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皖南

星星

安徽取名自安庆,徽州。明清时期经济文化曾异常鼎盛,近现代经济逐渐衰落,但现在去安徽仍可看到安徽曾经辉煌的历史遗存印记,特别是在皖南,以黄山为中心散落着大量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村落古民居,数量之多,面积之广,保存之完好,实为罕见。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渗透出的历史文化气息和儒家思想让我们足以见证中国文化的悠久,传承和生生不息。 黄山市为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将黄山及周边的古村落挖掘整理为"百佳景点 ‘’,可见皖南山水之秀美,历史文化之深厚。怀着向往和敬仰之情,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我随泰州市民俗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采风团去皖南采风,先后去了宏村,南屏,关麓,屏南,卢村,柯村,塔川,虽然四天均下小雨,但一行三十一人还是一路欢笑,兴趣盎然。现将部分图片与各位亲朋好友分享,敬请赐教。 说明一下,第一张照片是片头,从第二张照片开始每张照片的说明文字在照片上方。 董建中于十一月二十九日。 南屏村一角 皖南的古村落为什么保存如此之完好?到了当地一看就恍然大悟了,直到现在新建的房屋仍是白粉墙灰黛瓦女儿墙,甚至还有精美的砖雕和木雕,民居的主要特色一直传承,真是难能可贵。这幅照片是在一村民房顶上拍摄的,每人要化五元钱才可上去,时间不限。 收获秋色 这是在宏村拍摄的,宏村被称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由于下雨没有拍摄到云蒸霞蔚的景色,时至深秋,摄影师打着伞冒雨拍摄所剩不多的秋色,但愿他收获多多。 黄叶也留秋 此行已是深秋,色彩斑斓的皖南已经不见,红枫叶踪影不在,见到稀疏的黄叶,众摄友如获至宝,趋之若骛,纷纷按下快门,我也随众拍了几张,总算让图片染上一点秋色吧! 形影不离 当曰不时地小雨霏霏,旅游的人仍然成群结队 。宏村前的一池河水清澈透明,人们行走在通往宏村的桥上,明镜般的河面折射出行人清淅可鑑的身影,真可谓人行影随,形影不离。 美如画 画入画 皖南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各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众多的学生去写生,采风中随处可见,风雨无阻,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窄巷倩影 因张艺谋在窄巷取过景,使此巷有了名气,实地一看确有特色,众多靓女美眉在窄巷拍照留影,我见一红衣美眉身材娇好,请她帮忙在窄巷里蹓跶一回,于是留下了这张窄巷倩影。 古树名木伴卢村 我总结古村落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村边必有溪水或小河,方便生活;二是历史上村里必有官宦商贾等大户和人才,才能使村落建造得高质量有规模,文化和资产得以传承;三是必有古树名木与之相生相伴。 和谐邻里 早晨不到八点从卢村边穿行,见到几位村妇聚在一起边吃早饭边聊天,甚是和谐,与宁静的乡村构成了一幅平和悠闲的图画,感触多多,回想儿时邻里之间的亲和景像和卢村现在的邻里关系竞如此相像,遗憾的是,在现时的城市里这样的邻里关系已一去不复返了。 鹅群 都说塔川秋色迷人,我们身背沉重的器材步行数里却一无所获,沮丧地回到村边准备上车返回酒店,突然发现一群白鹅跃入眼帘,往周边一看,啊! 清澈蔚蓝的河水,长在浅水里的老树和残存的几片黄叶,对岸几株小树,顽强地留下的一片暗红树叶,加上鲜红头冠雪白羽毛的群鹅,鹅群群主还不时地展起双翅做出飞翔的模样,这样的美景对生活在城市的我来说实不多见,于是快速出击,留下这一瞬间。 皖南秋色一瞥 在去塔川的路上,看到车窗外出现一片红色,众摄友齐声让司机停车,停车后大家蜂湧而下,眼前有一汪淸澈见底的河水,河的周边有不少树木,树叶都呈橙红色,远处有隐约可见的青山,这是大家此行见到的最具皖南秋色的景观了,就连年近七十的孔令辉老师也不顾下雨后河边的泥泞,直奔河边拍摄。我胆子较小,没有从高处住泥泞的河边跳,而是沿着公路绕了一大圈拍了些片子,我往回赶的时候,原来灰暗的天空突然亮了许多,远山冒出了云端,青山,白云,河水,红叶,倒影呈现在眼前,于是有了这张尚能表现皖南秋色的片子。我回到车子上时,看到绝大多数的摄友满脚满脚都是泥,个别摄友踩进了泥坑,鞋子袜子都被泥水浸透了,我的鞋子可能是最干净的了,算是幸运吧! 残墙断壁现倩影 在革命老区方志敏故居旁我们看到一古民居已倒塌,只剩下残墙断壁,此古民居看上去应属中高档建筑,房樑很粗大,并有雕刻残存,倒塌甚为可惜。为了留下点印记,我特请同行一老师充当模特留下这一张图片。期望当地经济尽快发展,财政充裕了才能修复保留下这些古民居呀! 远眺柯村 柯村是黄山百隹景点之一,特别适合摄影爱好者作为采风景点。我们去时已不是拍摄柯村的最佳季节,有幸结识了一私营酒店老板,他自费编印了柯村风光画册向外推介柯村,促进他的酒店生意。我们与他相约在来年菜花盛开时节听他通知去柯村采风,到时应该能拍到好片子噢。 宏村夜景一角 宏村的夜景很一般,如果能将主要景观用轮廓灯或泛光灯装饰一番,那应该是另外一番美景哦。 老有所好 这是在革命老区方志敏故居旁的一户村民家拍摄的。老妇先是用平板看广场舞教学视频,吃饭时还不忘收看电视,老有所好所乐。特别要说明的是老妇所座的木桶是当地村民冬季取暖的一个工具,木桶底部放置一装有木碳的容噐,容噐上放一脚踏板,脚放在上面取暖,看来老区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升。 散养麻鸭 采风途中看到很多村民散养的鸡鹅鸭,还有牛羊马,这群麻鸭正在小溪里觅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很难享受到这些绿色健康的美食了。 采风回来有很多可说的故事,只可惜能拿出来分享的片子少之又少,凑合着选了十几张,按图片作了一点说明,其余的故事只能让它慢慢流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