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尊敬的关角人 2016.10

陶玉和

这次来到新关角隧道,有幸结识了新关角隧道的养护工长吴瑞青! 就是他陪着我们两次进入关角隧道去拍摄。 在巡道车上给我们介绍隧道里的情况。 下车开始了巡查 每天必须一遍遍走过的路程。 每天必须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细小的隐患必须发现和排除。 我们当年不过在这里工作了三五年,可他们要在这工作一辈子! 一边走一边介绍。 吴工长今年五十二岁,以前在老关角隧道,新关角隧道建成后,就来到了这里,为青藏铁路贡献了自己的一辈子。 发现了一处裂隙,有些他们自己修理,有些则要通知有关单位前来维修。 隧道两侧都是排水沟,上面的盖板可能有几十万块,经常都要检查。 松动和掉落的都要重新放置好。 这里好像有点问题,需要调整一下。 一丝不苟的工作,水沟盖板掉落会影响排水,造成水沟里的水溢上来,影响火车通行的安全。 几十公斤一块的盖板,没有力气是搬不动的。 隧道里的巡道车灯光。 接着巡道车的灯光,摄制组成员留下一张难忘的合影。 这位小伙子衣服颜色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洞内施工的安全员。 这个在隧道里工作了好几年的小伙子,居然在洞口没留下一张照片,我给他照一张。 再来一张! 我和年轻的关角人也来一张合影 我和吴工长也来一张合影。 即使到了洞外,在拍摄现场,安全员也坚守自己的岗位。 吴工长看上去很干练,精气神十足,真的很辛苦! 难得的行车途中,休息一会。 大家聊会天,放松一下。 吴工长仍然不知疲倦。 在隧道口也要检查一些排水沟的情况 张生林是原来的铁道兵,也曾在关角隧道担任过养路工,这次他也来了,动手一起干了起来。 关角隧道离不开他们,青藏铁路离不开他们! 和关角隧道的养护者们留张影。 再来一张。 一列火车驶出我们刚刚离开的关角隧道。 讲述当年的故事 几十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 我和吴工长留张影,有机会一定会再去关角隧道看看,看看这些为了关角隧道奉献了一辈子的人。 当年的遇险者、抢险者和如今的养护者在一起。 留下珍贵的合影。 关角人,一个值得骄傲的称谓! 吴工长,我敬佩你! 又一次进洞巡查 排除隐患现场 从水沟中捞出沉重的盖板 齐心协力 放置好盖板 警惕的安全员 安全员小伙子在看自己的手机,留给我们的天窗时间又快要到了。 走向巡道车的身影! 每一个乘坐火车途经这里的人,都不能忘记大山腹中为了行车安全而终年巡道的养护工。 难得清闲一会。 吴工长拿出自己的手机 手机上有自己妻儿的照片,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哪怕是隔着上千里。 一个为了青藏铁路奉献了一生的普通人。 他的身后有一个支持他的家庭。 小伙子疲惫的入睡了。 这是师傅对徒弟、长辈对晚辈关爱的目光。 安全员小伙子依旧精神得很。 就要离别了,剧务和吴工长告别。 导演和吴工长握别! 关角隧道,再见了,关角隧道的工友们,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