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坊新说】读宋美龄的中国画

庐陵茶人阿鹏

<p class="ql-block">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走进庐山东谷河东路180号院,走进这座中外闻名的“美庐”别墅。在二楼的室内一共挂着三幅油画,油画上没有题款。出于好奇,我询问别墅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油画分别画的是南京莫愁湖、溪口、庐山溪流,而油画的作者就是宋美龄。</p> <p class="ql-block">至后来的九十年代开始,我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海外讲学的过程中,陆续接触到一些宋美龄的画作。后来,朋友们又陆续送给我几套,台湾中华邮政发行的宋美龄绘画邮票,更高兴的是在我的藏书中,又先后收藏到几本台湾、日本出版的宋美龄的画集。</p> <p class="ql-block">其中有二部线装本《蒋夫人国画册》,十分精美,均为五十、六十年代日本印制,由于当时日本的印刷质量和技术,远超于世界各国水平。因此,我就有了可能,近距离的去观赏她国画的内容风格,去体会她国画的艺术意境。</p><p class="ql-block">(附注:这部黄绫函套装《蒋夫人国画册》,由于年代长久,外函套破损散落,我请湖北美院装裱大家龚先生按原套原样材质重新制作一个新的函套,质地超过原套。)</p>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中国绘画的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不是自然界的简单象形,而是一种思想和思维的寓意与寄托。</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宋美龄不但有很高的中国文化造诣,而且对西方文化也独具自己的创见。</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因此,她的国画技法兼得东方和西方的神韵,处处细微,匠心独出,自成风格,体现出她高雅超卓的素养和稟賦。</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曾经这样阐述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凝神于其造诣多为后世所未能超越的中国历代名画之前,使我们对于这些大画家领会之高,诗意之浓,及其本人对于大自然感觉之深厚与忠实,和对于其自身艺术之把握与信赖,这一切的一切,哪能不承受到深刻的印象。他们还有更为难能可贵的造诣,及其与西画回然不同之点,就是西画中可任画家于落笔之后,还能一再修改,而在国画中则一经落笔,便永定乾坤,无从变更。纵使大画家有天禀聪明,仍然不能不仰仗于不间断的练习,以敏锐其领会的能力,丰富其想象的天才,和保持其对于自然的天机活泼,才能不断追求‘止于至善’的过程中,完成探骊得珠的秘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所以,宋美龄的国画着重把握物性的特质,在结构和表现方式上追求气韵。</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样,画面虽然表现简略,但画中山水和花卉体现的动感却较强,有一种流动的仪态声韵包涵其中。</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宋美龄的国画大多为花卉兰竹,每一幅画就象一首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画竹,凝重润泽,墨情流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画兰,浓淡相宜,茂密清朗;</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画松,枝叶挺劲,气势轩昂;</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她画瀑,倾江倒海,啸傲长空。</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所以,她的画也体现出中国文化深厚的内涵和智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象“数点梅花天地心”、“春花笔底来”、“春蕙秋兰价同琼瑶”、“菊边更觉朝阳好、松下偏闻晚吹清”、“归去春光正满船”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作者的气品性灵,天心冥合。</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由于历史原因,宋美龄的绘画艺术,在国内还不多见。但我希望有一天,她的绘画作品能够堂而皇之进入内地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殿堂,让人们更进一步欣赏到她的艺术原作。我相信,这一天已经离我们不会太远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