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人喜欢收藏双反相机,在收藏的同时偶尔也拍摄些胶片。每次外出只要条件许可就带上一台双反拍几张。下面是近几年用双反相机拍摄的部分照片,发上请大家欣赏与指点。谢谢。</h3> <h3> 这是本人收藏的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双反相机,大约有200多个不同的品牌和型号的双反相机。</h3> <h3>下面就按照相机型号的拍摄发些照片。</h3> <h3>Koni-Omegaflex M</h3><h3>柯尼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3年,那时在东京成立了一家专门销售进口摄影器材的公司。到上世纪早期成立了一家生产照相机的子公司,名为Rokuosha公司。它在1903年生产的"Cherry"牌照相机,是日本最早的有品牌名称的照相机。大约在1937年前后,公司开始生产航空相机和X光设备。1943年公司又改名为Konishiroku相机工业公司,1948年发布了第一款Konica35mm相机。1960年生产出Konica F,世界上第一款配有内置曝光表的单镜头反光相机。2003年,Konica与Minolta合并,最终在2006年停止了照相机的生产。</h3><h3><br></h3><h3><br></h3><h3><br></h3> <h3>Koni-OmegaflexMonster 这个名字取得挺有意思的,Monster——怪物。作为美国Omega与日本Konica的杂交后代,Monster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怪物。外型巨大奇特,而且它不是真正的双反,是将调焦镜头的光线直接对向机身后的取景窗,眼睛平视取景,只不过这相机的样子看起来象是双反机而已。</h3><h3>镜头:Konica Hexanon 58、 90、135、180MM </h3><h3>快门:Seiko B 1 -- 1/500</h3> <h3>ROLLEICORD Art 双反相机(花脸猫)</h3><h3>1920年,弗兰克和德克二人联手创办了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也就是现今在国际相机制造业领域颇有权威性的禄来光学技术公司推出全新概念的禄来原型双反相机。但“科德1型”相机的出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销售成绩,究其原因在于该机在机身外表的贴饰上不是采用软质皮菲而是选用黄铜薄板,然后经冲压加工成横竖相间的网格斑纹,斑纹又分别作了喷黑和电镀处理。如此的工艺制作标准自然而然使成本难以降下来。</h3> <h3>尽管第一批推向市场的“科德”相机因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方面没有达到目的,而告失败,但这批“科德”相机在禄来产品中是独一无二的,产量又少,随着岁月流逝,国外收藏家视为“珍品”,也称之为“金科德”,中国则将这种“科德1型”相机称之为“花皮科德”也是相机收藏品中的精品 。</h3><h3><br></h3><h3>镜头:Carlzeiss Jena Nr Triotar f=7.5cm 1:4.5</h3><h3>快门: COMOUR T、B 1--1/300</h3> <h3>MPP MICROFLEX(英国双反)</h3><h3> 英国制造真正的双反机只有一个品牌,就是战后的MPP。MPP是Micro Precision Products的简称,大意是小型精密件厂吧公司成立于40年代晚期,创建人是De LaszloMPP主要生产放大机、放映机,还为英国军队、警察、监狱等特殊领域生产专业摄像器材。它的生产历史还不短,直到1988年。</h3><h3>说到它的双反相机,基本上都是当时禄莱的克隆产品。但据说产品质量相当高,很受专业摄影师青睐,它的镜头成像质量和总体表现甚至被认为超过了禄莱。</h3> <h3>1954年Microflex取代了Microcord,它的设计主要基于Rolleiflex,摇把输片与上快门、计数联动,并使用两个拨轮调节快门与光圈,与晚期RolleiAutomat 相似。镜头是质量更高的Micronar镜头。是一款精密的机型。</h3><h3>Microflex</h3><h3><br></h3><h3>镜头:Micronar 77.5mm f3.5</h3><h3>快门:Prontor SVS 1 - 1/300</h3> <h3>Zeiss Ikon Ikoflex III 双反相机</h3><h3> 说起双反相机的历史,就不能不说到蔡司伊康(Zeiss Ikon),它是世界照相机史上最著名的几个名字之一。它的诞生还得追溯到1926年,那一年,Contessa-Nettel、ErnemannWerke、Goerz、Ica,德国这四大照相机厂合并而为蔡司伊康,使得它一诞生即实力非凡。成立初期的蔡司伊康是以生产感光板式、感光片式相机为主,但在20年代中期,方便小巧折叠式胶卷相机受到人们青睐,开始取代板式、感光片式的相机。蔡司伊康很快也在这一领域打开局面,他们生产的奈特(Nettar)、伊康太(Ikonta)和超级伊康太(Super Ikonta)受到追捧。</h3> <h3>1939年,最受相机界称道的Ikoflex III 型问世。采用摇把过卷,扳机式快门,顶部设有又大又亮的运动取景器,整体外形非常大气,质量上乘。Ikoflex III是卡尔蔡思1930-40年代,为抗衡禄徕,而设计生产的顶级双反机型。