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于我是记忆中的一块完壁!
姑妈在生日前一阵子清瘦了许多,几千公里的路程,伴随着父女三人的忧心与牵挂,近乡情更怯啊! 姑妈是有福之人,子女都很孝顺。连远居澳门的二表姐姐夫一年都要回好几次来陪伴照顾。这段时间她老人家身体抱恙,表姐天天买好食材过来,亲自炖好并亲眼看着姑妈像督促孩子似的喝光吃完才放心离开! 农历十月初七是姑妈的生日,每年她的孩子们都会买一大束鲜花给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在生日的清晨,我做了一个特别殊胜祥瑞的梦,祈福康宁远离厄病! 四世同堂全家齐聚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瞧我们家九十二岁的老菩萨笑的多开心!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醒行动敏捷,听我称她为老菩萨非常开心呢! 福州人寿宴必吃的长寿面,红豆沙包似寿桃摆放其上。 武汉广场为姑妈姑爹买礼物时中了一等奖,真是人孝天佑啊! 夜幕低垂,三角梅静静绽放。这灯火阑珊处,似不曾远离。 好些年和姐姐忙着自己的生活,忙着工作忙着孩子,时光悄然离去!故乡于我似一幕幕深藏于心的场景:清晨一望无际的茉莉花田,四合院内的嬉闹玩耍,最难忘穿过青石小巷,站在宋代午桥看小河蜿蜒流淌,桥头那颗古榕,郁郁繁茂似绿云冉冉! 孩子们日渐长大,一个初三一个高二,很关键的学生阶段。抽身不易,因为感恩!陪伴年迈的父亲回故乡探望姑妈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最最艰难的时光里给予过我们那份浓浓的亲情!感恩福州所有的亲人们,时光愈老恩情愈深! 这两年愈亲近这座小城愈喜欢上它的清新婉约,它不及厦门那般名气,但在我的心里却丝毫不逊色,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那般的古朴自然! 漫步市内河众多的福州,小桥流水人家疑是小苏杭! 福州地形是个盆地,众山围绕、闽江穿城而过。气候温和,空气清爽是宜居城市。房价比武汉可是翻番哦! 福州的地标是三山二塔,三山分别是于山、屏山和乌山,而乌山的高度是三山之首。乌山自唐代起即为游览胜地,树木成荫,曲径通幽。 清晨最美星巴克还未营业,我和姐姐便登上它的后花园乌山! 入口处的台阶,拱形的天棚爬满不知名的藤蔓!一帘幽梦深几许? 千丝万缕,摇曳出宋词里那份痴念! 拾阶而上古榕葱郁 乌山最值得看的可能当数古人留下的200多处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 道山亭及黎公亭一带是观赏全山风景的最佳处,同时也是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 有外域风情的先署亭。红署武汉称"苕”,它是福州老乡冒着生命危险,在万历年间把菲律宾的"国宝”红署带回,当年立下大功解决饥荒,继而推广全国种植! 形似其花朵,巧妙布局啊! 福州是木雕之乡,仰望亭上的红暑雕刻的生动形象,唯妙唯肖! 几声鸟鸣
几滴秋露
几朵秋云
藤蔓错落
满山石刻
似在诉说
古往今来
乌山故事 来到三坊七巷,看黄包车,仿若在时空里穿梭~ 这个戴着毡帽的车夫,可以去当群演,长的很复古所以特意留影一张! 严校长一严复,居然是北大首任校长!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严复是我们福州阳岐人,小时候他的孙女也住在我们家的四合院。四合院有三四户人家,渐渐都搬走空芜。这次特意问姑妈,印证了儿时的记忆。查阅网上资料,严复和玉屏山庄确实有联系。 深秋却艳阳高照,怕父亲走累,小憩一会,去秋燥点了盏秋梨百合润肺! 正在念石牌遗址说明,岂料一开口就被惊喜相认,那个武汉人说来了福州几天,今天来三坊七巷走了这么长一条街,才他乡遇故知! 三坊七巷有几家百年老店值得一去。永和鱼丸2001年获得"中华老字号。是家百年老店。鱼丸据说是秦始皇的厨子发明而由江南流传开来的。 街边小店过早一碗三个,一个比乒乓球还大,很饱肚子! 福州鱼丸都是包心的,内里有鲜汤! "同利肉燕"三坊七巷又一百年老店,圆头散尾形同飞燕,看似润玉白翡入口滑嫰清脆。福州人家逢年过节必吃,燕子㝢意家道兴旺团聚,"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 慕名前往"鼎锅边"福州老店的游客很多,是我最爱的一家做锅边的老字号,味道正宗,配料讲究,汤汁鲜美! 一手锅边一手芋饼,儿时的味道! 小巷深处人家,好多福州庭院前面保留古朴院落,后院是建新楼自住! 门扉小清新 带父亲主要看深藏文锦巷的古戏台! 古时做寿或年节时,大户人家都会看戏热闹一下。水池起扩音功效,一楼男宾二楼女宾。戏子们从侧边小巷进出。 当天在三坊七巷有国画作品免费个人展出,诗与画雅逸清贞,颇有禅意! 福州的这座天主教堂,是哥特风格与罗马风格的混搭! 因为不是周日,所以只能在窗外徘徊观赏!色彩斑斓的琉璃折射出爱的真谛! 这主楼可是安装的进口法式大钟,当年钟声回荡十里,如今是新人们拍摄婚纱摄影的绝佳胜地! 行色匆匆,虽离去,意难平!
祈福亲人,万事顺,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