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又称榕城,一个天杰地灵之地~我们的故乡。 小桥流水榕树下,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老家 陈氏三兄弟心怀虔敬开啟寻根之旅 南后街~福州历史的缩影,闻名于世的三坊七巷,古朴而繁华的街道,展现福州风情,深巷高墙里的古宅是名人、官宦、商贾聚居之地,
这里每座门楼乃至每块路石都留下福州的历史痕迹,向你敘述着福州的故事,告诉你福州人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充滿福州风土人情的老街 一组反映福州历史风情的群雕(1)典当
一组反映福州历史风情的群雕(2)装裱书画
一组反映福州历史风情的群雕(3)刻印出书 一组反映福州历史风情的群雕(4)扎灯笼
位于街心的画樑雕栋的廊沿式茶楼 雕刻精细,极具艺术性的装饰柱头。 窄深幽静的古巷 深巷古宅的门楼 衣锦坊巷口,我们仿佛听到了祖先的召唤 衣锦坊洗银营巷寻觅到曾祖母郑伊萱的生长之地~郑家大宅西花厅 咸丰二年郑家因叔(郑世恭)姪(郑守廉~郑孝婿、郑伊萱之父)2人同榜中进士,翰林院奏请旌表,皇上恩准,下旨造高达数丈的大理石牌楼,牌楼坊额上刻4个颜体大字《貞寿之门》此石刻郑家后人存于东花厅 从角门进入郑家大宅的西花厅,古山石上的青苔印证着老宅的悠久历史。 园中的西式角楼 西花厅庭园中的月湖和角廊 修缮中的郑家大宅~西花厅头进正房- 修缮中的郑家大宅~西花厅院隔和门洞 修缮中的郑家大宅~西花厅二进院房 修缮中的郑家大宅~西花厅三进院房 修缮完工的郑家大宅~西花厅头进院门房 修缮完工的郑家大宅~西花厅头进东偏房 修缮完工的郑家大宅~西花厅头进西偏房 聍立在祖先的宅屋门前心潮难平,感慨祖先的荣耀,感恩祖先的庇陰。 三牧坊书香门第陈氏家族的祖居地,两位兄长在此有珍贵的童年记忆
祖父陈承泽~辛亥元老、著名国学家,1885年诞生于三牧坊卒于1922年,晚清举人,早年留学日夲明治大学,追随中山先生参加同盟会,回国后领导福建辛亥革命,曾任民国参议员,是国民党党刋主编,其毕生致力国学研究,所著《国文法草创》系首次将中文语法,系统性理论化,至今仍为大学中文系必用之教材。祖父以其短暂的一生为反封建创共和求民主及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l
三牧坊南门,地名依旧,坊内却已人事物非,故建筑悉数被拆,记载三牧坊陈氏家族一门二进士荣耀的御赐进士碑也在大革文化命的狂潮中砸毁。 所幸三牧坊现今主要为名校~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所用,终算未辱没三牧坊的书香气。 坊口盘根错节的百年老榕树根,亘故不变,见证三牧坊的历史变迁和兴衰 鼓山~山顶有巨石如鼓,风吹雨打之时便有簸荡之声,由此而得名。 鼓山山门 进得山门拾级而上,登高可赏十八景 立于山腰树林间的中国海军先驱民国海军上将军杨树莊公葬纪念碑 杨树莊将军之墓,墓前之鼎乃民国总统蒋公中正所赐 杨树莊将军乃先祖父辛亥元老陈承泽之亲家,其子著名翻译家杨之宏与陈承泽女儿,我们亲爱的姑妈陈漪联姻,今天我等作为后人以敬仰之心祭奠先人 马尾港~中国造船业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造船基地。 马江海战昭忠词 这里记载着中国受到列强欺侮,海战失利的屈辱,也彰显中国忠勇之士不甘欺辱浴血奋战的壮烈之志。 碧血千秋,彪柄功绩,世人敬仰,昭忠万代。 为中华民族崛起,抵御外敌,壮怀激烈,英勇就义的烈士忠骨塚 面对列强欺辱和马江、甲午海战的失利,痛定思痛!以李鸿章、左宗棠等有识之士和精英,力主振兴船政,以强海军,创建了船政前学堂,(相当于海军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造船、驾船,军舰长等海军中坚力量。 记载并展示中国造船业及海军发展史的船政博物馆 中国造船工业的奠基人及海军创始人群像 魏瀚-(曾祖父的親家)船政前学堂第一届以成绩第一名毕业的学生,(主攻造船专业)中国第一批赴海外考察和留学的海军军官。
魏瀚回国后,任福州船政“总司制造(总工程师)
是中国造船业及军舰的技术奠基人和始祖。
由魏瀚主持研制的被称为“中华未曾有之巨舰”~中国第一艘巡洋舰开济号 由魏瀚组织、参与制造的中国第一艘钢甲舰龙威号,第一艘鱼雷艇广乙号,第一艘猎雷舰建威号陆续下水,这是中国有不同作战功能的舰艇组成序列建制舰队的雏型 参观船政博物馆的学生,接受一次振兴中华强国梦的爱国-主义教育。 铁锚馆标~隐喻这里曾是中国船政基地 博物馆周边船政街景点应运而生 船政街掠影(1) 船政街掠影(2) 船政街掠影(3) 位于福州西湖之滨的先祖母廖莲芳的氏族私家花苑(现为福州西湖宾馆区公共绿地) 轻风拂过一池清水波光粼粼 蓝天白云映影玻璃墙,绿树倒映清池中,
现代技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寻根之旅,我们领略了故乡的风土人情 寻觅到祖居之地,深入了解了先祖勤奋、刻苦、智慧、进取,终于功成名就的史迹。 我们为祖先矢志不渝,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为民族进步而作出的贡献感到骄傲,也深感承上啟下的责任之重 告诫我等儿孙,无论你身处何方,或移用他姓 请牢记你的血脉中,永远流淌着中国福州先祖名门之血 继承、发扬、光大、传承家族之荣耀是尔等必须履行的责任,如歌所诉《把根留住》 祖先曾辉煌,儿孙当自强!
孜孜薪相传,家基万代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