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652班毕业四十六年首届同学聚会

老土豆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半个多世纪之前,1965年秋,三十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分别从福建、山东、江苏各地奔赴无锡轻工业学院,历经五年风雨飘摇的大学学子生涯,1970年秋又背起行囊分赴青海、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浙江和江苏各地,开始了新的人生之路。<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时光如梭,跨越了两个世纪, 46个春秋转瞬间流逝,当年的年轻人都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br />2016年,在老班长的召集下,十八位老同学于10月30日齐聚宜兴陶都大饭店,开启了江南大学食652首届班级聚会。<br /></font></h3> <h3>离开母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许下多年以后再相聚的诺言,可45年后,在老班长的号令下,已有联系的老同学们各显神通,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千方百计地联系、打探。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除去已经故世的6位,失联2位,其余老同学们全都建立了联系,加入了江南大学食652班微信群。离别46年后,2016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小城~宜兴,老班长的家乡,成功举办了首届老同学聚会,实现了没有承诺的梦想。</h3> <h3>有道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nbsp; &nbsp; 五世修得同窗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转山转水转年轮,分分合合情犹存。</h3> <h3>宜兴陶都大饭店位于小城市中心,是首届同学聚会下榻的地方。虽然此前谁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但从此之后,它将作为里程碑永远留在老同学们的记忆中。</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为了办好首届同学聚会,老班长全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每天的吃、住、行以及各风景区的遊览都做了精细的安排,他们是这次聚会的后勤保障团队。必须一提的是老班长的女儿和女婿,宁可在工作单位请假也要陪同大家,竭诚为大家服务,他们还在饭店大厅和门口安排欢迎大家的电子横幅,使大家倍感温暖。在此,仅代表全体老同学表示最诚挚的感谢!</font></h3> <h3>为了首届同学聚会,老班长特意到久负盛名的丁山,为每个老同学定制了一件寓意深刻的紫砂杯,上面铭刻着江南大学食(652)同学会留念,而且外包装设计也非常精美。有同学赞:一杯子寓意同学情长一辈子。</h3> <h3>10月30日是这次聚会报道的日子,老班长一早就在大堂守候着,迎接每一个到会的老同学。</h3> <h3>上午,远隔千山万水的老同学们开始陆陆续续赶到,大堂里慢慢热闹起来。</h3><h3>似是而非的他和她,不敢和年轻时的他和她联系起来,直到从记忆中搜索出或隐或现的印记带着几分熟悉几分陌生,试呼其名,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那就是他和她!</h3> <h3>近半个世纪的分离,今日重逢,千言万语都包含在这相逢一笑的握手和拥抱中。</h3> <h3>一阵阵惊呼,漫过整个大堂,又有老同学到了!虽然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离别的太久太久,虽然光阴夺走了我们年轻灿烂的容颜,但当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重新汇聚在一起,生命依然赋予我们新的风韵,演绎着新的精彩。</h3> <h3>同学情,看不见,摸不着,却坚定地植根于每个老同学的心中。它的存在,拉近了天涯海角的距离,同学情由此变得更加纯粹。</h3> <h3>悠悠岁月能带走我们的青春韶华,但带不走我们的同窗情谊,母校一别,我们遍布天南海北,为生活忙碌,为事业奔波,虽然阅历不同,境遇各异,但改变不了 我们是同学的铭记。</h3> <h3>时光的深处,心中的一个角落,总有那么一群人是你一生的温暖,那就是一群大学的老同学。</h3> <h3>"有情不管别离久 ,情在相逢终有期",如今我们重逢在一起,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深藏着一份牵挂,一种情谊。