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老孙

<h3><font color="#010101">1969年我参加了3月2日、15日、17日三场保卫珍宝岛的战斗,亲历了珍宝岛中苏自卫还击战的炮火硝烟。( 照片右一是我)</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所在的排,我所在的班分别荣记一等功。</span></h3><h3><font color="#010101">&nbsp;这张照片是我和五班战友,当年记者采访时留下的珍贵照片,1973年我复原离开部队时软磨硬泡才得到的。</font></h3> <h3>&nbsp; &nbsp; &nbsp;这是我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荣记三等功的奖状,当年参加立功大会得到的珍贵奖品还有一本《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br></h3> <h3>&nbsp; &nbsp; &nbsp;在这场战争中我的68位战友长眠于珍宝岛,这其中就有我的排长张印华,机枪手向以礼,同班战友梅运轩,姚抷录。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68名在珍宝岛牺牲的烈士永远活在战友的心中!<br>在保卫珍宝岛作战中英勇牺牲的68位烈士永垂不朽!<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h3> <h3>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我军共有376人荣立战功。其中,立一等功的24人,立二等功的86人,立三等功的266人。 同时,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等10人珍宝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中,我们23军有4位“战斗英雄”,他们是:冷鹏飞(202团即原217团)、华玉杰(202团即原217团)、王庆容(202团即原217团,牺牲)、杨林(201团,牺牲);46军的珍宝岛“战斗英雄”4人(陈绍光烈士、于庆阳烈士、杜永春、周登国);黑龙江省军区1人(孙玉国);沈阳军区工程兵1人(孙征民烈士)。</h3> <h3>我1968年在沈阳三十一中学应征入伍的,参军后,随原23军73师217团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驻扎,1969年1月,针对苏军多次在珍宝岛边境挑起事端,黑龙江省军区命令我们团3个连的兵力备战,(当时一营共五个连队)随时听命上岛潜伏,如苏方以武力强行干涉我国防边境巡逻分队执行任务,潜伏分队视情况给予支援。</h3><h3> 2月19日接到命令,总参谋部批准了黑龙江省军区的方案,由我们217团一营营长冷鹏飞,带领三个连到中苏边境开始执行警戒伏击任务。黑龙江边防冬天零下三四十度,非常的寒冷,那时部队发的是皮帽子、皮衣、皮手套、皮大头鞋,一动就出汗,一停下来就结冰,行军拉练还好过些,而执行伏击任务时在雪地里一趴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能动,为了克服严寒,我们只能用手在手套里挠、脚在大头鞋里蹬等方式使自己不被冻僵。(我当年的冻疮,每年都复发,十几年后才全愈)</h3><h3> 1969年的春天特别的冷,3月2日农历才是正月十四,珍宝岛仍然是冰天雪地,气温为零下30摄氏度左右,我们在凌晨2点就埋伏在雪地里秘密掩护巡逻分队。这天苏军手持冲锋枪,头戴钢盔,上岛后,立即对中国边防巡逻队形成包围,企图迫使中国巡逻队后退。中国巡逻队要求苏军离开珍宝岛,苏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前进逼。此时,苏军发现中国军队早有准备,仓促之中向中国边防巡逻队开枪,当即伤亡6人。中国边防军第二巡逻小组听到枪声后迅速还击,当场打死苏军7人。此时在珍宝岛中国一侧岸上隐蔽待命的我们,也奉命投入战斗。</h3><h3> 3月14日深夜,我在熟睡中接到命令,我所在的217团一营三连二排五班与炮班.机枪班组成加强班由排长张印华(牺牲)带领执行登岛任务,我们的任务很明确,就是要再一次教训老毛子,不允许他跨越边界线半步,誓死保卫我国领土,捍卫中国军人的尊严。登岛后我们进入一号阵地,按战斗队形各自做好掩蔽,3月15日清晨约七点多钟,我班战士别玉孝发现前面的开阔地草丛中有人活动,立即瞄准射击,随着枪响苏军一名士兵应声倒下,岛上立刻坦克.装甲车马达轰鸣。这次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等重武器,配备了大口径火炮,而我方威力最大的是四0火箭筒,苏军的装备和人员远优于我们。