其做工精湛考究,为避免触犯禄徕专利,内部机械精密独到,风格与禄徕双反迥异,极具个性。过片把手采用自动复位功能(异于禄徕双反)、垂直快门按键,自拍上弦指示等多项独特功能,是当时德国相机工艺的顶级技术水平的代表作。特别是III型率先采用了当时最大光圈摄影镜头Carl Zeiss Jena Tessr 80f2.8。该头的成像水准,至今仍具极高层次和情调,最大光圈的成像尤其可圈可点,柔中代锐的层次感,至今任何一枚镜头都无法比拟。</h3> <h3>Minolta Autocord RG V2</h3><h3>美能达是从1928年开始生产相机的,以Minolta作为相机品牌名最早出现于1937年。二战中日本的照相机生产厂家几乎都处于停产状态。1944年美能达为日本海军开发生产了军用照相机。</h3> <h3>二战之后,美能达开始自己生产照相机镜头,它生产的“ROKKOR”镜头是日本照相机中最先采用镀膜技术的。美能达双反是公认的仿禄莱双反机综合水平最高的一员,也是120双反的杰出代表。</h3><h3>Minolta Autocord RG v2 1962年出产镜头盖是金属的。</h3><h3>镜头:Minolta Rokkor 75mm f3.5</h3><h3>快门:Optipiper MVL 1 -- 1/500</h3> <h3>KONIFLEX</h3><h3>柯尼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3年,那时在东京成立了一家专门销售进口摄影器材的公司。到上世纪早期成立了一家生产照相机的子公司,名为Rokuosha公司。它在1903年生产的"Cherry"牌照相机,是日本最早的有品牌名称的照相机。大约在1937年前后,公司开始生产航空相机和X光设备。1943年公司又改名为Konishiroku相机工业公司,1948年发布了第一款Konica35mm相机。1960年生产出Konica F,世界上第一款配有内置曝光表的单镜头反光相机。2003年,Konica与Minolta合并,最终在2006年停止了照相机的生产。</h3><h3><br></h3> <h3>第一款KONIFLEX双反相机是1952年问世的,柯尼卡的历史上双反一直不是主流产品。其最后一款就是Koni-Omegaflex Monster。</h3><h3>镜头:Konishiroku Hexanon 85mm f3.5</h3><h3> 快门:SEIKOSHA-RAPID 1--1/400</h3> <h3><br></h3><h3> 海鸥4A109出口版,2002年生产。4A的终极型号,镜头为4片3组天塞头最高速度1/500秒。</h3><h3>2002年,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悄悄地推出了4A系列的120双反相机新型号——海鸥4A-109,没有宣传推广,市场上也很难见到。4A-109成像镜头焦距75mm,最大光圈F3.5取景镜头为3片3组,75mm/2.8。两个镜头的镀膜在日光下呈淡蓝、淡紫两种颜色,反光较弱。4A1-109的镜头色彩还原极好,中心和边缘的解像力都很好,景物暗部细节、层次的再现令人满意。4A-109的亮点在于它装备了新的快门机构和与以往不同的光圈、快门调节位置。同样是镜间快门,4A-109将最短快门时间由以前的1/300秒缩短至1/500秒,这是一个相当可喜的进步。快门挡位从B、1、1/2……1/500共11档,全程X闪光同步。</h3> <h3>海鸥4B-1(出口版)</h3><h3>是国内平民中拥有量最高的一款120双反相机,此机属于海鸥4系列的低档机型,采用手轮卷片、后背红窗计数,摄影与取景镜头都是f3.5/75mm柯克或柯克改进型,手动上弦的快门最高速度为1/300秒,</h3> <h3>先期产品是磨砂玻璃聚焦屏,后期的4B-1也和4A一样改为高亮裂像屏。这款机器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几乎做到了业余爱好者人手一台的普及程度。</h3> <h3>TEXER AUTO MAT</h3><h3>TEXER是上海照相机厂为日本厂家OEM(代工生产)使用的品牌。相比4A型做工和设计又有提升。TEXER双反相机,摇把过卷,俯视取景,裂像对焦屏,使用120胶卷,拍摄6x6画幅。</h3><h3>镜头:TEXER 75mm f3.5有镀膜。</h3><h3>光圈:f3.5-22,最近调焦:1m。</h3><h3>快门速度:B、1、--1/300s,有自拍。</h3> <h3>Olympus Flex A 2.8</h3><h3>奥林巴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的前身是“株式会社高千穗制作所”。 当时不过是个做显微镜和温度计的小作坊,1921年开始以“Olynpus”作为品牌名称。随后扩大在显微镜领域的发展,并成为日本赫赫有名的医疗器械制造商。1936年生产了第一台照相机,并开始涉足双反相机。</h3> <h3>1952年面市的“OlympusFlex I型”是奥林巴斯的第一代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也是禄来“Rollei Flex”的山寨机。当然,它在很多方面作了创新改进,相机的高品质也是很为外界称道的。奥林巴斯生产双反机的历史非常短,从1952年推出第一款双反机,到1956年的最后一款,只生产了四五年时间6款双反机,其中有几款只生产了几个月,数量非常少如今已成为相机收藏中的珍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