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余晖夕照明 ――全省老干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会演记

银杏树

陕西离退休干部紀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文艺会演,于二0一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在西安阳光大剧院如期举行。 安康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选派一支精干小分队,赴省城参演。 这支清一色的队伍肩负着家乡人的期望,出发了。 快乐的旅途中,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自信。 系上红絲巾,讨个吉祥的彩头。 西安阳光大剧院,文艺会演将在这里举行。 金壁辉煌的剧院大厅。 大厅里的陈列凸现着陕西特色,兵马俑成为代表作。 熟悉环境。 先找好撤离路线! 争分夺秒,临阵磨枪,抓紧一切可用时间,操练! 安康老干部活动中心曹江华主任,在演出前亲临剧场,给演员们鼓劲加油! 彩排现场,齐心协力,鼓舞士气,欧耶! 演员候场区,上台前有点小激动。 剧场里人头攒动,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领导和省直各行业的老干部代表近千人观看演出。 大幕徐开,音乐响起,演出开始了。来自陕西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百人合唱团气势恢弘,好一个荡气回肠! 情景剧《十送红军》,把人们的思绪带到八十年前那个腥风血雨的岁月。 《我的家乡叫红军》是安康老干局选送的节目。它以诗歌朗诵的形式告诉人们,一个红军乡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八十年前旬阳县红军乡里的红军故事为原型,经过艺术加工,再现了红二十五军特务连与反动武装链子军的一场血战,歌颂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宏扬了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舞台两侧的字幕,告诉人们那场血战是何等的惨烈,悲壮! 赵晓康,编导,对作品的要求几近苛刻,排练中逐字逐句分析指导,根据情节设计配乐堪称一绝。 潘建华,诗作者,查阅大量史料,将史实以诗歌形式予以再现。 徐家蓉,诗作者兼领诵,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都极富美感,引人入胜,饱含诗情画意。 边菊,领诵,字字情,声声意,轻重缓急巧把握,音量高低得心应。用声音传递喜怒哀乐,用语气助力情感表达。 黄琴,出场排头兵,一亮相就有范儿,一迈步就有气势。情到深处,那滚动的泪珠串串晶莹。 刘月英,老成持重,以沉稳著称,站在队伍里就是定心神针,声情并茂是她独有的表演特征。 王晓萍,温文尔雅,平易温和,却不失幽默。端庄的台风显示出十足的底气和百倍的自信。 袁琴,快人快语,做事一阵风,干练利落!舞台上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大有一泻千里之势。 杜兴华,不温不火不张扬,助人为乐热心肠。身姿婀娜,顾盼生辉,回眸一笑百媚生。 省直单位和各地市老干局选送的部分节目。 舞蹈《红色记忆》 大合唱《四度赤水出奇兵》 歌伴舞《祝福祖国》 歌伴舞《火红的日子火红的歌》 安康老干局选送的诗歌朗颂《我的家乡叫红军》荣获“节目金奖”。 安康老干部活动中心荣获“最佳组织奖”。 与奖牌合个影,纪念我们百日磨一砺的时光。 曹江华主任与演员们合影留念,共同分享荣获双奖的喜悦。 赛后短暂小憇,关中名镇袁家村,走起! 村中矗立着毛泽东主席塑像,亲切! 前国家主席华国锋提辞,至今仍意义深远。 村里的小火车作背景,先露一小脸儿。 那支队伍?何方神圣?怎么浑身都透着明星劲儿? 走一步,扭三扭,上个坎,回个眸, 你问我何时能美够,我答你除非河到流。 模特范儿,到哪儿都想摆个paosi。 瞧瞧,瞧瞧,还真扭上了,资深美女们,小心闪了腰。 村里有喜事?哎哟哟!还是大喜事呢。 新郎骑马,新娘坐轿,锣鼓喧天,齐鸣鞭炮,关中婚俗,喜庆热闹。 果真有看头!这大烟袋,叼上就威武! 媒婆也作怪,美女乐奉陪, 满堂流异彩,蓬壁更生辉。 学唱七年,终于玩了一把快闪!把祝福送给新人,送给不同凡响的袁家村! 纪念长征八十年,姐妹重任担上肩, 百日鏖战磨一砺,金奖生辉捷报传。 袁家村里游一圈,遍尝美食尽欢颜, 街头巷尾留倩影,巧逢喜事玩快闪。 他日摇椅忆往事,一段美篇细把玩, 老来喜作黄昏颂,无愧余生乐无边。