佛说:这是一种缘。</h3> <h3>如果说,相逢是一首动人的歌,那么重逢就是一幅旖旎的画,四十六年后的再相逢,给每个老同学带来了无悔的追忆,让同学的情谊绵延于今后的岁月。</h3> <h3>午餐后,在老班长和夫人的带领下,开始了宜兴景区的游览。在团氿的氿滨公园留下全体与会老同学的第一张风景照。50年前,我们在太湖疗养院也曾留下过刚进大学的第一张风景照。与那时相比,我们早已不再年轻,而是多了些现实,少了些憧憬,浓了些情义。</h3> <h3>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在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深深存在我们脑海里的美好记忆。五十年前,女同学们在无锡锡惠公园中拍了一张合影照,那时的她们质朴而青春靓丽;五十年后,部分女同学在宜兴氿滨公园也拍了一张合影照,这时的她们依然质朴,但是多了一份雍容闲雅,更显仪态万方。</h3> <h3>宜兴古称阳羡,是长三角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丽富饶,文化底蕴厚重。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具为溪山好"的诗句赞美阳羡。</h3><h3><br /></h3> <h3>走在氿边,放眼望去,只见水波荡漾,杨柳依依,芳草萋萋,虽不及西湖秀美,却别有一番博大风韵。据称宜兴三氿,团氿最小,但仅团氿的面积就和西湖相当。</h3><h3><br /></h3> <h3>宜兴的"氿"就是宜兴最独特的风水环境。传说天上神仙喝酒时把酒倒在湖泊中,所以形成了宜兴特有的"氿",而把湖泊称为氿,天下无双。</h3><h3><br /></h3> <h3>宜兴东西两侧,有两个面积较大的水域,宜兴人分别把它们称为"东氿"和"西氿",把西氿东临的一部分称为"团氿",俗称"三氿"。三氿如同镶嵌在宜兴的三颗璀璨的明珠,是宜兴人的骄傲。</h3> <h3>大觉寺位于宜兴西南山区,天目山余脉,依山傍水,茂林翠竹环绕。前身为白塔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后历经战乱,旧址难以复原。二00五年第四十八代弟子星云大师,在宜兴地方政府和世界佛光人鼎力支持下,大觉寺得以异地重建,冠名佛光祖庭大觉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资料图片</h3> <h3>进入大觉寺山门,感觉这里不像寺庙,倒像是进入了风光秀丽的景观园林。实际上佛寺本身就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园艺于一身的综合性工程。只是大觉寺给人的感觉似乎不像单纯的寺庙。</h3> <h3>走在山门大道上,远远就可以看到风尘仆仆的星云大师铜雕法像。尽管老同学们不一定信佛,但雕像基座上铭刻的: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大师合影留念,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把这九个字作为座右铭,也许可以让心慢慢地归零。</h3> <h3>大小白象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好像在其他寺庙中不多见。吉象是吉祥之物,会给老同学带来后半生的吉祥。</h3> <h3>成佛大道、菩提广场是顺着和缓的山势而建。虽然雨停了,但薄如蝉翼的轻雾掩映着远处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犹如天边的一座神殿,令人神往。</h3> <h3>老同学们兴致勃勃,边交谈边欣赏这不带一点尘世气息的美景,环顾四周,山峦重叠,林木葱茏,竹林起伏绵延,置身在此,仿佛心灵在这一刻得到了净化,虽然不是朝圣之旅,但虔诚之心油然而生。</h3> <h3>大雄宝殿两旁设有东西配殿和风雨长廊,高低错落,美轮美奂,这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不管风雨霜雪天,人们都可以在此得到庇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再见了,大觉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是仿江南建筑的经典之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古今文化完美螎合的样板。</h3> <h3>告别大觉寺,午餐后,全体老同学乘座旅游大巴,穿过宜兴城到达龙背山森林公园。它位于宜兴城南侧,占地550公顷,是沪、宁、杭地区规模最大的城中生态森林公园。</h3><h3><br /></h3> <h3>进入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组高5米、长178米的瀑布群,,遥看飞流直下,秀美壮观,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瀑布群,加之前面耸立的园艺京剧脸谱造型,引的老同学们纷纷再次拍照留影。