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艳羡新闻联播里神采奕奕的主播,机智幽默的记者,也便爱上了文字,爱上了图影!经历了2003年防非战役洗礼,亲眼目睹了一线记者的大义凌然。调到宣传部后,接触了报纸、电视,离媒体人更近了一步,更深地体会到了记者的不易。直至2015年,组织任命我到广播电视台任总编,才真正懂得了记者这个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行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责任。领导会议、政治活动、民生民情到处都有记者的身影,拍摄图影、撰写文字、核实信息、推敲编辑、安全播出,每一环节都不容纰漏,窗口、喉舌、责任、敬业等词汇早已深深刻进骨髓! 2016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役打响,我主动请缨担当村第一书记,决心搬走压在村民身上的贫困这块顽石。 历经了一路崎岖坎坷,穿过了一路滑坡碎石,来到了往家湾最远的扶贫村郭家村。 到了村,满眼望去,尽是泥泞的街道,破烂的石房,蹒跚的老者…… 辛苦劳作的老农 没有机井,这便是唯一的饮水点儿,水是从几里外的山上引下的泉水。 偶有闲人粗语:财政局下来能带资金,发改局下来能带项目,你们电视台几个小记者拿什么来扶贫? 我没做,你不知,你不懂,我不怨。我是第一书记,虽前路漫漫我亦一往无前;我是编辑记者,纵闲言碎语我知责任在肩! 开大会,统思想,上党课,聚力量。访民情,问民意,跑资金,争项目。 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我们做代销商,我们做稍货郎,我们为百姓不遗余力! 心中有使命,笔下有担当,没有摄像机,我们用手机拍摄;没有编辑机,我们用美篇记录,先后发表了《最后的空巢老人》、《他们叫我知识青年,我称他们父老乡亲》 、《不能忘却的记忆---驻村队员奋力救火保护千年古树》等篇幅……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谁道记者力量微薄?美篇得到了微友的广泛点赞、转发和官网转载,也引起了领导关注,赢得了各方支持!如今,路灯安到了村里的大街小巷,照亮到了百姓前行的路! 平坦的水泥路面让村民脚底走的更踏实。 30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 历经周折,单位协调的水管拉到了村庄。 单位同事联系的爱心砖也走在路上! 电视台、玉皇庙社区先后为村民送来了衣物。 小小烛光公益群在七月为村民送来了爱心物资 宣化网车友俱乐部在中秋节前为孤寡老人送来了节日慰问品。 与残联沟通联系,帮残疾贫困户郭胜河圆了他多年的安装新假肢梦! 为贫困户郭瑞治代办了残疾证,申报了低保。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扶危济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报道,由于宣传报道到位,媒体关注度提升,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百姓得到了实惠,作为记者,我也就心有所安! 一位北京炭火公益的微友坦言,以前总以为记者就是挖掘真相,不苟言笑,冰冷的像石头一块,看了你的美篇才感觉你们更是一个有爱的群体,是一个有时代担当又不失悲天悯人情怀的群体! 为此,原本陌路的她在实地考察后,将第一笔六万元爱心筹款放在了我区,资助了十五名贫困学生。在进村入户中,我一次次地重新审视了我的工作,我的生活,一次次地为我的职业、我的记者同事傲娇。 此刻,无论你是奔波在棚户区改造现场做采访,还是在会议室里聚精会神的摄像,亦或是在办公区紧张的编辑,我都要祝福你快乐阳光!无论身在哪里,我们心在一起,记者节幸福!感谢有你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