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桥乡赶水一一天堑变通途</h3><div>蒲德贵 图文</div> 桥,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最重要的交通设施。<div> 在重庆市南大门綦江区赶水镇,桥,已经成了这个小镇上的一道最靓丽风景。高铁桥、高速公路桥、普通铁路桥,步道人行桥聚集在这里,素有“桥乡”之称的美名。</div> <h3><font color="#010101"> 綦江区赶水镇,地处渝黔交界处的贵州省桐梓县、綦江区境内。这里是老渝黔铁路编组集散地赶水货运北站,赶水客运站,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货运列车;贵州习水县、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区数十万老百姓的客运服务;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电力煤生产基地石壕煤矿、打通一矿、渝阳煤矿等,500万吨电力煤的转运编组工作,由此,在这个小镇上建设的各种桥梁多达9座之多,整个镇乡建设的,现拥有的各种大小桥梁更是多达20多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2年,老渝黔铁路通车,在这个小镇上建设的大型桥梁有2座,一座是渝黔铁路桥,另一座是重庆能源电力煤基地松藻矿区赶白铁路桥。经过50年发展之后,经过赶水镇的交通道路,从过去的普通渝黔铁路、国道210公路发展到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穿越全镇的现代交通网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01年12月26日,渝黔高速公路一期建成通车,到达綦江区城区,只需半小时。2004年,綦江区至贵州崇溪河路段建成通车,整个渝黔高速公路贯通之后,给这个小镇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草篼萝卜(赶水萝卜)由此远销国内,给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带来收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2年11月,随着渝黔快速铁路破土动工,计划工期5年。时速200公里的渝黔铁路投用后,重庆到贵阳将由现在的10小时以上缩短至2小时以内,到广州只要6小时,比现在省6小时左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60年代,第一座铁路桥,赶水渝黔铁路桥建成通车,给赶水河增添一道风景;70年代,第二座,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区赶白铁路桥架设在双溪河上,给这个小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尔后的高速公路桥、高铁桥的相继建成,让这座不起眼的小镇充满了生机和发展希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60年代,当时国内经济欠发达,渝黔铁路赶水桥的建设很不易,石块垒砌的桥墩,至今还在讲述着当年铁道兵,建设渝黔铁路战天斗地的艰辛。居住在赶白矿区铁路桥边的,60岁的董老汉说:“赶水镇,以前老百姓要过河,必须乘坐渡船,如今,铁路桥、高速桥、人行步道桥纵横在小镇上空,出行更安全,交通更方便,收入更可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赶水镇聚集着各种交通需要的桥梁,实现了通江达海,方便百姓出行,正在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们,正在讲述着桥乡发展的新机遇。这座小镇不仅是中国的桥乡,还是世界有名的桥乡,随着一座座桥梁在赶水镇拔地而起,将为桥乡旅游带来新的机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曾经在赶白铁路上驾驶运煤列车的重庆能源松藻运销部火车司机王露生说:“赶水镇聚集着各种交通工具需要的桥梁,这里不仅有畅通之桥、友谊之桥、安全之桥,还聚集着矿区电力煤基地5万多矿工家属为3200多万市民送光热的行动,聚集的是小镇经济发展有未来和老百姓出行的方便快捷。”</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