作为我军在当地的最高指挥官一营营长冷鹏飞沉着冷静,指挥部队近距离作战,待苏军坦克、装甲车靠近我方阵地只有五十米时,才下令火箭筒发射,苏军坦克、装甲车起火燃烧,苏军士兵只得钻出“铁乌龟”,这时,我们机枪、冲锋枪一齐开火,苏军死的死、逃的逃,第一次攻击被打垮。</h3><h3> 接着,苏军又发起第二次攻击。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苏军出动更多的坦克、装甲车向我阵地扑来。上级迅速增派两门“七五无座力炮”上岛,为打胜仗提供了保障。战斗中,炮手近距离开炮,弹无虚发,当打翻了苏军三辆装甲车、两辆坦克后,苏军就失去了优势,不得不逃回对岸。</h3><h3> 下午苏军又开始第三次攻击,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一齐向我们的阵地直扑过来,最近的坦克装甲车离我们只有几米,我们用无后座力炮、火箭筒近距离向苏军开火,战友们越战越勇,没有让这支铁甲部队越过我们阵地半步。仗打到最艰苦时,我们所带的弹药也耗尽,我们做好了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在下午四点左右,我军炮兵增援部队赶到,以猛烈的火力集中轰击,击毁苏军1辆坦克,4辆装甲车,击伤两辆,还打死了苏军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和一名中校。下午17时后,天色转暗,苏军全部撤出珍宝岛,第三次战斗结束。</h3><h3> 在3月15日的还击作战中,我军在装备和火力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战斗精神,打退了苏军三次进攻。我们一没有用飞机,二没有用坦克、装甲车,三没有指挥车,打了9个小时,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主要靠勇敢。当年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h3><h3>  3月17日,苏联边防军再次出动5辆坦克、70多名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登上珍宝岛,在岛上埋设了大量的防步兵地雷,并想拖走被地雷炸毁的T—62型坦克。中国炮兵群猛烈开火,苏军急忙从岛上撤走。在苏军重型大炮接连不断的猛轰中,坦克从震裂的江面沉入了江底,后来中国海军在我们的配合下将这辆坦克捞起,送到中国军事博物馆。</h3><h3> 为防止苏军再次入侵和打捞坦克,我们班在岛上整整坚守了48天,才奉命撤退到后方休整,由兄弟部队接替保卫珍宝岛的光荣使命。</h3><h3> 1969年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17个单位荣记集体一等功,其中有我所在的23军73师217团3连2排荣记集体一等功,23军73师217团3连2排5班荣记集体一等功(5班副班长2号牺牲后,我被任命为副班长代理班长),我个人荣记三等功。</h3> <h3><font color="#010101">珍宝岛战役后我的父母亲来到部队看望我时留下的珍贵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长约1700米,宽约500米。1969年苏联挑起了珍宝岛战争,由于中方预先有准备,苏方被毁坦克、装甲车17辆,虽说这场战争双方只是死伤几百人,但毛泽东以藐视一切强敌的伟人气概,在综合国力很弱的情况下,为了领土完整,寸土不让,敢于对苏联霸主出手还击,表现了中国人的大无畏气概。珍宝岛战争由此拉开了中美改善关系的帷幕,中国顺利加入联合国,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现在,美丽的珍宝岛属于中国领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珍宝岛已成为北国风光的旅游圣地。</font></h3> <h3>当年新兵连同班战友合影</h3><h3>我的战友,参加珍宝岛三次战斗的生死兄弟于巨权的合影照片</h3> <h3>换防回到齐齐哈尔营区后战友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历史记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缴获的前苏联坦克图片,后来在博物馆供大家展览的是修复好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珍宝岛永在我心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