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黄县路

牛角刀

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的黄县路因临近老山大,周边曾住过许多文化名人。近几年由于洪深故居引起的争议,使黄县路11号(洪深故居原定福山路1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新考证的直接证据,洪深宴请在黄县路11号本宅 由于三十年代的门牌号至今已做过几次大的变动,当年的十一號本宅还是不能轻易确定。为此做了本次探访,以方便以后专家的详确考证。 经现年八十九岁的胡奶奶一一指认,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门牌号对照如下: 现在的15号是原来的7号。 现在的17号是原来的9号。四十年代主人赵振寰。 现在的19号是原来的11号。也就是新考证的洪深寓居。之后住的是陈氏,陈宝仓中将主持了日本受降典礼。 现在的21号是原来的13号。朱养吾旧居。 现在的23号是原来的15号。崔氏住宅。 现在的25-29号是原来的15号甲。系日本商人半野所建住宅。 现在的30号是原来的15号乙,三十年代胡奶奶住在这里,原本是个中式四合院。对面的18号原为10号。 老人清楚记得七、八十年前门前刻有三只狮子,至今已模糊难辨,不易发现。 现在的33号是原来的17号。老人的弟弟1935年在这里出生。那时胡奶奶应当八岁,洪深四十一岁。后来住的是毛紫石。 现在的35号是原来的19号。曲氏住宅。曲中原的母亲是地下党,父亲是招远金矿的资本家。 现在的37号是原来的21号,新民会参事公馆。 经鲁海先生核对,胡奶奶讲述的亲历与原先考证的部分资料完全吻合。鲁老兴奋地说,“赵,朱,曲,与老人谈一样,好记忆呀,万岁!”。 胡奶奶腿脚灵便,思维敏捷。对小时候的记忆尤为清晰。 胡奶奶打趣比她正小一循的孙老师,“我看你现在都有点絮繁(絮叨、重复之意)了”。😁 胡奶奶也只记得这些门牌号了。她说,其它的记不清也不可乱讲。 附一 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