毫厘,乐于助人,谁家有困难大力帮助,得到了村领导和村民的好评。</h1> <h1>我父马志雄一直在村木业社担负村上农用工具修配及各家各户手头工具的制作和安装,不记报酬,随叫随到,在任大队付书记期间,以身作则从不谋私,想群众之想,急群众之急,调解了村上众多民事纠分,处事为民请廉守职,他的品行至今还留在每一个村民心中。</h1> <h1>我大叔马富德,曾历任几届大队长,农业合作化时期带领全村村民修田打坝,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村里山山沟沟到处流下了他辛苦的汗水和艰辛的足迹。为改变村貌曾几次到大寨参观学习经验,他的业绩功不可抹。</h1> <h1>三叔马富桐从我记事就担任村饲养员之职,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村上骡马个个膘肥体壮,给村农耕下种立下汗马功劳。</h1> <h1>我大叔马富艮是村上播种能手,一亩地需下多少籽种心中有数,堪为下种好手。这就是我硷父辈们风来,他们忍辱负重,历尽了千辛万苦,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为儿女操劳终生,虽然他们相继仙逝却给我们留下了做人的标准和伦理道理,如今我都以成家立业,个个子孙满堂,由于社会所迫我们都离开了那难舍和热恋的宅院,奔波于不同的城市谋生,从政,经商,打工者皆有,为的养家湖口望子成龙,个个历经了艰苦与坎坷,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不少子出类拔萃考上了名牌大学,有的成为了研究生,博土生,有的还求的一官半职,多数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他们不但是我硷的骄傲,更是我村的菜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传读耕,户主马志雄</h1> <h1>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几代人奋斗不息业绩辉煌,展望未来一代更比一代强前程似锦,阻圪咀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如今我为了生存各奔东西但我的的友谊犹在,但愿我的的下一代能把我们父辈的美德传承下去。</h1> <h1>今天我再次站在曾经难舍的老宅院,能看到是那残垣断壁,塌墙烂院,满院杂草丛生,再也看不见听不到那昔日欢歌笑语嬉戏的热闹场面,在这破烂的硷面上只有那两座老式棱门亦然矗立在硷中央,守护着这片空宅,像等待着这里主人何時方可回家。</h1> <h3>《阻圪咀硷人家》续集,马里润</h3><h3>不忘初心,奋斗不止</h3><h3>阅读了马常润《阻圪咀硷人家》后深受启发,触动了我对祖辈的思念和幼时的回忆,感受到了先辈为养育我们这辈人辛勤劳苦,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而今天面对这破烂不堪的家园,心里不免有点伤感。</h3> <h3>回忆起那时上学和放学的情景现历历在目,大龄的在前面走小龄的在后边追,打打闹闹,你说我笑,那时虽说生活苦了点,但每个幼小的心灵没有一点忧愁,回忆往事不堪回首。</h3> <h3>而如今我们这代人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家拜祭祖先,回家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向那生我养我的地方兆望,应教育我们的子孙时刻牢记幸福的源头在那里。</h3> <h1>特别影象深的是全硷每逢饭时,各家孩孑都端起饭碗来硷面上,蹲着的,坐的,一拔一拔的东拉西扯。说长道短,就像炸了锅一样回想起真是难忘。我记的硷上分几拔玩耍,各拔有各拔玩法,女孩玩踢毛健孑,抓袋袋,跳蝇之类的,而男孩子玩打死娃,打硬币,扇宝,玩铁环等,,硷上的孩子和村上其它孩子玩总是大的护着小的不让其它孩子欺负。</h1> <h3>未完待续,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