</h3> <h3>为了节省老同学们的体力,老班长安排大家先乘坐园内的环保游览车观光。车行在起伏的健康步行道上,园内的景致逐一展现在眼前,茂密的松林、杨柳环抱的湖泊、大片嫩绿的草坪、绿洲似的整齐茶园、古塔、修竹⋯⋯,空气异常清新,似乎进入了一座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h3> <h3>宜兴素有"教授之乡"的美誉,为了彰显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底蕴,园内设有历史名人馆、教育名人馆和艺术名人馆,老同学们依次展仰之后,无不为宜兴历代先贤文治武功,才智慧德和现代精英卓越的成就以及神䪨所折服。</h3> <h3>文峰塔原名承云塔,塔高九层,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后毁于清顺治九年重阳日。新建文峰塔位于筱岭之巅,高九层标高108米,为公园的制高点。</h3> <h3>建塔初,风水先生说:这儿的风水好,塔建成后宜兴参加科举考试和中举的人会越来越多,后来果真应验。</h3> <h3>明代是宜兴科举考试的鼎盛时期,全宜兴考中进士136人,担任宰相的就有六人。这是宜兴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宜兴人的骄傲。</h3> <h3>宜园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为基调,古典形式的现代江南园林。全园有桥18、亭24、景32,一桥一式,一亭一形,步移景异,丰富多变。</h3> <h3>一进宜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精美的植物花雕,花雕两侧是两个憨态可掬的童男童女铜像,花雕背后是一座人造假山,山上修有凉亭,溪水从山上流下,形成一帘水幕,远远看上去整体景观小巧而别致,似是一副水墨画。</h3> <h3>五彩缤纷的花圃,小山、凉亭、配以溪水长流,怎能不令人向往,难怪大石碑上敢刻着阳羡山水甲江南。</h3> <h3>老同学们站在九孔桥上留影,背后就是宜园标志性的建筑云溪楼和烟波浩渺的团氿,这样的画面洋溢着满足和幸福。</h3> <h3>宜园是一座现代而又复古的江南园林,园中的亭、台、楼、阁、桥、榭、廊、池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生态园林。难怪有人曾说:要了解江南园林,不一定非要到苏州,来宜兴也够了。</h3> <h3>逛累了,老同学们在鲜花旁,湖水畔,歇歇脚,这一刻,没有任何烦心事,心得到了净化。惬意,是神仙过的日子。</h3> <h3>八卦生肖广场上,老同学们一个个变成了老顽童,纷纷寻找自己属相的雕塑合影留念。说明大家虽然是70岁的面容,但这一刻心的年龄却只有10几岁,可谓童心未泯。</h3> <h3>第二天中午,老班长把我们带到一个远离喧嚣和繁华的酒店~金云庄度假酒店就餐。从旅游大巴一下来,一座典型徽派风格的精致建筑呈现在眼前,马头墙、小青瓦融合石雕、木雕、砖雕等工艺与一体,散发出柔美的江南韵味。</h3> <h3>老班长女儿女婿在酒店大门上,安排了欢迎大家的电子横幅,趁兴起,全体老同学在酒店大门口,兴高采烈地留下了又一组集体照。</h3> <h3>今逢良景美酒佳肴,为了刻骨铭心的重逢,让我们共同举杯,细细的品味这四十六年釀就的醇香。</h3> <h3>同学之间的情,是一段割不断的情,躲不开的缘,愈久愈纯正,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了大学五年的同窗情谊,为了46年的思念,为了今天的相聚,再干一杯!</h3> <h3>为了真挚的同学情,再斟满杯,共同举起岁月的祝福,多少往事杯中回味,来吧来吧,干了这杯酒。</h3> <h3>为善待自己,为善待他人,珍惜健康,珍惜友情,珍惜今天,珍惜往后的岁月,干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珍惜这千载难逢的相会,</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让真诚与快乐幸福的交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不再怀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旧日朋友岂能想忘,友谊地久天长。"</b></h3> <h3>依依惜别,相约明年金秋青岛再相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谨以此美篇献给江南大学食六五二全体同学</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预祝大家春节阖家幸福快乐!</span></b></h3>

老同学

宜兴

班长

大觉寺

江南

同学聚会

同学

大学

我们

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